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世界人口分布图(下图),完成下题。 1.图中序号①②③④四地是世界人口稠密区,有关其分布共性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处于中低纬度 B.多濒临海洋 C.经济高度发达 D.多为平原地形 2.图中⑤⑥⑦⑧四地人口稀少,其成因组合正确的是( ) A.⑤—湿热 B.⑥—干热 C.⑦—干旱 D.⑧—高寒
|
|
下图为东非高原基塔莱和多多马的降水资料及两地之间游牧路线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1.该游牧活动( ) A.需要穿越热带雨林 B.随着雨季南北移动 C.向南可至南回归线 D.易受飓风灾害侵扰 2.游牧至甲地的时间最可能是( )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
|
读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示意图,回答下题。 1.湄公河发源于中国,最终注入( ) A.印度洋 B.太平洋 C.大西洋 D.孟加拉湾 2.湄公河中下游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主要为( ) A.水稻种植业 B.商品谷物农业 C.种植园农业 D.热带雨林迁移农业 3.湄公河口附近海域的盐度较小的月份是( ) A.2月 B.4月 C.8月 D.10月
|
|
下图是“冬季某区域等压线图”,读图回答下题。 1.图中等压线数值排列正确的是( ) A.P3>P2>P1 B.P2>P3>P1 C.Pl>P2>P3 D.Pl>P3>P2 2.造成该岛降雪集中于P3沿线地区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形 B.纬度位置 C.气压状况 D.海陆位置
|
|
读东亚区域图(图),回答下题。 1.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的海域是( ) A.太平洋、黄海、东海、日本海 B.黄海、东海、太平洋、日本海 C.日本海、黄海、东海、太平洋 D.日本海、太平洋、黄海、东海 2.图中A、B、C、D四城市中,气温年较差最大的城市是( ) A. A B.B C.C D. D 3.A国和印尼两国共同的地理特征是( ) A.盛产稻米和天然橡胶 B.群岛国家 C.两国多地震,但A国无火山 D.季风气候显著
|
|
读某地等温线分布示意图(图),回答下题。 1.根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有关海陆等温线分布情况叙述正确的是( ) A.北半球1月份 B.南半球1月份 C.北半球7月份 D.南半球7月份 2.关于P地区,叙说正确的是( ) A.气温大于10℃小于20℃ B.地势低洼,有沙漠分布 C.一座山,山顶分布着冰雪 D.一座山,相对高度可能达1200米 3.Q处的气候类型最可能是( ) A.温带季风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地中海气候 4.Q地气候类型主要分布规律是( ) A.位于南北纬300~400的大陆西岸 B.位于南北纬400~600的大陆西岸 C.位于南北纬250~400的大陆东岸 D.位于南北纬350~550的大陆东岸
|
|
读某群岛及附近海域部分等深线示意图(图),回答下列题。 1.若要完整表示P点附近的海水深度变化,应再补画几条等深线( ) A.3条 B.4条 C.5条 D.6条 2.P点附近的海底地形是 ( ) A.海岭 B.海沟 C.海盆 D.大陆架 3.图示群岛位于( ) A.亚欧板块 B.印度洋板块 C.太平洋板块 D.美洲板块
|
|
读图A和图B,回答下列题。 1.关于图A与图B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图A表示的实际范围比图2的实际范围更大 B.图A的比例尺比图2的比例尺大 C.图B反映的实际内容比图1反映的实际内容更详细 D.无法判断两个图的比例尺大小和表示的范围的大小 2.若一架飞机由A地向正西方向飞行经1.5小时到达B地,则飞机飞行的时速(km/h)为( ) A.1110 B.850 C.1500 D.2100 3.若飞机从A地到B地,按最近的路线飞行,应该( ) A.先向西北,再向西南 B.先向东北,再向东南 C.先向西南,再向西北 D.先向东南,再向东北 4.飞机按第3题的线路飞行,对于飞行经过的地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寒带进入温带 B.由中纬度进入低纬度 C.由东半球进入西半球 D.一直在北半球飞行
|
|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6分) 材料一 喀什是中国的西大门,是中西亚文化交融的城市、新疆最著名的古城。2010年5月,中央正式批准喀什设立经济特区。 材料二 甲、乙两图为喀什所在区域图和地质剖面图。 材料三 “红色产业”是喀什农业生产的一大特色,红花、番茄、枸杞是该地区“红色产业”的三大支柱,其中番茄酱是重要出口创汇产品。 (1)(6分)材料二甲图所示地区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是 。此区域河流的水文特征是 。 (2)(2分)简述甲区域地形特征 ,A处的地貌类型为 。 (3)(2分)阅读材料二中乙图,解释喀什地区地质作用的主要过程 。 (4)(6分)分析喀什地区发展“红色产业”的优势自然条件 。
|
|
《南方周末》2009年2月12日报道:在过去的三个月里,一场50年一遇的特大干旱持续袭击了我国15个省(市、区),8个冬麦主产区(河北、山西、安徽、河南、江苏、山东、陕西、甘肃),1.3亿亩耕地受灾,几乎占我国冬麦种植面积的一半。(24分)
(1)图中①②③表示我国的三大自然区,划分三大自然区的基本因素是 和 。(4分) (2)从位置上,旱灾严重区主要集中在 (东北、华北、西北)地区,受灾粮食作物主要是 ,科学地监测分析此次旱情需利用的技术为GIS和 。(6分) 你认为,为保证华北地区的供水安全,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6分) (4)图中②自然区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 , 列举该区域特色农业形式 。(4分) (5)③地所在区域能源丰富,请列举两种新能源 , 。并简单解释其中一种成因。(4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