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地理试题

图为“甲、乙、丙、丁四个国家人均GDP和人口密度相关示意图”。读图回答问

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下列图片为上图所示四国的著名景观,其中位于乙国的是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2.在人均GDP和人口密度相关示意图中箭头最有可能表示             

A.人口迁移方向                      B.能源输出方向

C.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方向            D.农产品输出方向

 

读“我国某山区公路规划线路设计图”,回答问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图中公路沿线甲、乙、丙、丁四地中,海拔最高点出现在           

A.甲                B.乙            C.丙         D.丁

2.若甲、丁两点之间的直线距离为40千米,要在边长为2米的图幅中完整绘制该

区域图,所选用的比例尺应为

A.1∶40 000     B.1∶200 000          C.1∶4 000     D.1∶20 000

3. 图中公路规划方案中能反映出山区公路建设中应遵循的原则是

①尽可能连接居民点 

②在山谷中应尽量避开陡坡 

③在陡坡段增加“之”字形弯曲 

④尽可能避免跨越河流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读“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写出农业区中数字代表的世界农业地域类型: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

(2)①②两种农业地域类型的农场一般多为_____________经营的,种植作物中均有

___________。

(3)请分析图中④地区发展这种农业地域类型的社会经济的优势条件。

(4)③地区牧牛业的发展对我国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发展畜牧业有何启示?

 

日本九州岛一个7英亩的水稻农场建立了下图所示的发展模式。读图,完成下列

问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这种农业地域类型属于___________农业,简要分析该地发展这种农业模式的有利和不

利自然条件。

(2)简述这种农业模式的优势。

 

图中的甲图为某城区通达度等值线图,图中数值越大表示通达度越好;乙图为该

城区所在地的等高线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该城市的中心商务区在(  )

A.A地  B.B地  C.C地  D.D地

(2)D处通达度较__________(填好或差)的原因是(  )

A.建筑物稠密,道路狭窄

B.紧邻中心商务区

C.地形的影响

D.处在城市的几何中心

(3)E处为一工业区,其布局是否合理?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在城中建一绿色防护带,请在甲图中用斜线标出其合理位置。

(5)若H处为一居民区,其布局是否合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利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图为“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下列最能够反映从A到B一线地租变化情况的是(    )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2)从城市功能区看,甲处最有可能形成________区。

(3)该城市周边地区因地制宜发展了乳牛业、果林业和谷物农业。请将①、②、③地适宜

发展的农业类型及其理由填入下表相应的空格内。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阅读下列资料,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资料1:据1999年10月13日《中国环境报》报道:1997年中国60岁以上的老人有1亿多

人,占总人中的10%,到2040年预计将达2.5亿以上,占总人口的23.79%,60岁以上的人

口数将是20岁左右人口数的2-3倍。

资料2:据有关部门统计,1984年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9485万人,到1994年上升到2亿人,

2000年这一数字已增长到约3亿人。据估计这些人口中到少有四分之一以上涌入了大、中

城市。

(1)资料1反映出,近年来我国人口发展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出现了__________现象,这

一问题将会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产生的影响是(    )

A.产业结构将从以第一、二产业为主,转变为以第三产业为主

B.青壮年劳动力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下降

C.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等城市环境问题会更加突出

D.国家的社会福利负担加重,造成人均GDP的明显下降

(2)资料2中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①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人口始终以较高的速度持续增长

②我国人口众多,人均土地资源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

③农村经济的发展,使大批农业劳动力被从土地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④我国已完成了从农业经济为主向以工业经济为主的转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3)近20年中我国人口流动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产生

这种流动最根本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简要回答我国大规模人口流动和迁移对迁入地社会经济产生的影响。

 

 

读图,完成问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图中甲至己符合东亚(中国、日本、朝鲜、韩国、蒙古)典型农业生产模式的农

业地域类型是

A.甲  B.乙  C.丙  D.丁

2.结合该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丁农业类型在中国西部地区分布较为广泛

B.甲农业类型是季风水田农业

C.乙农业类型在东亚的特点是单产高,商品率低

D.甲农业类型在中国主要表现为国营化农场

 

新疆哈蜜瓜特别甜,而同一品种在北京采用大棚种植则甜度下降,因为大棚种植

A.温度偏低  B.水分偏少  C.温差减小  D.光照减少

 

读下列我国四个区域简图,回答问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关于①④两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主导性因素,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A.①水源,④热量

B.①土壤,④水源

C.①热量,④土壤

D.①热量,④水源

 

共419098条记录 当前(36994/41910) 首页 上一页 36989 36990 36991 36992 36993 36994 36995 36996 36997 36998 36999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