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语文试题

古诗阅读

(中吕)阳春曲·春景①

元·胡祗遹

残花酝酿蜂儿蜜,细雨调和燕子泥。

绿窗春睡觉来②迟。谁唤起?窗外晓莺啼。

(注释)①中吕:宫调名。阳春曲:曲牌名。春景:曲题。②觉来:醒来。

1.残花一般给人以哀伤之感,但诗人却用 等极富生活情趣的细节,从 小小的虫鸟活动中将春意写得十分浓丽,使人得到暖融融、醉醺醺的感受。

2.“谁唤起?窗外晓莺啼”两句的自问自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的文本,完成后面小题

几乎错过的奇妙时光

(美)阿莱萨·珍·林德斯佳

我朝厨房里的挂钟望了一眼。如果快一点儿的话,也许我能在丈夫卡罗回家之前把衣物熨好,可晚饭肯定是要迟了。自从卡罗和我带着五岁的儿子蒂姆一起搬到这个农场以后,我好像总是有干不完的活。

我略停了一下,擦了擦脸上的汗水。密歇根州的四月从未这么早就热起来,而现在简直有些不合时令,加上伴随而来的干燥更使人感到焦虑不安。天尽管阴沉着,但这的确是我经历过的最干燥和最灼热的天气。

我刚俯下身,从篮子里拎起一件衬衣放到熨板上,恰在此时听见蒂姆在门口大声地喊起来:“妈妈,快来呀!”

“出事了吗?”我不耐烦地在心里问了一句。要不是蒂姆那急切的叫喊,我是不会出去的。我立刻拔下熨斗上的插头,奔了出去。

蒂姆站在门前的台阶上,手指含在嘴里。看上去,显然没有什么急事。

“怎么了?”我问,“你不知道我正忙着吗?”

“你听呀!”蒂姆拉过我,低声耳语道,“那是什么?”

过了一会儿,我也听到一个模糊的声音从远处的树林中慢慢传来。我听着,有些困惑,这种声音我从来没有听到过。

突然,我明白了。“那是雨!”我轻轻地说,几乎不能相信是我自己的声音。

“哦,蒂姆!”我说,“雨来了。”我一把抱住蒂姆,简直是欣喜若狂。

多妙啊!我们听着那急骤的雨点落在地上的噼啪声,看着院子里和路上车辙里积聚着的雨水。于是,我们甩掉鞋子,光着脚跑进雨里,手拉着手,仰望着天空。很快我们就被雨水浇透了。真舒服,在可怕的热天里,雨显得是多么凉爽,新鲜啊!

我们惬意地一起呼吸着清新的空气和潮湿的泥土散发出的沁人肺腑的气息。雨,下了一天一夜,雨住后,院子里留下了一片银亮亮的水洼。

但那奇妙的感觉一点儿也没有消失,真的,好像老天爷这个魔术师依旧在挥动着它的魔棒。远处的草地上,冒出星星点点的白色的紫罗兰,在明媚的阳光下,绽开着鲜亮的花瓣,空气是潮湿的,弥漫着令人心醉的芳香。

那天晚上的衣服熨完了吗?晚饭做了吗?我已记不得了。但是我却清晰地记着雨中那美妙的一瞬:仿佛世界上只有我和蒂姆看到了那动人的一幕,也许就真只有我们两个人——啊,多么令人销魂的时光!

现在,好多年过去了,然而那天晚上的快乐,是那么让人留恋,成为我最难忘的记忆。蒂姆呢?他已经长大了,离开了家。但每当他回家帮助修整院子里的杂草时,他总是不去碰那些春雨后长起来的紫罗兰。

那天晚上的事,使我体会到了一些东西:当孩子发现什么东西是那么奇特,玄妙而且需要你去分享这快乐的时候,你得加入到他们中去。在我看来,孩子们比成年人更亲近大自然,因为“                       ”。

这个发现也许是很平常的,就像发现一只小蛤蟆蹲在花园里,或发现一只红嘴知更鸟在草坪上喂自己的孩子一样。但是,你如果拒绝花时间去体味的话,许多年以后,也许会在记忆中,失去许多可爱的经历——犹如那在四月的细雨中长起来的白色的紫罗兰。

(选自《大师名篇诵读》赵宏译)

1.细读文本,用简洁的语言填写下列内容。

(1)美的发现——

(2)美的享受——

(3)美的珍惜——

2.联系上下文,赏析下列语句的表达效果。

(1)密歇根州的四月从未这么早就热起来,而现在简直有些不合时令,加上伴随而来的干燥更使人感到焦虑不安。天尽管阴沉着,但这的确是我经历过的最干燥和最灼热的天气。

(2)于是,我们甩掉鞋子,光着脚跑进雨里,手拉着手,仰望着天空。

3.根据语境,在文中“”处填上合适的内容,要求语意连贯,不超过30字。

4.读了这篇文章后,你获得了哪些启示?

 

名著阅读。

(1)下列情节与宋江“怒杀阎婆惜”相关的是______

A.大闹野猪林 B. 拳打镇关西 C. 火烧草料场 D. 智取生辰纲

(2)《水浒传》中,武松在景阳冈打死了一只老虎,打虎英雄的美名因此而家喻户晓;而李逵在沂岭杀了四虎,却少有人传扬。试结合你的阅读体会,说说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瞧,这会儿连礼貌也不讲了,我喜欢鲁莽,远胜于奉承。我宁愿做个伙计,也不愿 做天使。我该问的就是——你为什么煞费苦心要我相信,你希望娶英格拉姆小姐?”(《简·爱》)

这段文字中的“你”是____(人名),“你”为什么要煞费苦心地要简·爱相信他“希望娶英格拉姆小姐?”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相同的一项是(    )。

A. 人恒,然后能改/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者,受上赏

B. .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数月之后,时时而

C. 河曲智叟以应/今亦死,举大计亦死

D. 与城北徐公美/百姓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古诗文默写。

(1)_________?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2)关关雎鸠,在河洲。_________,君子好逑。(《关雎》)

(3)锦帽貂裘_________。(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4)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辛弃疾《破阵子》)

(5)_________,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6)恶劣的环境可以激发人为生存发展而积极奋发,强大起来;安逸的环境容易消磨人的意志,导致最终衰亡,所以孟子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商山早行》中描写月色朦胧、人踪凄清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8)《曹刿论战》中,表明曹刿坚持进见鲁庄公的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语境完成后面的题目。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三分啸成了剑气,秀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在唐诗里,我们遇见了李白,他摊开诗文,跌落万丈豪情酒气;抖开衣衫,①   散千里清醇酒香。酒是李白诗情的催化剂,是他心灵的慰 jiè   ,更是他诗歌创作的源泉与动力。李白的诗似一壶壶醇厚芳香的陈年佳酿,时时都弥漫着 qìn   人心脾的芳香,经久不变。

(《一杯酒醉尽盛唐》)

(1)加点字“盛”在文中的正确读音是______

A.shèng  B.chéng

(2)填入文中①处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_

A.漂  B.飘

(3)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心灵的慰 jiè_____qìn_____人心脾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我”是一种人文意思的觉醒。无论是古希腊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还是中国古诗词中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还有谭嗣同的“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无论在哲学,还是在文学领域,“我”都是一个永恒而又有趣的话题。处于金子般年华阶段的你们,朝气蓬勃,是国家、民族的未来。希望你们怀揣梦想,找准目标,为自己喝彩!

以“为自己喝彩”为题,写一篇作文,不低于600字。

要求:(1)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班级。

(2)工整书写,字迹清晰,设卷面分5分(不单列,直接并入到作文分数中)

(3)可叙事、抒情。题材不限(诗歌除外)

 

一张没贴邮票的贺卡

(1)那是许多年前的事了。

(2)当时,他刚刚20岁,跑到南方一个海滨城市做生意,没想到生意赔了,血本无归不说,还债台高筑,连回家的路费也没有了。快到春节了,他想了又想,给母亲写了一封信说,如果他春节不回家,可能就永远不回家了,请老人珍重,忘掉他这个不争气的儿子。

(3)他那远在北方偏僻农村的母亲收到这封沮丧又绝望的信,悲伤地哭了很久。这个世界上,她最牵挂的,就是这唯一的儿子,他是她的魂啊。母亲从抽屉里找到一张已有些泛黄的贺卡,让邻家的孩子代笔,在贺卡上写了一行留言:孩子,你不回家,妈也不想再活了。

(4)母亲拄着拐杖赶到几十公里外的镇上,把那张贺卡丢进了邮筒。那天的雪真大啊!一路上,母亲摔倒了好几次,纷纷扬扬的大雪,几乎把母亲裹成一个笨笨的雪人了

(5)天快黑的时候,小邮电所的一个女营业员首先看到了那张没贴邮票的贺卡,她将已举到废纸篓旁的手缩了回来,对老所长说:“您看,这张贺卡没贴邮票。”头发花白的老所长眯着眼睛仔细看了看那张泛黄的贺卡,一双本来就有些哆嗦的手更哆嗦。他说:“这张贺卡就是没贴邮票,我们也要马上把它投出去!”

(6)第二天早上4点多,老所长骑上车,趔趔趄趄地冒着纷纷扬扬的大雪上路了。七八十里的山路,白雪皑皑,路上积雪很厚,这样的行程太危险。但老所长看着那张没贴邮票的贺卡,就仿佛看见了两条站在悬崖边上的生命!绝望的孩子,还有抱着仅仅一丝希望的老母亲…… 老所长的眼眶湿了,他顾不上自己那天一冷就隐隐作痛的老寒腿,把那张贺卡紧紧地掖在贴胸的口袋里。

(7)天黑的时候,老所长终于赶到了县城。分发室的人很惊讶,说:“这么大的雪你还跑来干什么,不想要你那半拉子老命了?” 老所长笑笑,顾不上喝一口热茶,就从贴胸的口袋里掏出那张贺卡,说:“这张贺卡忘贴邮票了,但它拴着两条人命呢!”分发室的人一一接过那张还有老所长体温的贺卡,传递着看了说:“寄!马上就寄!这张贺卡一点都不能耽误!”他们“啪”地给贺卡砸上了鲜红的邮戳,想想,又在它的空白边缘上郑重地写下了一行黑体小字:这是一张很重要的贺卡,望能迅速投递!落款是:礼城县邮局全体同仁。

(8)夜里10点多,邮车破例摇摇晃晃地冒着鹅毛大雪上路了。

(9)次日8点,那张贺卡被准时送到了远去的火车上,开始了它新一程传递……

(10)4天之后的深夜,蜗居旅店的他收到了这张贺卡。看着贺卡上母亲的留言和边缘空白处那行陌生人留下的小字,他哇地一声哭了。其他旅客纷纷披衣围了过来,大家默默地传递着看了那张泛黄的、没贴邮票的贺卡,默默地掏出钱放到他的面前说:“回家去吧!你妈在家等着你呢!”那一堆钱有10块的,有5块的,有1块的,还有角票和许多硬币。他知道,住到这地方的人都是些经济不太宽裕的人。

(11)怀揣着那张贺卡,他终于踏上了北归的列车。如今,年过40的他,已是北方一个大公司的总经理了,他和善,乐于助人。他的办公桌上,总放着那张泛黄的用玻璃镶嵌起来的贺卡。没事的时候,他常常默默凝视着那张母亲的贺卡,那张没有邮票的贺卡,他的眼里常常会涌满泪水。为母亲,更为那些直到现在他仍不知道名字的人们,也许,是为了生命之间那些闪烁着爱的光芒的心灵吧!

1.概括文意,补充情节。

本文围绕贺卡依次写了:写贺卡→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情节。

2.从修辞角度赏析,文章第4段划线句子有什么表达效果?

3.结合文本,揣摩第5段划线句子中两个“哆嗦”的不同含义。

一双本来就有些哆嗦(A)的手更哆嗦(B)了。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第6段划线句子对雪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5.每当“他” 凝视着母亲的贺卡时,为什么“他的眼里常常会涌满泪水”?

 

人工智能,有了定制“大脑”

①前不久,谷歌公司开发的一款围棋程序“AlphaGo”以4∶1战胜了韩国棋手李世石,其中,“AlphaGo”的成功秘诀就是模仿人类通过神经网络进行“深度学习”。

②“深度学习是指多层的人工神经网络和训练它的方法。通俗讲就是指计算机通过深度神经网络,模拟人脑的机制来学习、判断、决策。近年来,这种方法已被应用于许多领域,比如人脸识别、语音识别等,它在近期和未来都将是人工智能领域的一个热点研究方向。”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易建强说。

③陈天石说,“深度学习”能发展到现今阶段,得益于计算系统运算能力的提升,而这种提升正是作为技术支撑的处理器爆炸式发展的结果。目前,“AlphaGo”使用的处理器是在其他领域通用的CPU处理器。2010年,谷歌使用1.6万个处理器运行7天来训练一个识别猫脸的深度学习神经网络,在围棋上战胜了人类的“AlphaGo”则需要更多的处理器,普通人要想使用这项技术是不可能的。

④ “普通的处理器就好比瑞士军刀,虽然通用,但不专业。如果厨师要想做出像样的菜肴,就必须使用专业的菜刀,而专门的深度学习处理器就是这把更高效、更快捷的‘菜刀’。”陈天石说。

⑤深度学习处理器,就是给电脑创造出模仿人类大脑多层大规模人工神经网络的芯片。在深度学习处理器的运行当中,计算系统的运算能力提升是决定深度学习处理效率的关键。而中科院计算所此次发布的“寒武纪”处理器,比“AlphaGo”所使用的处理器在性能上提升两个数量级,也就是说,它能够让人工智能跑得更快、更远。

⑥据陈天石介绍,今年课题组和中科院计算所已经孵化了中科寒武纪公司,正式准备进行科研成果的产业化。未来应用瞄准企业、科研院所里的高性能服务器、高效能终端芯片、机器人芯片三大领域,实现更多功能。比如用手机拍照就知道照片中的人是谁,可对众多视频进行智能归类,图片搜索也将更加准确易用,只要在路边随便拍下一棵树,就可以搜索到这棵树的所有资料,而不仅仅局限于现在的文字搜索。据介绍,“寒武纪”未来可服务的领域既包括社会民生,也包括国家重大需求。

⑦在不少人工智能专家看来,尽管经过近60年的发展,人工智能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总体上还处于发展初期,依然可以用“方兴未艾”来形容。“当前,面向特定领域的专用人工智能技术已取得突破性进展,甚至可以在单点突破、局部智能水平的单项测试中超越人类智能。比如日本仿人机器人、美国猎豹机器人、德国工业机器人,以及我国的人脸识别、虹膜识别等。”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副理事长谭铁牛说。

⑧在中国工程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徐杨生看来,过去几十年,科学家往往将更多的精力集中在机器人动作的研究上,让机器人能像人类一样爬、抓、行、跳等。徐杨生打了一个比方:前50年,我们研究的多是机器人“穿衣服”这个动作,却没有让机器人学会“要不要穿衣服”等感知和认知能力。

⑨随着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谷歌、百度等公司陆续推出“AlphaGo”“百度大脑”等深度学习程序,推动着人工智能的不断进步。谭铁牛表示,未来的人工智能研究需要和脑与神经科学、认知科学、心理学等学科深度交叉融合。

(选自《人民日报》2017年03月23日)

1.文章第①段从“一场人与智能程序的围棋赛”写起有什么作用?

2.文章第③段划线句子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文章第⑧段加点词“往往”能否删去?为什么?

4.结合文章,设想未来哪些行业可能被人工智能取代?人类会不会被机器取代?

 

景公好弋

齐景公好弋①,使烛邹主②鸟而亡之。公怒,召吏欲杀之。晏子曰:“烛邹有罪三,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公曰:“可。”于是召而数之公前,曰:“烛邹,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罪一也;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是罪二也;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而轻士,是罪三也。数烛邹罪已毕,③请杀之”。公曰:“勿杀,寡人闻命矣。”

(注释)①弋:系有丝绳的箭,用来射鸟。②主:掌管。

1.解释加点的词语。

(1)请之以其罪而杀之 __________       (2)数烛邹罪已__________

2.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是罪二也。

3.这个文章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共241572条记录 当前(8225/24158) 首页 上一页 8220 8221 8222 8223 8224 8225 8226 8227 8228 8229 8230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