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北京市东城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尽心血。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凌乱,他是无暇及此。闻先生的书桌,零乱不堪,众物腾怨,闻先生心不在焉,抱(qiàn)地道一声:“秩序不在我的范围以内□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深(xiāo)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四壁□

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做出了越的成绩。

“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十年艰辛,一部《补》赫然而出。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他又向“古典新义”迈进了。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1.文中加点字的读音和括号内应填写的汉字,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越(zhuō)         补(xiào)         欠         宵

B. 越(zhuó)         补(jiào)         歉         宵

C. 越(zhuó)         补(xiào)         歉         霄

D. 越(zhuō)         补(jiào)         欠         霄

2.对文中画线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仰之高:弥,更加。

B. 锲而不舍:不停地雕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C. 兀兀穷年:用心劳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

D. 尽心血:冲刷。

3.在文段三处口中依次填入标点,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    ”。

B. ”。    ,    。”

C. 。”    ;    。”

D. ”。    ,    ”。

4.下列选项中短语的结构类型不同的一项是(    )

A. 志趣正浓    众物腾怨

B. 望闻问切    心会神凝

C. 寻求宝藏    零乱不堪

D. 深刻印象    炯炯目光

5.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强调了闻一多先生做学问时刻苦钻研并以此为乐的精神。

B. “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一句,将我们“衰微的民族”比作病人,赞颂了闻一多先生以文化来救国的爱国主义精神。

C. “深(xiāo)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把“灯火”比作“伴侣”,形象地写出了闻一多先生深夜与灯光作伴,全力进行学术研究的情景,突出了他忧国忧民的精神。

D. “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一句,将“小楷”比作“蚂蚁”,生动地表现了闻一多先生一丝不苟、严谨治学的精神。

 

二、选择题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 《阿长与<山海经>》——鲁迅——《朝花夕拾》

B. 《河中石兽》——清代——纪昀

C. 《卖油翁》——欧阳修——《归田录》

D. 《最后一课》——都德——德国小说家

 

三、句子默写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默写。

(1)造化钟神秀,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望岳》)

(2)____________________,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

(3)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_______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4)____________________,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5)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________。(龚自珍《己亥杂诗》)

(6)《爱莲说》中象征君子美名远播,姿态、气质美好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阅读《登飞来峰》,完成下列小题。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本诗中的“浮云”指的是什么?

(2)“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五、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甲)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乙)

吾室之内,或栖于椟,或陈于前,或枕藉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吾饮食起居,疾痛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宾客不至,妻子不觌,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或至不得行,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耶?”乃引客就观之,客始不能入,既入又不能出,乃亦大笑日:“信乎其似巢也!”

(选自陆游《书巢记》)

注:①椟:木柜、木匣,这里指书橱。②枕藉:交错地躺在一起。③觌(dí):相见。④槁枝:枯树枝。槁(gǎo),干枯。⑤就:靠近。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无案牍之劳形 _____              ②自笑曰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①无丝竹之乱耳 

②此非吾所谓巢者耶?

3.(甲)文中,刘禹锡因“__”而身居陋室不觉其“陋”;(乙)文中,陆游因“___”而笑称自己的居室为“巢”。两人都不在意居室的物质条件,而是在意____。(①②用原文回答,③用自己的话回答)

 

六、名著阅读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请从下列图片中任选一幅,说说《海底两万里》中哪个情节与图片中的事物相关,由此,可以看出科幻小说具有怎样的特点。

《海底两万里》是法国著名的科幻和探险小说家儒勒·凡尔纳的代表作,小说讲述了尼摩船长驾驶“诺第留斯号”潜艇在大海中自由航行的神奇故事。而事实上,当时的人类还没有发明如此先进的潜艇,更没有人潜入过深海底部,这只不过是他的幻想。现代的电击枪、潜水服在凡尔纳生活的时代也是不存在的,但在《海底两万里》中却有它们的“影子”。

 

我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情节:____________________

科幻小说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根据《骆驼祥子》中的相关内容,完成下面习题。

(1)人物语言鲜明、独特是小说《骆驼祥子》的特色之一。阅读下面三个语段,将祥子、虎妞、高妈的性格特点填写在对应的括号内。

①祥子的脸通红,手哆嗦着,拍出九十六块钱来:“我要这辆车!”铺主打算挤到个整数,说了不知多少话,把他的车拉出去又拉进来,支开棚子,又放下,按按喇叭,每一个动作都伴着一大串最好的形容词;最后还在钢轮条上踢了两脚,“听听声儿吧,铃铛似的!拉去吧,你就是把车拉碎了,要是钢条软了一根,你拿回来,把它摔在我脸上!一百块,少一分咱们吹!”祥子把钱又数了一遍,“我要这辆车,九十六!”_____

②“呕!不出臭汗去,心里痒痒,你个贱骨头!我给你炒下的菜,你不回来吃,绕世界胡塞去舒服?你别把我招翻了,我爸爸是光棍出身,我什么事都作得出来!明天你敢再出去,我就上吊给你看看,我说得出来,就行得出来!”_____

③“告诉你,祥子,搁在兜儿里,一个子永远是一个子!放出去呢,钱就会下钱!没错儿,咱们的眼睛是干什么的?瞧准了再放手钱,不能放秃尾巴鹰。当巡警的到时候不给利,或是不归本,找他的巡官去!一句话,他的差事得搁下,敢打听明白他们放饷的日子,堵窝掏;不还钱,新新!将一比十,放给谁,咱都得有个老底;好,放出去,海里摸锅,那还行吗?你听我的,准保没错!”_____

(2)《骆驼祥子》是京味小说的代表,作品中使用了较多纯正地道的北京口语,原汁原味地保留了北京的地域文化特色。如“一边儿”是“同样”的意思,“小过节儿”就是“小矛盾”,“耍个飘儿”就是“耍帅”“耍潇洒”的意思。在祥子和众人救助老车夫的情节中,祥子跑出去买来十个羊肉馅包子送给老车夫。等小孙儿吃完了包子,老车夫说的“劳诸位的驾”就是“___________”的意思。

 

七、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青海高原一株柳

陈忠实

①这是一株柳,一株在平原在水边极其平常的柳树。

②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神奇到令我望而生畏的柳树,它伫立在青海高原上。

③在青海高原,每走一处,面对广袤无垠、青草覆盖的原野,寸草不生、青石嶙峋的山峰,深邃的蓝天和凝滞的云团,心头便弥漫着古典边塞诗词的悲壮和苍凉。走到李家峡水电站总部的大门口,我一眼就瞅见了这株大柳树,不由得“哦”了一声。

④这是我在高原见到的唯一的一株柳树。我站在这里,目力所及,背后是连绵的铁铸一样的青山,近处是呈现着赭红色的起伏的原地,根本看不到任何一棵树。没有树族的原野显得尤其简洁而开阔,也显得异常的苍茫。这株柳树怎么会生长起来壮大起来,造成高原如此壮观的一方独立的风景?

⑤这株柳树大约有两合抱粗,浓密的树叶覆盖出百十余平方米的树荫。树干和树枝呈现出生铁铁锭的色泽,粗实而坚硬。叶子如此之绿,绿得苍郁,绿得深沉,自然使人感到高寒和缺水对生命颜色的独特锻铸。它巍巍然撑立在高原之上,给人以生命伟力的强大感召。

⑥我便抑制不住自己的猜测和想象:风从遥远的河川把一粒柳絮卷上高原,随意抛散到这里,那一年恰遇好雨水,它有幸萌发了。风把一团团柳絮抛散到这里,生长出一片幼柳,随之而来的持续的干旱把这一茬柳树苗子全毁了,只有这一株柳树奇迹般地保存了生命。自古以来,人们也许年复一年看到过,一茬一茬的柳树苗子在春天冒出又在夏天旱死,也许熬过了持久的干旱,却躲不过更为严酷的寒冷。干旱和寒冷绝不宽容任何一条绿色的生命活到一岁。然而这株柳树却造就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奇迹。

⑦我依然沉浸在想象的世界里:长到这样粗的一株柳树,经历过多少虐杀生灵的高原风雪,冻死过多少次又复苏过来;经历过多少场铺天盖地的雷轰电击,被劈断了枝干又重新抽出了新条。它无疑经受过一次又一次摧毁,却能够一回又一回起死回生。这是一种多么顽强的精神。

⑧我家乡的灞河以柳树名贯古今,历代诗家词人为那里的柳枝柳絮倾洒过多少墨汁和泪水。然而面对青海高原的这一株柳树,我却崇拜到敬畏的境地了。是的,家乡灞河边的柳树确有让我自豪的历史,每每吟诵那些折柳送别的诗篇,都会抹浓一层怀恋家园的乡情。然而,家乡水边的柳树却极易生长,随手折一条柳枝插下去,就发芽,就生长,三两年便成为一株婀娜多姿、风情万种的柳树了;漫天飞扬的柳絮飘落到沙滩上,便急骤冒出一片又一片芦苇一样的柳丛。青海高原上的这一株柳树,为保存生命却要付出怎样难以想象的艰苦卓绝的努力?同是一种柳树,生活的道路和命运相差何远!

⑨这株柳树没有抱怨命运,也没有畏怯生存之危险和艰难,而是聚合全部身心之力与生存环境抗争,以超乎想象的毅力和韧劲生存下来,终于造成了高原上的一方壮丽的风景。命运给予它的几乎是九十九条死亡之路,它却在一线希望之中成就了一片绿荫。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青海高原的这株柳树的特点。

2.文章表达了作者对青海高原这株柳树怎样的情感?

3.本文运用多种写作手法,描写了青海高原的一株柳树。请你举出其中一种写法,具体说说它的好处是什么。

4.本文让你联想到咏柳的古诗词中的哪一句?请你写出这句诗,并用自己的话描述它在你脑海中呈现的画面。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一:在生活中,很多时候,一顿晚餐、一个音符、一片云朵、一句话、一件事、一份情……都会让你回味无穷。回味,意味着再次感受;回味,意味着深入理解;回味,意味着重新认识……

请以“回味”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题目二:北京的夏天

要求:(1)请将作文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2)字数不少于500。(3)不限文体(诗歌除外)。(4)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