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AC铁路建设的主要自然障碍是 A. 东部高寒缺氧 B. 地表起伏大,且西部多地质灾害 C. 降水强度大,多飓风暴雨 D. 技术水平的限制 2.关于B位置所在山脉东西两侧雪线高低及原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东高西低;西部为寒流流经,温度低 B. 东高西低;西部为盛行西风的迎风坡,降水多 C. 东西两侧一样高;同纬度太阳辐射基本一样强 D.西高东低;西部靠近海洋,相对温暖 3.有关图中A区域农业生产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粮食产量大,但商品率低 B. 劳动力丰富,机械化水平较低 C. 水利工程量大,市场适应性强 D. 地广人稀,机械化程度较高,商品率高
|
|
下图为我国1950~2000年人口增长动态统计图。分析判断下列各题。 1.1960年,我国人口增长出现明显的变化,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年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明显下降 B. 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但高于2000年 C. 人口已出现负增长,为现代型增长类型 D. 人口出生率明显下降,死亡率明显上升,并出现负增长 2..1970~2000年, 有关我国人口再生产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自然增长率基本不变 B. 死亡率明显下降 C. 出生率总体下降 D. 为“高低高”模式
|
|
下图为某城市制造业与服务业空间分布模式。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影响图中各曲线形态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A. 地价水平 B. 技术水平 C. 交通通达度D. 环境优劣 2.与1995年相比,2009年该城市 A. 功能分区明显弱化 B. 制造业向城区中心集聚 C. 市区服务业密度增大 D. 近郊制造业密度减小
|
|
(10分)环境保护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w河为海河的支流,经多次修整已成“人工河”,其自净能力几乎为零,水质极差;因闸、坝多而使干流在枯水期流动性极差,几乎成湖泊。为改善水质,W河在三个河段修建了污水处理厂。下图为W河干支流2009年至2010年的COD(化学耗氧量)观测数据,COD数值越高,则水质越差。 指出图中建有污水处理厂的三个河段。为了改善W河水质应采取哪些措施?
|
|
(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B国是全球泥石流多发且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B国泥石流集中于某一区域频发、 判断B国泥石流频发且危害严重的区域所处方位,并说明判断依据。
|
|
(10分)旅游地理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甲图示意我国某人文景区L多年统计的黄金周游客数量;乙图为L的多年气候统计资料。 比较L在“五一”、“十一”黄金周客流量的异同。并分析原因。
|
|
(22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Z为世界旅游名岛,岛上居民采用古老的传统生产方式种植200多种本地土豆。Z岛农业系统因土豆遗传资源的多样性和种植方式的独特性被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材料二:土豆为喜光作物,要求地温较稳定;喜水分多且透气性好的土壤;宜施有机肥;忌渍水。 (1)根据土豆生长习性推断Z岛土豆主要种植区的区位特点,并说明你的理由。(6分) 材料三:将土壤堆高起垄,于垄中播种土豆,再覆盖枯草。这是Z岛传统种植土豆的方法,如下图所示: (2)分析Z岛传统种植方式对土豆生长条件的改善作用。(8分) 材料四:近年来,Z岛有居民购买农业机械,为发展土豆制品产业而大面积种植单一品种的土豆。 (3)你是否赞同Z岛大规模发展土豆制品产业,请说明理由。(8分)
|
|
(24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中国大陆自行车产量、出口量、国内消费量均占世界首位。中国大陆自行车产业以中小型民营企业为主,产品可分为两大类:一是以价格优势占据国内、国际市场的中低档自行车;二是提供给国际市场的,为国外知名品牌代工生产的中高档自行车。 下图示意中国大陆2009年与2011年自行车产量(产量大于1万辆)的省区分布 (l)据图简述中国大陆自行车产业的发展特点。(8分) (2)分析图示资料,以某省区为例,说明其发展自行车产业的优势条件。(10分) (3)结合材料,对中国大陆自行车产业的发展提出合理化的具体建议(6分)
|
|
产品的生命周期依次划分为新产品、成熟和标准化三个阶段。当有不同类型的国家净出口该产品时,则该产品的生命周期进入下一个阶段。读下图,完成小题。 1.产品成熟阶段为 A.T2—T4 B.T2—T5 C.T3—T5 D.T3—T6 2.该产品生产企业在Ⅲ类国家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A.廉价劳动力 B.便捷的交通 C.充足的能源 D.先进的技术
|
|
基于粤、苏、贵、桂四省区1990年的老年人口数量、自然增长率、省际人口迁移、经济发展水平,专家预测了2050年这四个省区老年人口比重变化。读下图,完成小题。 1.导致图示变化趋势的最主要直接因素是 A.老年人口数量变化 B.自然增长率的变化 C.省际人口迁移差异 D.经济发展水平差异 2.今后应优先建立、完善养老体系的地区是 ①城镇 ②农村 ③发达省份 ④欠发达省份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