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以下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4分) 材料一 安徽省图 材料二 安徽省A县地形结构和农业用地结构图 (1)根据材料指出A县农业生产最容易导致的生态问题,并阐述原因。(8分) (2)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请你为A县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6分)
|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6分) 材料一:区域之间产业转移,成为经济发展的一大特色。右图表示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部分工业的“二次转移”。 材料二:长期以来,广东、香港、澳门与珠江流域及周边8省区(福建、江西、湖南、广西、海南、贵州、云南、四川)在交通运输、物资交流、能源开发、科研技术及文化旅游等众多领域都有紧密的合作关系。 材料三:泛珠三角地区示意图。 (1)工业的“二次转移”导致了广东边远地区的产业集群效应。试分析这种“集群效应”对广东边远地区的发展积极影响(8分) (2)A、B两地间相互输出的内容有何不同?(4分) (3)简要说明珠三角与香港经济发展有何互补性。(4分)
|
|
读下图,回答问题。(12分) ⑴图中火车站在宾馆的什么方向?(2分) ⑵量算一下宾馆到火车站的直线距离有多远?(2分) ⑶从宾馆到公园选择哪条公交线路最好?并说明选择的理由。(4分) ⑷若有一天刮东北风,则湖中的船只从A处划到B处,是顺风还是逆风?(2分)
|
|
下面为“某岛屿的示意图”,该岛约有280万人口,岛上主峰蓝山峰海拔为2 256米。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题。 1.根据信息判断,该岛的人口密度约为 ( ) A.728人/平方千米 B.650人/平方千米 C.510人/平方千米 D.255人/平方千米 2.下列有关该岛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河流结冰期长,含沙量小 B.河流流程短,流速急 C.以亚热带常绿硬叶林为主 D.地势西高东低
|
|
读下面甲、乙两地区图,回答题。 1.下列有关两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图的比例尺较小 B.乙图所示地区在甲图所示地区的东方 C.甲图表示的实际范围更大 D.甲到乙地区的最短航线方向为先东南,后东北 2.有关甲、乙两区域气候上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甲区域亚热带气候分布的北界比乙区域偏北 B.甲区域温带气候分布的南界比乙区域偏北 C.乙区域一月更加温暖的原因是该区域此时不受来自大陆冷空气的影响 D.甲区域一月更加寒冷的原因是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明显的影响
|
|
经济全球化一般是指资本、商品、服务、信息和人员等超越国界,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扩散的现象。读“苏州、东莞电子信息企业与全球生产网络的联系示意图”,完成题。 1.在经济全球化中,“中国制造”的比较优势是 ( ) A.产品的科技含量高 B.劳动力资源充裕 C.市场经济比较完善 D.经济规模大,发展速度快 2.苏州、东莞的电子信息企业在全球生产网络中的主要功能是( ) A.营销基地 B.生产基地 C.研发基地 D.终端市场
|
|
下图示意我国甲、乙两区域,回答题。 1.关于甲、乙两区域河流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甲区域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乙区域以雨水补给为主 B.甲区域以内流河为主,乙区域以外流河为主 C.甲区域以春汛为主,乙区域以夏汛为主 D.甲区域水系呈向心状,乙区域水系呈放射状 2.甲、乙两区域分别盛产棉花和天然橡胶,其共同的区位优势是 ( ) ①夏季热量充足 ②劳动力价格较低 ③农业科技发达 ④农业机械化程度高 A.①③ B.③④ C.②③ D.①②
|
|
工业部门的地域转移是和结构升级相联系的。结合下图,完成题。 1.如果图中三条曲线表示同一工业部门,则最可能是( ) A.石油化工工业 B.航天工业 C.电视机制造工业 D.制糖工业 2.该工业的地域转移,按照先后顺序依次是( ) A.日本——美国——中国 B.中国——日本——美国 C.美国——日本——中国 D.日本——中国——美国
|
|
网易财经2013年6月10日讯:汽车工业协会今天下午发布2012年我国汽车主要数据,其中全年销量为2500万辆,继续稳居全球第一宝座。结合下图,完成题。 1.近年来日本、韩国以及欧美的汽车制造企业,纷纷到我国兴办汽车厂,其主要原因是( ) A.技术水平高 B.原料丰富 C.地租廉价 D.市场广阔 2.目前,汽车的全球化生产已经形成,跨国公司把汽车组装厂设置在中国的主要原因是( ) A.促进中国经济发展 B.转移生产过程中的污染 C.降低生产成本 D.中国土地资源丰富,利于建厂 3.浦东开发以来,跨国公司纷纷把其研发中心与地区总部一起迁入上海,其主要原因是( ) A.上海地价较低 B.上海经济增长快,投资环境日益改善 C.设立营销网络 D.实现生产与开发一体化,缩短新产品生产周期
|
|
读下图,回答题。 1.图中①处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因素主要是( ) A.水源 B.地形 C.光照 D.土壤 2.图中②④所在地区纬度大致相同,但地理环境差异显著,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水源 B.海陆位置 C.地形 D.土壤 3.由图中提供的信息,可以推断②所在的省区,开发潜力巨大的能源有( ) A.太阳能、水能 B.风能、石油 C.太阳能、石油 D.水能、天然气 4.图中③所在林区比东北林区树种更为丰富,其根本原因是该地( ) A.年降水量大、气温高 B.光照和热量条件好 C.纬度低、相对高差大 D.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