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孟子是______学派代表人物之一。 2.选项中加点的字词与“苦其心志”中的“苦”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劳其筋骨 B.曾益其所不能 C.动心忍性 3.请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这句话的意思。 4.文中列举的六位历史人物的人生经历有哪些相似之处? 5.请自拟一副对联,表达你对本文的理解、感悟或评说历史人物。(每联不少于五言)
|
|
下列语句中修辞方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托尔斯泰给人留下的难忘形象,来源于他那犹如卷起的滔滔白浪的大胡子。(比喻、夸张) B.何夜无月?何夜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排比) C.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对偶) D.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引用)
|
|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脸颊(jiá) 猝(cù)死 炽(chì)热 锃(zèng)亮 B.荫(yìn)蔽 鲜腴(yú) 紊(wĕn)乱 匀称(chèng) C.狼藉(jí) 雕镂(lóu) 不逊(xùn) 蹒(pán)跚 D.匿(nì)名 濒(bīng)临 滞(zhì)留 篱(lí)笆
|
|
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各题。 ①所谓“工匠精神”,就是一种坚持,是对精益求精的不懈追求 就是一种专注,是对不求名利的全心投入。②中国自古就不乏鲁班、李春这样的能工巧匠,他们用无与伦比的技艺,彰显着“工匠精神”的魅力。③这种历经千年踌就的精神早已成为一种情怀、一份责任。④我们年轻一代,应把这种精神传承下去。 (1)给①句中横线选择正确的标点符号( ) A.; B., C.— D.? (2)写出②句中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3)③句中有一处错别字,应改为“____”。 (4)请将第④句改为疑问句。
|
|
默写 (1)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______。(晏殊《浣溪沙》) (2)____________________,星河欲转千帆舞。(李清照《渔家傲》) (3)苏轼在《记承天寺夜游》中以凝练的笔墨,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水中藻、荇交横,____________________。 (4)李贺的《雁门太守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借用典故,抒发九死不悔的报国之志。
|
|
阅读下面的文字材料,请你根据对材料的理解和思考,写一篇文章。 果实的贡献是珍贵的,花儿的贡献是甜美的,但是让我做绿叶的贡献吧,谦逊地、专心地垂着绿荫! 要求:①阅读材料后作文;②要自由、有创意地表达真情实感;③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校名、姓名,不少于600字。
|
|
作文 读自然,我们心无杂尘,纯洁明净;读社会,我们感受美丑,分辨善恶;读历史,我们体验兴衰,获得启迪……读父母、读老师、读自己、读古人、读小溪、读大海、读掌声、读泪水…… 请以“我读懂了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把作文题目补充完整后作文;②要自由、有创意地表达真情实感;③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校名、姓名,不少于600字。
|
|
我们身边有很多历史遗留下来的名胜古迹、民间技艺、艺术形式、民俗活动、节庆礼仪等,都彰显独特的人文价值,凝聚着共同的历史记忆,是宝贵的文化遗产。班级开展“身边的文化遗产”综合性活动,请您参加。 1.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下面哪一项不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 ) A.吉剧 B.伪满皇宫 C.二十四节气 D.冰灯制作技艺 2.破坏文化遗产的主要因素有人为因素和非人为因素,请你分别举出两个具体内容。人为因素:________和________;非人为因素:_________和__________ 3.为本次活动开展拟一条宣传标语。
|
|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这东西确实挺奇怪的,彻底地推翻了我原以为了解了的那点情况。从形状上看,他就像个小小的梨子,大概熟过了头,色泽不新鲜了,变成了紫褐色。这个稀奇古怪的玩意,这个似乎车工车间车出来的漂亮玩具,会是什么呢? 1.文段选自《_________》,是法国杰出昆虫学家_________(人名)的传世佳作。 2.选文中“这东西”是指什么?“这东西”是哪种动物的杰作? 3.根据原著内容选出连线有误的一项( ) A.豌豆象—尽忠职守的 “税务官” B.孔雀蝶——与木匠蜂作战 C.蝉——钟情于歌唱 D.螳螂——美丽的“杀手”
|
|
阅读佚名《周庄的桥》,回答问题。 ①中国第一水乡——周庄,至今已有九百余年的悠远历史,它旖旎的水乡风光,特有的人文景观,传统的建筑格局,淳朴的民间风情,令人神往,令人流连,无愧于江南水乡古镇的典范。 ②水镇之古,古在水。围绕全镇有澄湖、白岘湖、淀山湖、南湖和三十多条大小河流,镇上有四条主河道,因此周庄自古有“水乡泽国”之称,总面积36平方公里。圆圆小镇,四面环水,宛如漂在水面上的一朵睡莲。周庄人家,因水而筑,60%以上的民居仍为明清建筑,粉墙黛瓦的深宅大院,雕梁画栋的临河水阁,比比皆是。周庄的水,源远流长,波光粼粼的“井”字形河道,构成了水乡神韵。条条水巷游人如织,条条河道轻舟荡漾,坐在船上游览,穿桥过洞,颇有情趣。 ③水乡之美,美在桥。周庄是水的世界,狭窄的青石板街道两侧,错落有致的是明清时代留下来的民居,全镇以河成街,桥街相连,富安桥、双桥、贞丰桥等古桥,将老镇连为一体。周庄至今仍保存着的14座石桥,大多建自元、明、清三代,它们古意朴拙,形态各异,耐人寻味。最古老的一座是富安桥,修建于元至正十五年(公元1355年),桥身四周都建有桥楼,并且保存完整,这在江南水乡十分罕见,另外,有五块江南一带罕见的武康石,石面布有细小的蜂窝眼,颜色深赭,不易磨损。几百年来不知走过了多少脚步,仍基本保持原状,雨雪天也不打滑。 ④而周庄的双桥,则是一首立体的诗。双桥,俗称钥匙桥,由一座石拱桥——世德桥和一座石梁桥——永安桥组成,联袂而筑,显得十分别致。因为桥面一横一竖,桥洞一方一圆,样子很像是古时候人们使用的钥匙,当地人便称它为“钥匙桥”。这两座石桥,石拱桥横跨南北市河,桥东端有石阶引桥,伸入街巷;石梁桥平架在银子浜口,桥洞仅能容小船通过,桥栏由麻条石建成,最能体现古镇神韵。碧水泱泱,绿树掩映,只只小船在桥洞中穿过,牵着牯牛的老农走上桥阶,谁家的主妇在桥边的河埠搓衣洗菜。临河的小楼粉墙黛瓦,虚掩的蠡壳窗中飘出弦乐叮咚…… ⑤1984年,旅美画家陈逸飞以周庄双桥为素材,创作了一幅题为“故乡的回忆”的油画,连同他的多幅作品,在纽约美国西方石油公司董事长阿曼德·哈默所属的画廊展出。当年11月,阿曼德·哈默访问中国时,将《故乡的回忆》高价购下,并作为礼物送给了邓小平。次年,这幅油画又成为当年世界联合国协会的首日封。钥匙桥不是钥匙胜似钥匙,它开启了国际交往的友谊之门。 ⑥从此,周庄在恬静地沉睡了千年后,以优雅的姿态出现在世人面前,让越来越多的人领略到了“中国第一水乡”——周庄的旖旎风情。 1.阅读选文③~⑤段,思考作者在介绍周庄的桥时所采用的说明顺序。 2.阅读全文回答:周庄的桥有哪些特征? 3.选文画线句子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圆圆小镇,四面环水,宛如漂在水面上的一朵睡莲。 4.“周庄至今仍保存着的14座石桥,大多建自元、明、清三代,它们古意朴拙,形态各异,耐人寻味”一句中加点词语能否删掉?为什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