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某市市内跨区人口迁移流分布示意图(箭头粗细表示迁移量大小)。该市跨区人口迁移可能促使 A.全市总人口减少 B.近郊区人口密度减小 C.远郊区人口密度增加 D.城边缘区人口分布不均衡
|
|
白杏耐旱怕涝。在新疆,品质最好的阿克西米西白杏产自环境恶劣的沙漠边缘地区。这种现象表明 A.环境恶劣的沙漠边缘地区适合生长优质农产品 B.环境恶劣的地区选择合适的品种也能产出优质农产品 C.发展绿洲农业是应对恶劣农业生产条件的有效手段 D.农业生专门化可以改变恶劣的农业生产自然条件
|
|
读15°E附近的四座太阳能电站春分日正午电池板倾角示意图,假如四座太阳能电站规模相同,全年发电量最多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
|
下图为甘肃省敦煌市月牙泉周边地貌类型景观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月牙形聚水洼地的成因主要是 A.风力侵蚀 B.流水侵蚀 C.风力堆积 D.人工挖掘 2.月牙泉日趋变小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变暖,蒸发增强 B.降水变少,雨水补给减少 C.风沙沉积,古河道淤塞 D.地下水补给量不断减少
|
|
西辽河流域面积约13万km2,平均年降水量为375mm。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农牧业的发展,其环境问题日益严重。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4)题。 材料一:西辽河流域在全国的位置及其水系示意图。 材料二:1995~2005年西辽河流域各土地利用类型数量的变化。 (1)(6分)西辽河属于 (内、外)流河。西辽河流域处于半湿润区与 区、温带森林带与 带的过渡地带,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2)(4分)西辽河流域地处我国 重要林业生态工程的地带,该工程对改善环境最显著的作用是 。 (3)(10分)监测土地利用类型变化最主要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1995~2005年,西辽河流域数量增加最多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数量减少最多的土地利用类型 ,造成这种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 (4)(8分)分析西辽河流域农业生产过程中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
|
|
能被植物光合作用利用的太阳辐射,称为光合有效辐射(PAR)。下图示意1961~ 2007年我国年平均PAR强度的空间分布。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如仅考虑光合有效辐射(PAR),我国农业生产潜力最大的地区是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四川盆地 C.华北平原 D.青藏高原 2.乙地PAR值高于甲地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高 B.植被少 C.地势高 D.云雨少
|
|
读我国西北部内陆两地景观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甲地以井为中心在草原上形成沙地,其原因可能是 A.由于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形成地下水漏斗区 B.由于干旱地区地下水含盐量高,使植物不能生存 C.由于风力侵蚀形成风蚀洼地 D.水井周围地区农牧业活动较频繁而导致地表植被破坏 2.在乙地区,可能反映该地区绿洲萎缩的现象有 A.沙尘暴频度减少 B.土壤有机质增加,土壤紧实度下降 C.土壤盐碱度升高 D.生物生产能力提高
|
|
当前,轿车正逐步进入家庭,成为大众消费的热点,读表判断不同等级城市每百户家庭拥有的汽车数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A.经济愈发达,家庭拥有汽车数量愈多 B.人口密度愈大,家庭拥有汽车数量愈多 C.公共交通愈发达,家庭拥有汽车数量愈少 D.城市空间面积愈大,家庭拥有汽车数量愈多
|
|||||||||||
下图中虚线表示纬线,曲线表示等温线,且气温甲>乙,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等温线弯曲的原因可能是: A.甲、丁之间有寒流经过 B.甲、丁之间为山脉纵贯 C.甲、丁之间为山谷地形 D.甲、丁之间受冷气团影响 2.如果图示地区为中纬度某大陆东部,且等温线弯曲由地形起伏所致,下列关系式理论上成立的是: A.海平面上气压:甲>乙 B.当地海拔:甲>丁 C.当地气温:乙>丙 D.当地降水:丙>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