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地理试题

下图表示沿115°E经线春雨占全年降水的比重。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下列地区春雨比重最大的是

A.珠江三角洲           B.黄淮海平原

C.鄱阳湖平原            D.江淮地区

2.从图中信息和所学地理知识可以推出

A.春季降水量①地区比②地区多

B.春季降水量①地区和③地区一样多

C.夏雨比重②地区比④地区少

D.夏雨比重②地区比①地区多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①②③④四地中如果 只考虑纬度及海陆分布因素,气温年较差最大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若②③两地同时迎来日出,则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A. 我国大部分河流进入汛期    

B. 太阳直射点由赤道向北回归线移动

C. 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正值小麦播种期  

D. 我国大陆大部分地区受冬季风控制

 

一年内日平均气温≥10℃持续期间日平均气温的总和,即活动温度总和简称积温。读我国某区域“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的积温”图,回答下列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从图中信息判断,该区域的地势特点是

A.东高西低           B.西北高,东南低

C.北高南低           D.南北高,中间低

2.图中①②③④四点,水热条件最好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中国人的景观大道”是指从上海一直延伸到西藏樟木友谊桥的318国道。这条大致分布在Q纬线附近的带状景观长廊,几乎整合了中国所有类型的自然景观及人文景观。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图中所示纬线Q的纬度应为

A.北纬20°                B.北纬25°   C.北纬30°          D.北纬35°

2.这条东西向景观密集的地带,较小的自然差异表现在

A.海拔高低      B.昼夜温差C.植被类型          D.昼夜长短

 

下图为“我国城乡15~64岁各种受教育水平人口比重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城乡人口受教育程度差异的特征有

①农村人口中文盲人口占一半以上

②城市人口以高中及其以上文化程度为主

③县镇人口中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比重大于城市

④农村人口以初中及其以下文化程度为主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有

①有利于农业现代化水平提高

②有利于农村劳动力数量增加

③有利于耕地面积大幅度增加

④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010年10月以来,我国北方多个省份遭遇干旱。下图为2011年初的干旱形势图。读图回答下题

满分5 manfen5.com

干旱最严重的省份有

A.江苏、山东、山西、河北            B.山东、山西、湖北、陕西

C.江苏、安徽、山东、河南            D.山东、安徽、河北、山西

 

读图,回答:(20分)

满分5 manfen5.com

(1)图中A表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         作用,参与此作用的大气成分是空气分子和                 。(4分)

(2)图中B表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          作用,云层越          该作用越强。(4分)

(3)图中臭氧可以吸收            ,主要分布在     层。(4分)

(4)图中二氧化碳、水汽、尘埃主要分布在      层,这些成分对                均有较强的吸收作用。(6分)

(5)综上所述,此图所示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_________作用。(2分)

 

读“地球公转-二分二至日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

满分5 manfen5.com

(1)在公转轨道上标出地球公转方向,在A处用阴影画出夜半球部分。(4分)

(2)写出A、B、C、D代表的北半球的节气。(8分)

A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

(3)图中四点最靠近近日点的是_______;当地球处于近日点时,公转速度最________。(4分)

(4)由A点到C点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2分)

(5)地球转到D位置时,南半球正值________季节。(2分)

 

关于下图热力环流中空气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①处空气上升是因为气压高    

B.③处气压较④处高,所以空气下沉

C.⑥处气温高、气压低,空气下沉补充

D.④处气温低,空气收缩下沉

 

下列地理现象和形成原因,按其内在联系叙述正确的是(   )

A.日出前的黎明和日落后的黄昏天空仍然明亮——大气的折射和反射作用

B.早春和晚秋,多云的夜晚不会有霜冻——大气逆辐射

C.夏季天空多云时,白天不会太热——大气的散射作用

D.城市上空的雾比郊区多——空气中的水汽多

 

共419098条记录 当前(33890/41910) 首页 上一页 33885 33886 33887 33888 33889 33890 33891 33892 33893 33894 33895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