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立在水平桌上,再取两段完全一样的蜡烛A和蜡烛B一前一后竖立在桌面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实验.
(2)上面表格中的数据是小华测量的四组像和物体到玻璃板的距离.实验中刻度尺的使用以及读数均正确,但是分析数据时发现第二组的数据有较大的偏差,你认为造成这个偏差的原因可能是______. A.选用的玻璃板太厚 B.选用的玻璃板太薄 C.在判断蜡烛B与蜡烛A的像是否完全重合时出现了较大偏差 (3)光学成像的实验中,在观察像时,人眼的观察位置通常会随着实验目的不同而发生变化.本实验中,在确定蜡烛B和蜡烛A的像是否完全重合时,人眼的观察位置应该是______ (选填“a.视线过蜡烛A并垂直于玻璃板;b.在玻璃板前蜡烛A这一侧不同的位置;c.直接观察光屏”,下同);在判断平面镜中成的是实像还是虚像时,移走蜡烛B,在其像所在位置放一光屏后,人眼的观察位置应该是______. ![]() |
||||||||||||||||
有两个电路元件A和B,流过元件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如图甲所示.把它们串联在电路中,如图乙所示,闭合开关S,这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4A,则电源电压和元件B的电功率分别是( )![]() A.2.0V; 0.8W B.2.5V;1.0W C.4.5V; 1.0W D.4.5V;1.8W |
|
如图甲所示,小明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使它沿水平木板匀速滑动,图乙是他两次拉动同一木块得到的距离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木块两次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均相等 B.木块第1次受到的拉力较大 C.木块两次的动能一样多 D.两次拉力对木块做的功一样多 |
|
某物理兴趣小组用稳定的热源来探究冰的熔化过程,下列图象中能正确描述冰熔化规律的是)( ) A. ![]() B. ![]() C. ![]() D. ![]() |
|
如图,把一根包有绝缘层的导线绕在铁钉上,把导线两端的绝缘层刮去,接上干电池后,铁钉( )![]() A.有磁性 B.会熔化 C.有电流流过 D.两端对小磁针北极都有吸引力 |
|
电工上水泥杆用的脚扣结构如图所示,它由一根钢条做成约3/5的弧状,在前后A、B处绑上橡皮,踏脚板D上有一个固定脚的皮带C、A、B不在一个水平面上,在竖直方向有一个高度差,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脚扣可等效一个杠杆,B是支点 B.在A、B处绑上橡皮是为了减小摩擦力 C.脚踏板做得宽而大是为了减小脚受到的压强 D.A,B间有一定高度差是为了保证脚扣对水泥杆产生足够的压力 |
|
2007年3月的《扬子晚报》有过一篇标题为《好个“见钱眼开”电子眼》的报道:一些公路每隔三五百米就安装一台电子眼,许多路段限速过低成为“罚款陷阱”,有些地方电子眼已演变成“创收工具”…如图,你认为这些“电子眼”是运用到了我们所学过的什么光学原理来反应这一社会现象的( )![]() A.平面镜成虚像 B.凸透镜成实像 C.显微镜 D.凸透镜成虚像 |
|
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波能传递信息,也能传递能量 B.“禁止高声喧哗”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C.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D.两名宇航员在太空中能直接对话 |
|
如图甲所示,用一拉力传感器(能感应力大小的装置)水平向右拉一水平面上的木块,A端的拉力均匀增加,0-tl时间木块静止,木块运动后改变拉力,使木块t2后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计算机对数据拟合处理后,得到如图乙所示拉力随时间变化图线,回答下列问题:当用F=5.3牛的水平拉力拉静止的木块时,木块所受摩擦力大小为 N;若用F=5.8牛的水平拉力拉木块,木块所受摩擦力大小为 N.木块在时间t2-t 的阶段内将做 运动.![]() |
|
某电冰箱铭牌上有“输入电压220V、耗电量0.7 kW•h/24h、输入总功率120W”等数据.其中“耗电量o.7kW•h/24h”这个数据的含义是:该冰箱正常使用24h消耗的电能为 .如果按照输人总功率120 W和工作24 h计算,则消耗的电能是 kW•h,这个计算结果与冰箱铭牌上提供的相关数据差异较大,这是由于冰箱具有 工作的特点而造成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