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语文试题

补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险躁则不能治性。《诫子书》

(2)银烛秋光冷画屏,______________。《秋夕》

(3)晴空一鹤排云上,______________。《秋词》

(4)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设想未来相逢景象,表达深沉离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小题。

行秋

(宋)徐玑

戛戛秋蝉响似筝,听蝉闲停柳边行。

小溪清水平如镜,一叶飞来细浪生。

(1)请写出诗人在前两句诗中所描写的意象。

(2)请简要赏析这首诗歌的艺术手法。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回答小题。

(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两牧竖入山至狼穴,穴中有小狼二,谋分捉之。持小狼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少顷,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号且爬抓。其一竖又在彼树致小狼鸣急。狼闻声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跑号如前状。前树又鸣,又转奔之。口无停声,足无停趾,数十往复,奔渐迟,声渐弱;既而奄奄僵卧,久之不动。竖下视之,气已绝矣!得小狼二。

1.下列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有剩骨      一狼得骨 B.暇甚      甚仓皇

C.数十步    意与日 D.舍此      悟前狼假寐

2.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两狼并驱如故        竖下视

B.禽兽变诈几何哉      宋丁氏

C.有闻传之者          顷刻两毙

D.骨                刀劈狼首

3.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启示我们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不能妥协退让,而要像屠夫一样勇敢斗争、善于斗争,这样才会取得胜利。

B.乙文牧童的智慧与勇气、狼的急迫焦躁与疲于奔命,活灵活现,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C.狼虽是凶残的动物,但两牧竖利用狼的母爱天性而杀害狼未免过于残酷,张扬的是人性中恶的一面。

D.《聊斋志异》简称《聊斋》,俗名《鬼狐传》,是中国明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

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5.用 / 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3处)

狼闻声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跑号如前状。

 

下列对《西游记》这部名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孙悟空一调芭蕉扇》中,孙悟空向铁扇公主借扇时被公主扇得悠悠荡荡,后来他施计智取了芭蕉扇,可他得到的这一把芭蕉扇是假的。

B.《西游记》描写了一个奇幻的神话世界,作品中塑造的孙悟空号称美猴王和齐天大圣,他桀骜不驯、敢作敢当、勇敢机智、爱憎分明、幽默,深深赢得了人们的喜爱。

C.孙悟空在大闹天宫后被如来佛祖压在五指山下,后给唐僧做了大徒弟,唐僧为他取名悟空。

D.孙悟空的第一个师父是菩提老祖,孙悟空从菩提老祖处学得七十二变、筋斗云等超凡本领。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老舍纪念馆是坐落于丰富胡同19号的普通的一座四合院。

B.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用上写景技巧,是能否写好景物的关键。

C.有人建议,一旦遇到雾霾天气,可采取临时交通管制、错峰上下班、停工听课。

D.史铁生的作品《合欢树》大约有2000字左右,被收录在高二语文教材中。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在挫折和磨难面前,你是做畏缩逃避的懦夫,还是做奋起搏击的勇士?

B.“都到齐了吗?同学们。”老师说,“到齐了我们就可以出发了。”

C.大量事实证明:沉溺于网络会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所以我们要理性上网。

D.在人生的旅途中,你的身边需要有两、三个知心好友。

 

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妄下断语      随声附和      神采奕奕

B.怪诞不经      头晕目炫      满腔热忱

C.刨根问底      宁静致远      拈轻怕重

D.络绎不绝      惊慌失措      各得其所

 

下列词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护()      职(chèn)    跚(pán)    为一谈(hǔn

B.chuàn)   伏(quán)   狭ài)      人忧天(

C.huo)    滑)       乳()     风流倜tǎng

D.逃(qián)    样()     怪(chēn)   美不收(shèng

 

阅读下列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成长就是一次旅行。旅程中有父母的陪伴、老师的指引,有朋友的鼓励、陌生人的关爱,有大自然美好的风光,也有沁人心脾的书香......

请以“温暖的旅程”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把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500字。③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人名。④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父亲的背影

章中林

①和父亲没有相见已经一年有余了,我常常梦到父亲的那个背影……

②去年国庆放假回家,父亲说从镇上到家没有车,他开电瓶车来接我。七十岁的老人了,能开电瓶车吗?望着坐在前面开车的父亲,我看到的是他的背影:他低着头看着前方,脊背突起,根根骨头清晰可辨,上面只裹着一张皮。他扶着方向盘,弯着腰,整个人看上去就像一张犁辕。这还是我那伟岸高大的父亲吗?

③父亲年轻的时候,在山里帮人炸石头。我空闲的时候,喜欢到他那里玩耍。那时,我经常看到他挥舞着大铁锤,把石头砸得金星乱飞。这是怎样一个形象呢?也许用个特写就能表现出来:身形高大的父亲,脊背宽阔如门,两腿站立如柱,两臂肌肉暴起,挥舞起铁锤来,带着呼呼的风声。

④前些日子,看到库尔贝的一幅油画《采石工》,我才恍然明白我的印象与现实有着不小的偏差。因为那时生活拮据,父亲就和《采石工》中的主人公类似,戴着没有檐的草帽,穿着满是补丁的衣服,鞋子也是破的,连脚后跟都露出来了。这能从父亲当年拍的一张黑白照看出来。

⑤这就是残酷的现实,但我还是喜欢父亲那个砸石头的背影:棕色的脊背,绷紧的双臂,高举的铁锤。整幅画面有着无穷的张力和撼人心魂的表现力,谁看了会不对他翘起大拇指呢?但是,眼前的父亲却完全没有了那种气势,委顿矮小,说话都有些不能关风,还怎么和当年那个形象相比较呢?不忍再想,不能再看。

⑥回到家,我感冒了。身体软软的,提不起精神。看到父亲挑着一担粪去浇地,我说我来。父亲笑说,你是纸扎的,经不起风。这时,我又看到了父亲的背影:他伸着颈,哈着腰,两手抓着扁担,整个人弯成了一张弓。望着他步履蹒跚,我的眼泪流了出来。身为儿子,我却不能让年迈的父亲颐养天年。

⑦走的那天,临出门,父亲叫我等一等,摘些苦柚带着。他说苦柚对我的高血压和高血脂有益,一树的苦柚基本上都被他捎到了我的手里。望着树顶上的苦柚,他准备爬上树去摘。这么大年纪的人了,危险!我叫嚷着跑到父亲的跟前,想要夺下他的腰篮,但他断然回绝了:别看你比我年轻,但是爬树,我灵活,你不行。

⑧倒吊在树上的父亲,就像一只塑料袋挂在树上,迎风飞舞着,似乎随时都会被风吹落。这时我的泪又来了。父亲哪里还有当年的宽阔背脊,人瘦得有些变形,只剩下一手可握的轮廓了。一件夹克被风扬起来,就像被鼓起的风帆,整个人看上去就像一只蜕皮的蝉一样。那手更是让人不忍直视——黢黑的烧火棍一样,没有一点光泽;皲裂的麻秆一样,没有一点肌肉。这还是父亲吗?眼泪像决堤的洪水一样淹没了我的视线。

⑨一年多来的每一个日子里,我都思念着父亲,忘不了他的背影。无论怎样,我一定要回去看看父亲,和他说一说今天我的工作、我的生活……

1.文章依次写了父亲的哪些背影?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赏析文中划线句子。

3.文章以“父亲的背影”为题,有什么好处?

4.文章最后一段在结构和内容上分别有什么作用?

 

共241572条记录 当前(4041/24158) 首页 上一页 4036 4037 4038 4039 4040 4041 4042 4043 4044 4045 4046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