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语文试题

根据《骆驼祥子》中的相关内容,完成下面习题。

(1)人物语言鲜明、独特是小说《骆驼祥子》的特色之一。阅读下面三个语段,将祥子、虎妞、高妈的性格特点填写在对应的括号内。

①祥子的脸通红,手哆嗦着,拍出九十六块钱来:“我要这辆车!”铺主打算挤到个整数,说了不知多少话,把他的车拉出去又拉进来,支开棚子,又放下,按按喇叭,每一个动作都伴着一大串最好的形容词;最后还在钢轮条上踢了两脚,“听听声儿吧,铃铛似的!拉去吧,你就是把车拉碎了,要是钢条软了一根,你拿回来,把它摔在我脸上!一百块,少一分咱们吹!”祥子把钱又数了一遍,“我要这辆车,九十六!”_____

②“呕!不出臭汗去,心里痒痒,你个贱骨头!我给你炒下的菜,你不回来吃,绕世界胡塞去舒服?你别把我招翻了,我爸爸是光棍出身,我什么事都作得出来!明天你敢再出去,我就上吊给你看看,我说得出来,就行得出来!”_____

③“告诉你,祥子,搁在兜儿里,一个子永远是一个子!放出去呢,钱就会下钱!没错儿,咱们的眼睛是干什么的?瞧准了再放手钱,不能放秃尾巴鹰。当巡警的到时候不给利,或是不归本,找他的巡官去!一句话,他的差事得搁下,敢打听明白他们放饷的日子,堵窝掏;不还钱,新新!将一比十,放给谁,咱都得有个老底;好,放出去,海里摸锅,那还行吗?你听我的,准保没错!”_____

(2)《骆驼祥子》是京味小说的代表,作品中使用了较多纯正地道的北京口语,原汁原味地保留了北京的地域文化特色。如“一边儿”是“同样”的意思,“小过节儿”就是“小矛盾”,“耍个飘儿”就是“耍帅”“耍潇洒”的意思。在祥子和众人救助老车夫的情节中,祥子跑出去买来十个羊肉馅包子送给老车夫。等小孙儿吃完了包子,老车夫说的“劳诸位的驾”就是“___________”的意思。

 

请从下列图片中任选一幅,说说《海底两万里》中哪个情节与图片中的事物相关,由此,可以看出科幻小说具有怎样的特点。

《海底两万里》是法国著名的科幻和探险小说家儒勒·凡尔纳的代表作,小说讲述了尼摩船长驾驶“诺第留斯号”潜艇在大海中自由航行的神奇故事。而事实上,当时的人类还没有发明如此先进的潜艇,更没有人潜入过深海底部,这只不过是他的幻想。现代的电击枪、潜水服在凡尔纳生活的时代也是不存在的,但在《海底两万里》中却有它们的“影子”。

 

我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情节:____________________

科幻小说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

 

(甲)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乙)

吾室之内,或栖于椟,或陈于前,或枕藉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吾饮食起居,疾痛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宾客不至,妻子不觌,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或至不得行,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耶?”乃引客就观之,客始不能入,既入又不能出,乃亦大笑日:“信乎其似巢也!”

(选自陆游《书巢记》)

注:①椟:木柜、木匣,这里指书橱。②枕藉:交错地躺在一起。③觌(dí):相见。④槁枝:枯树枝。槁(gǎo),干枯。⑤就:靠近。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无案牍之劳形 _____              ②自笑曰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①无丝竹之乱耳 

②此非吾所谓巢者耶?

3.(甲)文中,刘禹锡因“__”而身居陋室不觉其“陋”;(乙)文中,陆游因“___”而笑称自己的居室为“巢”。两人都不在意居室的物质条件,而是在意____。(①②用原文回答,③用自己的话回答)

 

阅读《登飞来峰》,完成下列小题。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本诗中的“浮云”指的是什么?

(2)“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默写。

(1)造化钟神秀,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望岳》)

(2)____________________,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

(3)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_______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4)____________________,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5)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________。(龚自珍《己亥杂诗》)

(6)《爱莲说》中象征君子美名远播,姿态、气质美好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 《阿长与<山海经>》——鲁迅——《朝花夕拾》

B. 《河中石兽》——清代——纪昀

C. 《卖油翁》——欧阳修——《归田录》

D. 《最后一课》——都德——德国小说家

 

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尽心血。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凌乱,他是无暇及此。闻先生的书桌,零乱不堪,众物腾怨,闻先生心不在焉,抱(qiàn)地道一声:“秩序不在我的范围以内□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深(xiāo)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四壁□

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做出了越的成绩。

“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十年艰辛,一部《补》赫然而出。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他又向“古典新义”迈进了。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1.文中加点字的读音和括号内应填写的汉字,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越(zhuō)         补(xiào)         欠         宵

B. 越(zhuó)         补(jiào)         歉         宵

C. 越(zhuó)         补(xiào)         歉         霄

D. 越(zhuō)         补(jiào)         欠         霄

2.对文中画线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仰之高:弥,更加。

B. 锲而不舍:不停地雕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C. 兀兀穷年:用心劳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

D. 尽心血:冲刷。

3.在文段三处口中依次填入标点,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    ”。

B. ”。    ,    。”

C. 。”    ;    。”

D. ”。    ,    ”。

4.下列选项中短语的结构类型不同的一项是(    )

A. 志趣正浓    众物腾怨

B. 望闻问切    心会神凝

C. 寻求宝藏    零乱不堪

D. 深刻印象    炯炯目光

5.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强调了闻一多先生做学问时刻苦钻研并以此为乐的精神。

B. “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一句,将我们“衰微的民族”比作病人,赞颂了闻一多先生以文化来救国的爱国主义精神。

C. “深(xiāo)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把“灯火”比作“伴侣”,形象地写出了闻一多先生深夜与灯光作伴,全力进行学术研究的情景,突出了他忧国忧民的精神。

D. “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一句,将“小楷”比作“蚂蚁”,生动地表现了闻一多先生一丝不苟、严谨治学的精神。

 

(题文)进入中学,我们学习的第一篇课文是莫怀戚先生的《散步》,你是否仔细琢磨过散步这个寻常的词语呢?散步,可结伴同行,也可独自一人;散步,可在自然的田野,也可在精神的天地……生活中,我们需要奔跑,也需要散步

请以散步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要有真情实感;

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

不少于600字。

不得抄袭、套作;

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父亲二十年前的叮嘱

徐德新

①天刚蒙蒙亮,父亲就挑着柴火和我上路了。那时我刚到县城里上初中,父亲的负担因此更重了。隆冬将近,父亲经常抽空上山砍柴,然后卖到县城,由此给我凑生活费以及学杂费。每个周末,我都会回家帮助父亲砍柴,然后周一凌晨再走二十里的山路到学校去。这一次,因为我额外需要五元钱的竞赛费,所以父亲晚上又摸黑砍了一担柴,等到第二天早晨到县城卖掉后再把钱给我。

②“最近钱是越来越紧张了。”父亲挑着担,边走边嘀咕。自从到县城上学,这句话听了已经不下百遍了。一阵阵轻微的冷风袭来,天渐渐亮了,山脊的轮廓越来越清晰。有柔软的东西从空中飘下来,落在父亲的身上,倏忽就不见了。忽然又有两片落到我的鼻尖上,用手一摸也没了,鼻尖只留下一点冰凉的酸。抬头远望,雪花正从天而降,有些大一点的树叶上已经挂白了。除了扁担的颤悠和我们轻重不一的脚步,山路静谧而空蒙。

③不知不觉间,县城到了。

④街上大部分的人家还没有开门。父亲挑着担,带着我挨家挨户找买主。由于担心耽误我上学,又怕柴火打湿了没人要,父亲走得很快,我能听到他的喘气声越来越大。最后终于在一条弄堂里遇到了买柴人。父亲卸下柴火,从那人手里接过一沓毛票,仔细地数了数,一共四元。父亲说:“同志,我这担柴要五块钱哩。”“什么?昨天不还是四块吗?”那人瞟了一眼父亲。“昨天是昨天,您没看我这担柴,比别人的要厚重得多吗?”父亲小心翼翼地说。“那我不管,都是四块钱,我又没让你搞这么厚重。”那人没有丝毫加钱的意思。“今天下雪了,您看我多不容易,就加一块吧!”父亲几乎是哀求的口吻了。

⑤我从门缝看见那人在裤兜里掏来掏去,终于摸出一张皱巴巴的五元纸钞,然后把一沓毛票从我父亲手里抓过去,又把那张纸钞从门缝往外一扔,丢下一句话:“拿去吧!”

⑥风裹挟着雪吹过来,纸钞落到门槛前父亲的脚下。父亲怔怔地站着,不知是因为冷还是累,他的鼻息变得忽粗忽细。等我走过去刚要把地上的钱捡起来,父亲忽然把我拉到一边,然后低下头,弯下腰,缓缓地把那张纸钞拾了起来,揣在怀里。父亲弯腰去捡钱的时候,我发现他的身体几乎弯成了一个零度角,头几乎触到了地上。父亲站起身来,对那人说:“多谢了!”然后转身拉着我默默离开。

⑦“爹,你冷不冷?”等走远了,我问父亲。因为要挑担,父亲出门的时候穿的有点少。“你可得给我好好读书,”父亲顿了顿说,“没有别的出路,只有读书才能进城。”

⑧雪下得越来越大,整个县城变成了一片银白色。父亲没有急着回家,他要一直把我送到学校去。“爹,本来我不想花那么多钱去参加那个什么竞赛的。可是老师说了,要是获得好名次,将来能保送上北京的大学。”眼看快到学校了,我终于忍不住说出了心里话。我有点想哭了,眼睛湿湿的。“竞赛好啊,爹和娘支持你。要是能保送上大学,那真要感谢老祖宗了。”父亲摸着我的头说,“我当年也想上大学呢!看来这个愿望你能帮我实现了。”

⑨到了学校门口,父亲从怀里把那五元钱掏出来,塞到我的书包里,好像生怕它会飘走似的,使劲地把书包捏了又捏。“孩子。爹还有一句话,”父亲望着我,精神与以往大不一样,“等你将来有钱了,假使也遇到了像我这样的人,你最好不要让他……”

⑩“什么,爹?”

“在你面前低头弯腰。”……

(选文有改动)

1.文中画线的句子是环境描写,说说它的表达效果。

2.体会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我从门缝看见那人在裤兜里去,终于出一张皱巴巴的五元纸钞,然后把一沓毛票从我父亲手里过去,又把那张纸钞从门缝往外一,丢下一句话:“拿去吧!”

3.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4.请用自己的话,说说文章结尾父亲“叮嘱”的含义。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老海棠树

史铁生

①如果可能,如果有一块空地,不论窗前屋后,要是能随我的心愿种点什么,我就种两棵树:一棵合欢,纪念母亲;一棵海棠,纪念我的奶奶。

②奶奶和一棵老海棠树,在我的记忆里不能分开,好像她们从来就在一起。

③老海棠树有两条粗壮的枝丫,弯曲如一把躺椅,小时候我常爬上去,一天一天地就在那儿玩。奶奶在树下喊:“下来,下来吧,你就这么一天到晚待在上头不下来了?”是的,我在那儿看小人书,用弹弓向四处射击,甚至在那儿写作业。“饭也在上头吃吗?”对,在上头吃。奶奶把盛好的饭菜举过头顶,我两腿攀紧树丫,一个海底捞月把碗筷接上来。“觉呢,也在上头睡?”没错。四周是花香,是蜂鸣,春风拂面,是沾衣不染海棠的花雨。奶奶站在地上,站在屋前,站在老海棠树下,望着我……

④春天,老海棠树摇动满树繁花,摇落一地雪似的花瓣。我记得奶奶坐在树下糊纸袋,不时地冲我唠叨:“就不下来帮帮我?你那小手儿糊得多快!”我在树上东一句西一句地唱歌。奶奶又说:“我求过你吗?这回活儿紧!”我说:“我爸我妈根本就不想让您糊那破玩意儿,是您自己非要这么累!”奶奶于是不再吭声,直了直腰,又凝神糊她的纸袋。

⑤或者夏天,老海棠树枝繁叶茂,奶奶坐在树下的浓荫里,又不知从哪儿找来了补花的活儿,戴着老花镜,埋头于床单或被罩,一针一线地缝。天色暗下来时她冲我喊:“你就不能劳驾去洗洗菜?没见我忙不过来吗?”我跳下树,洗菜,胡乱一洗了事。奶奶生气了:“你们上班上学,就是这么糊弄?”奶奶把手里的活儿推开,一边重新洗菜一边说:“我就一辈子得给你们做饭?就不能有我自己的工作?”这回是我不再吭声。

⑥有年秋天,老海棠树照旧果实累累,落叶纷纷。那时我大些了,在外工作,从陕北回来看她,奶奶已经腰弯背驼。早晨,天还昏暗,奶奶就起来去扫院子,“唰啦唰啦”的声音把我惊醒,赶紧跑出去:“您歇着吧,我来,保证用不了三分钟。”可这回奶奶不要我帮:“你刚回来,去歇着吧。”

⑦冬天,窗外,风中,老海棠树枯干的枝条敲打着屋檐,摩擦着窗棂。奶奶常常在灯下学习。她曾经读一本《扫盲识字课本》,再后是一字一句地念报纸上的头版新闻。那一回,奶奶举着一张报纸,小心地凑到我跟前:“这一段,你给我说说,到底什么意思?”我看也不看地就回答:“不知道。再说,您学那玩意儿有用吗?”奶奶立刻不语,唯低头盯着那张报纸,半天半天目光都不移动。我的心一下子收紧,但知已无法弥补。“奶奶。”“奶奶!”“奶奶——”她终于抬起头,眼里竟全是惭愧,毫无对我的责备。

⑧……

⑨如今,奶奶已离我而去。而在我的梦里,我的祈祷中,老海棠树也便随之飘然而去,跟随着奶奶,陪伴着她,围拢着她;奶奶坐在满树的繁花中,满地的浓荫里,望着我,或不时地要我给她说说:“这一段到底是什么意思?”——这形象,逐年地定格成我的思念和我永生的痛悔。

1.文章写了关于奶奶的哪些事情?请用简洁的语言分点概括。

2.请对下面AB两句做圈点评注,写在下面。

(A)我两腿攀紧树丫,一个海底捞月把碗筷接上来。

(B)她终于抬起头,眼里竟全是惭愧,毫无对我的责备。

3.文章是回忆奶奶的,为什么要在第③段写“我”在老海棠树上的活动?

4.从全文看,以“老海棠树”为题有什么好处?

 

共241572条记录 当前(7490/24158) 首页 上一页 7485 7486 7487 7488 7489 7490 7491 7492 7493 7494 7495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