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石漠化”全称石质荒漠化,主要指亚热带湿润的岩溶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大面积裸露,地表呈现出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位于广西西北部的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石漠化现象严重,由于水土极易流失,此处多是黑石朝天的不毛之地。图为该区域等高线地形图。 材料二 为了把绿色还给喀斯特峰丛洼地,该区域实行了生态适应性发展方案。图为该区域“生态农业园区结构示意图”。 (1)简述图15所示区域的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不利影响。(从地形、水文、土壤三方面阐述)(3分) (2)分析该区域石漠化产生的原因。(4分) (3)结合材料二,简述发展生态农业对当地可持续发展的积极影响。(3分)
|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图中左图为中国东北部地区气温年较差分布图,右图为高速铁路分布图。 材料二 2012年12月1日哈大高铁正式通车运营,它是中央2003年实施“东北振兴”战略以来投资最大的基础设施工程,它将东北三省主要城市连为一线,以时速300公里计算,从哈尔滨到大连只需3个小时。 材料三 表为东北农区不同区域产值结构的现状及其预测。 (1)A与同纬度地区相比,气温年较差_______(大或小),原因是______________。(2分) (2)B地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____________。该地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是什么?分析造成该问题的人为原因。(5分) (3)修建哈大高铁时面临的主要问题是_________。说明哈大高铁对我国东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4分) (4)结合材料三分析2004年东北农区农业存在的问题是什么?今后应采取哪些措施促进该区农业可持续发展?(6分)
|
|
苎麻是中国特有的以纺织为主要用途的农作物,全世界苎麻产量的90%以上来自中国。2011年8月由苎麻制成的墙纸首度亮相中国墙纸行业博览会。图为我国苎麻的产地分布图(其中阴影区为中心区,周边为边缘区),表为我国苎麻种植面积变化表。据此完成题。
1.据中国苎麻的产地分布图可知 A.中心区典型经济作物有甜菜和棉花 B.中心区比边缘区热量条件优越 C.边缘区的粮食作物可能有水稻和小麦 D.边缘区比中心区水分条件优越 2.结合图表材料,下列有关苎麻种植的推断正确的是 A.2013年种植面积一定进一步缩小 B.传统经济价值较高 C.广泛开垦梯田种植可以减少水土流失 D.苎麻生长需要的水热条件较好
|
|||||||
图为我国某区域。读图回答题。 1.图中M、N两地≥10°C等积温线的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A.都凸向河流上游,因为位于河谷地带 B.都凸向河流下游,因为位于山地地带 C.M凸向河流下游,因为位于河谷地带 D.N凸向河流上游,因为位于山地地带 2.B城市周边地区被誉为“天府之国”,其发展种植业有利的区位条件是 A.多晴天,光照充足 B.冬冷夏热,昼夜温差大 C.积温高,一年三熟 D.多河流,水源充足
|
|
解放前,中国有著名的“三大荒”,如今已经变成了“三大仓”:“北大荒”变粮仓,“西大荒”变成棉仓、粮仓,“南大荒”变成橡胶林和热带经济作物仓。图为我国“三大荒地”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题。 1.影响北大荒、西大荒的农业发展限制性条件分别是 A.热量水源 B.土壤 光照 C.市场交通 D.热量地形 2.“南大仓”发展热带经济作物的不利条件是 A.多伏旱 B.多台风 C.多梅雨 D.多寒潮
|
|
图为中国某区域图。图中甲区域作为军马场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面积达到2000多平方千米,平均海拔2300米,地势倾斜平缓,宛若平原。据此完成题。 1.甲区域成为优良牧场的自然条件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地势较平坦开阔 B.位于冬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 C.海拔较高,气温较低,蒸发较弱 D.冰雪融水较丰富,适宜牧草生长 2.关于该区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附近地势北高南低 B.图中山脉呈东西走向 C.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D.可以发展灌溉农业
|
|
图为珠三角近年产业转移方向示意图。读图回答题。 1.近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转移空间形态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生态环境的地区差异 B.交通条件的地区差异 C.人口密度的地区差异 D.生产成本的地区差异 2.关于产业转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导致迁出区生产成本升高 B.只促进迁出区产业结构的优化 C.发达区域迁出的主要是资源密集型工业 D.增加了迁入区的就业机会
|
|
图为某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图。读图回答题。 1.关于该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城市化与工业化一直同步增长 B.阶段Ⅱ工业化进程速度比阶段Ⅰ快 C.该国属于发展中国家 D.阶段Ⅲ工业化促进了城市化水平提升 2.阶段Ⅲ该国的产业结构最可能是 A.第一产业比重最高 B.第二产业比重最高 C.第三产业比重最高 D.三大产业比重相当
|
|
图为我国某区域图。读图回答题。 1.关于图示地区自然要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气温:甲>乙>丙 B.降水:甲<丙<乙 C.河流水位季节变化不大 D.植被东西变化明显 2.关于图示地区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长周期长是农作物品质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B.旱涝频发是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 C.平原面积广大,但粮食商品率低 D.山地多不利于大规模机械化作业
|
|
图中左图为美国田纳西河流域图。田纳西河流域曾经是美国最贫穷的地区之一,后来成立了该流域管理局(简称TVA),对该河流域实行统一开发和管理,因此成为世界上流域开发治理成功的范例。右图为我国长江流域局部地区图。据此回答题。 1.关于左图流域开发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可以开发水电 B.可以发展有色冶金工业 C.下游平原地势低平,易洪涝 D.河流有结冰期,大部分不能通航 2.右图流域开发时可能存在的环境问题不正确的是 A.酸雨 B.水土流失 C.水质污染 D.土地盐碱化 3.长江流域的开发整治中,对田纳西河开发治理成功经验借鉴的是 A.加强立法 B.发电为首要目标 C.经济发展为中心 D.加强保护,禁止开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