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具有生命的条件之一是具有适于生物生存的温度,这主要是因为 A.地球内部有丰富的地热资源 B.地球自身能发光发热 C.日地距离适中 D.公转轨道具有共面性特点
|
|
关于八大行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与地球相邻的是火星和木星 B.与地球相邻的都是类地行星 C.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方向和周期都相同 D.从结构特征看,木星、天王星都是行星且轨道相邻
|
|
下图是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三者的关系(图中圆的大小代表天体系统层次的高低),其中正确的是:
|
|
下列有关天体和天体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宇宙中最基本天体是恒星和星云 B.距离我们最近的天体是天空中的云 C.太阳系中最大的天体是月球 D.任何两个天体都相互吸引、相互绕转而形成天体系统
|
|
读“地壳物质循环简略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 (1)根据图中箭头的方向,各数字所代表的地质作用中:属于冷却凝固作用的是__________;属于高温熔化作用的是__________;属于变质作用的是_____________,表示外力作用的是_____________。 (2)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有风化、_________、搬运、_________、___________。 (3)A所属的岩石类型是_________,B所属的岩石类型是___________,石灰岩的岩石类型属于A、B中的_________(填字母)。
|
|
读地球光照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图中晨昏圈与经线圈相交成23°26′的角),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是_____;2分) (2)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____(快或慢);位于公转轨道的_____(近日点或远日点)附近。(2分) (3)此时北京时间是 时,国际标准时(中时区区时)是 时。2分) (4)此时地球上出现极昼的范围是 。(2分) (5)此日,济南(约37°N),正午的太阳高度角约为 (2分) A.60° B.30° C.45° D.20°
|
|
(12分)读“二分二至时地球的位置”图,完成下列各题: ⑴ 在图中公转轨道上用箭头标出地球的公转方向. ⑵ 在地球位于A处时,北半球的节气是_______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线是___ __。 ⑶ 当地球位于B处时,太阳直射在_ ____上,此时大同的昼长为_____小时。 ⑷ 在C处地球上画出晨昏线,标出是晨线还是昏线;此时南半球为_____ (季节);北半球的昼夜长短状况_____。 ⑸ 当地球从C运动到D处过程中,大同的昼长_____________ (渐长或渐短),正午太阳高度____ (变大或变小)。地球的公转速度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
|
|
读下图,回答问题。(8分) (1)不同纬度带的降水量和黑子相对数之间的相关性是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各纬度地区降水量年际变化的周期约为_______年,这与太阳黑子活动的周期相比,表现出的特点是__________。 (3)此图表明了太阳活动对地球_______有影响。除此之外,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还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等方面。 (4)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有_______和_______两种。其中,出现在太阳大气最内层的是_____。
|
|
读某地区地质构造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乙处的地质构造是 A.背斜 B.褶皱C.向斜 D.断层 2.若该地富含石油、天然气,应在哪处开采最合适 A.甲 B.乙 C.丙 D.丁 3.若该地打算修一条穿越南北向的隧道,最合适的地区是 A.甲 B.乙 C.丙 D.丁
|
|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甲处的地质构造是( ) A.背斜 B.向斜 C.地垒 D.地堑 2.甲处构造的形成及其上部缺失的地质过程是 ①水平挤压 ②水平拉伸 ③地壳上升 ④地壳下降 ⑤外力侵蚀 ⑥外力沉积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④⑤ D.③④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