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反映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据此判断小题。 1.四国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图中 ② 国最可能的是( ) A. 印度 B. 德国 C. 日本 D. 中国 3.图中属于人口增长模式中“低—低—低”模式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
|
古诗云:“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据此回答小题。 1.从地理学角度看,它描述的是( ) A. 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 B. 从山麓到山顶的地域分异 C. 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 D. 从平原到高原的地域分异 2.从塞北到江南的景观差异,产生的基础是( ) A. 水分 B. 光照 C. 土壤 D. 热量 3.我国南方季风区,高温多雨,地表发育了红壤,丘陵上长着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水网密布。这种自然特征体现了( ) A. 陆地环境的整体性 B. 陆地环境的差异性 C. 南方环境的独特性 D. 自然景观的差异性
|
|
读图所示的两种地貌,回答小题。
1.左上图所示地貌名称为( ) A. 三角洲 B. 沙丘 C. 冲积扇 D. 沙丘 2.右上图所示地貌,其形成原因主要是( ) A. 流水侵蚀 B. 风力堆积 C. 风力侵蚀 D. 流水沉积
|
|
2012年11月5日,我国“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船从广州启程前往南极执行科考任务,于11月27日穿过了气旋高度密集的西风带,然后驶入浮冰区(浮冰是大陆冰川断裂后滑入海洋里形成的)。这次航程计划于2013年4月返回上海。回答小题。
1. “雪龙号”11月27日前后穿过的风带和所经海域的洋流正确组合是图2中的(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 “雪龙号”穿过气旋高度密集的西风带时,最可能遇到的海况天气是( ) A. 风大浪高 B. 晴空万里 C. 风平浪静 D. 风雪交加 3. “雪龙号”返回上海时( ) A. 赤道上的白天比夜晚长 B. 重庆日落 方位大约是西北 C. 南极大陆全部进入极夜 D. 华北平原正值小麦播种期 4. 关于浮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浮冰出现频率最大的季节在冬季 B. 浮冰面积缩小会使海水盐度升高 C. 浮冰只可能在南极附近海域出现 D. 浮冰融化后陆地面积可能会缩小
|
|
2013年1月华北地区连续数天出现灰霾天气,灰霾是指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千米的空气普遍有混浊现象。据此回答小题。 1.造成本次灰霾天气的天气系统是( ) A. 冷锋 B. 暖锋 C. 强低压 D. 弱高压 2.造成我国灰霾天气越来越严重的原因主要有( ) ① 机动车辆的增多 ② 高能耗工业比重大 ③ 冬季燃煤取暖 ④ 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
|
下图为2011年8月某日“风云三号”气象卫星遥感图像。完成小题。 1.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反映该台风示意图的是( )
2.A处的风向为 ( ) A. 西北 B. 东北 C. 东南 D. 西南 3.此时“风云三号”还有可能监测到 ( ) A. 西南出现旱情 B. 江南出现霜冻 C.华南出现沙尘 D.东北出现寒潮
|
|
地震发生时,在水中游泳的人会感到( ) A. 左右摇晃 B. 先摇晃后颠簸 C. 先颠簸后援晃 D. 上下颠簸
|
|
太阳光球层中比周围平均温度低的高速气体旋涡是指( )( ) A. 黑子 B. 耀斑 C. 台风 D. 太阳风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神舟十号”飞船定于2012年6月11日17时38分(北京时间)发射,已于2012年6月26日上午8时(北京时间)返回地面。根据材料,回答小题。 1.“神舟十号”发射至返回期间地球公转的速度( ) A. 由快变慢 B. 接近最快 C. 由慢变快 D. 接近最慢 2. 此次神舟十号发射时,开罗(东二区)正好处于( ) A. 2012年6月10日7时38分 B. 2012年6月10日11时38分 C. 2012年6月11日7时38分 D. 2012年6月11日11时38分 3.神舟十号返回地面时,全球位于6月26日的地区所占的比例为( ) A. 小于二分之一 B. 等于二分之一 C. 大于二分之一小于四分之三 D. 全部 4.神舟十号发射时,下列现象表述正确的是 ( ) A. 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 B. 潘帕斯草原草类正茂盛 C. 长江处于汛期 D. 印度洋北部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
|
“天上星,一闪一闪亮晶晶,我要把它摘下来、送给盲童当眼睛。”这首儿歌中的“天上星”主要指的是( ) A. 彗星 B. 行星 C. 恒星 D. 卫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