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语文试题

向阳中学九(2)班开展了“绿色伴我行”综合性学习活动,请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今年6月5日是新环保法实施后的首个“环境日”。环境保护部向媒体公布的2015年“环境日”主题是“践行绿色生活”。

材料二:把今年“环境日”主题确定为“践行绿色生活”,旨在通过“环境日”的集中宣传,广泛传播和弘扬“生活方式绿色化”理念,提升人们对“生活方式绿色化”的认识和理解,并自觉转化为实际行动;呼吁人人行动起来,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减少超前消费、炫耀性消费、奢侈性消费和铺张浪费现象,实现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向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向转变。

(1)请你为65日环境日拟写一则公益广告语。(不超过20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说出你对环境日“践行绿色生活”这一主题的认识和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默写。

(1)求之不得,_________

(2)_________,白露未已。

(3)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_________

(4)_________,似曾相识燕归来。

(5)_________,雪上空留马行处。

 

下面一段话的顺序已被打乱,调整后的正确顺序应为:______(只写序号)。

①割去树的顶部抑制其向上生长,底部便越来越粗胖,终于成长为很少空隙的“实墙”,结实而美观。②全城公宅私院多由这种绿墙包围着,挡住了风沙,又成了户权的分界线。③龙牙树为仙人掌属,矮胖粗壮,有强大的生命力,寿命可达数百年,茎杆膨大,花叶茂密,果实累累,有很高的观赏价值。④北非的突尼斯首都突尼斯市选用龙牙树做围墙。

 

仿照画线句,再续写一句。要求句式相同,修辞一致,前后语意连贯。

山,沉稳而厚重,雄立于天地之间,迤逦、连绵;海,深沉而浩大,静卧于乾坤之内,宽广、辽阔______。几十亿年的沧桑,数百亿年的孕育,才有了这些耐读的无字经书。

 

下列有关《格列佛游记》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格列佛游记》是一部杰出的讽刺小说,作者用虚构的情节和幻想的手法,揭露批判了当时英国统治阶级的腐败与罪恶。

B. 《格列佛游记》中,格列佛当了“羚羊号”船长,第三次外出航海,他的部下共谋不轨,把他长期禁闭在舱里,后来又把他抛弃在了小人国。

C. 《格列佛游记》中,格列佛在马国遭到一种像人的名为“耶胡”的畜生的围攻,幸亏一匹具有智慧的马给他解了围。

D. 《格列佛游记》中,拉格奈格人国家有“长生不老者”,他们头上的胎记在不同时间呈不同颜色,12岁时是绿色,25岁时是深蓝色,45岁时是炭黑色。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在国家旅游局等部门的支持和帮助下,使4名被困尼泊尔多日的中国香港登山游客2日顺利返回香港。

B. 立夏后,人们易感到烦躁不安,因此立夏养生要做到戒躁戒怒,切忌不大喜大悲,要保持精神安静,心情舒畅,笑口常开。

C. 近年来,“文明旅游”成为人们讨论的热门词汇,旅游中的种种不文明行为广泛引起媒体和社会的关注。

D. 丹东市财政局的近百名机关干部来到北井子镇王坨村,用义务植树的方式,为该村的新农村建设增添一抹绿色。

 

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被农业部评为2014年“中国最美丽田园”之一的天津蓟县白庄子生态湿地,新枝发芽,春花盛开,生机盎然,如诗如画。

B. 中国电影可以选择将日、韩、东南亚等国家作为对外传播的第一落点,然后揠苗助长,谋求在北美市场的拓展和延伸。

C. 广西钦州市出现平流雾奇观,钦江两岸的建筑被银白色的平流雾萦绕着,在雾中若隐若现,宛如仙境。

D. 淇县高村镇万古村村医郭小春,30年来上门为村民看病从未收过出诊费,碰到孤寡老人、贫困家庭,还会毫不犹豫地减免医药费。

 

下列词语(成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婆挲 新颖 了截爽直 纷至沓来    B. 斟酌 颁布 急不暇择 家喻户晓

C. 取缔 推销 减噪防尘 别出新裁    D. 雄踞 屏障 芳草如荫 烽烟四逼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liǔ)  (zhù)   角(lénɡ) 茏(cōnɡ)

B. (jié)  空(lòu)   细(xiān) 老(jiǎn)

C. 见(biē)  的(shū)   自(shàn) 荡(yàng)

D. 络(mài)  (xīn)   著(zhuó) 赞(chēng)

 

根据要求,回答小题。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人类精神的食粮、智慧的海洋。读书可以形成翩然之风度,卓尔之气质。前进中学学生会拟组织开展“传统文化漫校园”的主题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参与此次活动,并完成下面题目。

材料一:关于读书,鲁迅认为,要多读书,但不能读死书,否则真成了“自己脑里给作者跑马”,并且“踏得一塌糊涂”了。钱穆认为,读书要“活”,懂得一书中所蕴含的一种活的精神;要读全书,不可割裂破碎、只注意某一方面。

材料二:读、重读、反复读那些可以把自己钉牢的书,有助于理解事物,在大脑中形成有自己意义的框架;有助于理解人类社会与历史,及其背后的细节、逻辑。至于哪些书能把自己“钉牢”,值得自己一读再读反复读,除了流传的经典之外,恐怕还需要自己在茫茫书海中摸爬滚打一番,细细体悟,才能找到真爱。

材料三:在“传统文化热”走向公众时,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对传统的理解与尊重,避免庸俗化的,唯利是图的扭曲传统;需要坚持对传统的现代理解和当代转化。把传统文化中那些符合现代生活与现代价值的内容有机地融入生活。

1.请从以上三则观点中,任选两则加以概括。(每则不超过15字)

2.根据下面的记者提问作答,要求:语言简明,表达得体。(不超过100字)

记者:同学,你好!据说你们学校开展的“传统文化漫校园”实践活动,特别注重经典的诵读。你最喜欢哪本经典著作或哪首经典诗词?请说出理由。

3.你因为身体不适不能参加此次实践活动,请你写一张请假条,向班主任张老师请假一天。

 

共241572条记录 当前(7478/24158) 首页 上一页 7473 7474 7475 7476 7477 7478 7479 7480 7481 7482 7483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