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物理试题
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manfen5.com 满分网
S1再闭合时,电流表测L1的电流
B.manfen5.com 满分网
使用测电笔时,手指应按住笔卡
C.manfen5.com 满分网
当导体ab左右移动时,电表指针会偏转
D.manfen5.com 满分网
当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磁铁磁性减弱
以下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某中学生一口气从一楼跑到三楼,所用时间为10秒,他爬楼梯功率约300W
B.功率越大的电热器,产生的热量不一定多
C.中学生踩自行车的速度接近15m/s
D.地磁场的方向是由地理的南极指向北极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如果像距小于物距,蜡烛成的像一定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B.小汽车前排司机系安全带是为了利用惯性
C.物体的质量越大,重力越大,说明物质的质量跟重力成正比
D.人民使用杠杆的目的不一定就是为了省力
下图的情景反映了人类信息传递的各个历程,根据图片所提供的信息和你所学物理知识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manfen5.com 满分网
A.电话的话筒把电信号转化成声信号
B.手机通信是通过电磁波传递信息的
C.烽火是通过光的直线传播来传递信息的
D.计算机网络通信使用的是数字信号
同学们的校园生活中有很多物理现象,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近视眼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
B.汽油机汽缸用水循环流动来散热,是通过热传递来改变汽缸的内能
C.体育课远处的同学们听不清楚老师发出的口令,是老师发出的声音频率低
D.在自行车的转轴上加润滑油,可以消除摩擦
近期他重庆市有关单位实施的家电下乡活动中,有种电器是电热饮水机,它有加热和保温两种工作状态(由机内温控开关S自动控制),从说明书上收集到如下数据及如图所示的电路原理图.
热水箱容量2L
额定电压220V
加热时的功率400W
保温时的功率40W
(1)请分析说明温控开关S断开时,饮水机处于加热还是保温状态.
(2)求电阻R1的阻值.
(3)晚上,由于是用电高峰期,该电热饮水机的实际工作电压只有200V,若它的电阻不变,加热效率为80%,求将满热水箱的水从20℃加热到80℃需要多长时间?,ρ=1.0×103kg/m3,保留一位小数)

manfen5.com 满分网
如图甲中竖直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的石柱,高为0.6m,横截面积为0.1m2,质量为150kg(g取10N/kg).求:
(1)石柱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2)某工地用图乙所示的起重机将该石柱匀速提升2m,用了5S的时间,所用拉力F为600N.求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和拉力F的功率.

manfen5.com 满分网
如图所示,一冰块漂浮在水面上,当冰块完全熔化后,请你有关知识证明冰块熔化后水面不升不降.(不考虑水的蒸发)

manfen5.com 满分网
小明在做“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所用器材有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灯泡,以及符合实验要求的电源、滑动变阻器、电表、开关和导线.实验前电压表和电流表已调零,实验时用导线a、b、c、d、e、f、g按图示方式连接电路.
(1)闭合开关前应把滑动变阻器滑片P调到______(选 填“A”或“B”)端.
(2)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结果出现了下列现象,请分析其原因:
a.小灯泡不亮,电压表的示数始终为3V,电流表的示数始终为零,则可能是导线______出现断路;
b.小灯泡能发光,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的示数始终为零,则可能是导线______出现断路.
manfen5.com 满分网
(3)小明排除故障后,调节滑动变阻器,测得表中的三组数据.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______W.
实验次数123
电压U/V2.52.82.0
电流I/A0.300.320.26
(4)小明利用表格中的数据又计算了灯泡的电阻,发现灯丝的电阻是变化的,其原因是:______
用图甲所示装置“比较不同液体吸热升温特点”.在两个相同烧杯中分别加入初温、体积相同的水和食盐水,用相同酒精灯加热直到沸腾.
(1)分别测量出水和食盐水的沸点,发现食盐水的沸点比水高.其中水沸腾时温度计的局部放大图如乙图所示,水的沸点为    ℃.
(2)实验中加热食盐水到沸腾需要的时间长,说明食盐水吸收的热量比水    (选填“多”或“少”).
(3)能否仅由“加热食盐水到沸腾需要的时间长”得出食盐水比热容大的结论?
答:    ;其原因是:   
manfen5.com 满分网
共944418条记录 当前(85088/94442) 首页 上一页 85083 85084 85085 85086 85087 85088 85089 85090 85091 85092 85093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