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多年观测数据表明:青藏高原内流湖水位基本保持不变,外流湖水位缓慢而持续下降;在年降水量多的年份,内流湖水位略有上升,而外流湖水位下降更明显。据此完成小题。 1.青藏高原外流湖水位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A.因周边牧民过度放牧,外流湖区生态环境持续恶化 B.外流湖区所在地质构造持续下沉 C.受流水侵蚀下切作用,外流湖出水口高程持续降低 D.全球变暖导致外流湖区蒸发加剧 2.结合河流补给结构分析,入海径流量受青藏高原外流湖水位变化影响最大的是 A.黄河 B.长江 C.湄公河 D.萨尔温江
|
|
下图示意北京市区零售额超过10亿元的超市门店空间分布。读下图,完成小题 1. I环路内超市门店密度低于I、Ⅲ环路间区域,原因最可能是I环路内 A.环境质量差 B.交通通达度低 C.人均收人低 D.以行政区为主 2.Ⅳ、V环路间区域内,住宅区总体规模最小的区域位于 A.东部 B.南部 C.西部 D.北部
|
|
下图示意我国某省1990~2009年人均粮食地域格局变化。读下图,完成小题。 1. ①②③④⑤地区从一般余粮区变为重要余粮区的主要原因是 A.耕地面积大量增加 B.农业科技投入增加 C.农田水利设施完善 D.农业人口数量增加 2.据图中信息判断,城市化速度最快的地区可能是 A.⑤ B.⑦ C.⑨ D.⑪ 3.下面两幅景观图记录了当地主要粮食作物播种情况,箭头指示的地理事物为田埂。与① 地区的田埂相比,⑪地区的田埂独有的功能是
A.蓄水保肥 B.用于人和农业机械等通行 C.划分耕地 D.栽培植株矮小的经济作物
|
|
【地理—环境保护】(10分)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目前大多数城市处理垃圾的方法是将垃圾运到城外堆放、填埋或焚烧。随着垃圾的不断增加,约有1/2的城市已难以找到堆放垃圾的场所,约有2/3的城市已陷入垃圾的“包围”之中。 材料二 有人说:“垃圾只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在上海用垃圾作燃料,把垃圾变为有机肥甚至建材,已成为现实。下图是新型垃圾处理流程示意图。 ⑴目前对城市垃圾的传统处理会产生哪些环境问题?(4分) (2)分析新型垃圾处理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所具有的优越性。(6分)
|
|
【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10分) 分析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各地降水季节分配表(占年总量的百分比) 材料二我国部分地区干旱灾害分布区域图。 ⑴说明A地干旱形成的季节及原因?(6分) (2)分析减轻B地干旱灾害应该采取的措施。(4分)
|
|
【地理 旅游地理】(10分)下图为我国某5A级沙漠生态旅游区景观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10分) ⑴指出该旅游区旅游资源的优势。(6分) (2)针对该旅游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提出保护旅游资源的措施。(4分)
|
|
(22分)阅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试分析A、B两地降水差异及其主要原因。(10分) (2)描述该岛交通线和城镇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6分) (3)结合该岛地理环境特征,指出该岛今后的经济发展方向。(8分)
|
|
(22分)下图为我国某河流(河段)流域示意图,该河段水系流域面积约13万平方千米,流域内平均降水量为375. 3毫米/年。近20年以来,该河流多次出现断流现象。请依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⑴分析此河段流域的地形特征。(4分) (2)历史上,这里曾经水草丰美、牲畜兴旺,现在该地仍然为重要的农业区。该地发展农业有哪些优势自然条件。(10分) (3)该河段断流现象的延续将会使该流域出现许多生态和社会问题,请提出解决该河段断流现象的一些具体措施。(8分)
|
|
读以某半球的某点为中心的俯视图(M点为极点,a表示晨昏线,MP和MO为两条经线,且P点为a线上的最高纬度),下列关于P、O两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 P、O两点到M点的距离相等 B. O点比P点先看到日出 C.线段PO为P、O两点的最短距离 D. P、O两点正午太阳高度相等
|
|
工业结构关系可分为互补性结构关系和竟争性结构关系两种。下表为我国部分省区之间的工业结构相关系数(S),S越大,结构越相似,竟争越激烈,读下表完成下列题。 1.与湖南省竞争关系最强的一组省区是 A.桂赣 B.粤闽 C.滇赣 D.桂滇 2.下列推断最可能的是 A.福建向云南提供劳动力 B.广东向广西提供资金 C.湖南向江西提供资源 D.江西向广西提供能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