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题

小李清明节到云南大理旅游,看到了大理崇圣寺三塔(如下图),唐朝时在云南大理建立政权的少数民族是(    )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A.吐蕃             B.南诏             C.回纥             D.回鹘

 

杜甫写到“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这段盛世出现在谁统治时期(    )

A.唐高祖           B.唐太宗           C.唐高宗           D.唐玄宗

 

下图是唐朝时期使用的农具——筒车,它的功能是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A.纺织             B.鼓风             C.灌溉             D.垦荒

 

唐太宗说“治安之本,唯在得人。为政之要,唯在得人.”以下哪一名臣不属于他统治时期

A.姚崇             B.长孙无忌          C.房玄龄           D.杜如晦

 

隋朝是一个昙花一现的朝代,下列有关隋朝的历史知识叙述有误的是

A.开国皇帝杨坚建立了以长安为都城的统一王朝

B.杨坚在位时出现了国家富庶、社会繁荣的盛世局面

C.杨坚在位时的年号为天宝

D.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分科举人”

 

古代社会,人口是衡量一个时代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尺。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朝部分年代的人口(约)

年份

649年

705年

726年

742年

755年

760年

821年

总人口数

1900万

3714万

4141万

4531万

5291万

1690万

1576万

材料二 部分朝代南方与北方人口对比表(约)

朝代

南方

北方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西汉

2470685

19.8%

9985785

80.2%

唐代

3920415

43.2%

5148529

56.8%

北宋

11224760

62.9%

6624296

37.1%

(1)据材料一,说说从649~755年唐朝人口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2分)出现这一趋势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2)据材料一,说说从755~821年,唐朝的人口又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2分)出现这一趋势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3)据材料二,说说从西汉到北宋,南方与北方的人口发展趋势有何不同?(2分)这一发展变化反映了我国古代出现了怎样的经济现象?(2分)

(4)综上所述,你认为封建经济发展的基本前提是什么?(2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005年,宋辽双方订立和议:辽朝撤兵,宋给辽岁币

材料二 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1)材料一,二说明两宋时期我国政权并立,和和战战。请说出这一时期三个少数民族及其建立的政权名称。(6分)

(2)材料一所说的“和议”在历史上称什么?(2分)宋朝还向哪些政权纳过“岁币”?(4分)

(3)最能说明材料二这句话的战役是哪次?(2分)

(4)在那战战和和的年代,你认为是战好还是和好?(2分)为什么?(2分)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唐人赵嘏

材料二:“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入彀:被收罗笼络的意思)——唐太宗

材料三:这种制度使大批地位低下和出身寒微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北宋的吕蒙自幼遭不幸,其父将其母子赶出家门,他们母子俩长期居住在一个山洞里,他发奋读书而高中状元,极善理财治国,成为宋初名相。

(1)材料一中的“长策”是指什么制度?(2分)

(2)从材料看,这种制度获得收益最大的是什么人?(2分)他们的真正目的是什么?(2分)

(3)材料三说明这种制度有什么积极之处?(2分)

 

北宋时,南方的丝织业有了很大的发展,蜀地的丝织品“号为冠天下”。然而蜀道之崎岖,令人望而生畏。京城富商孟浩天想西入蜀地贩运丝绸,他最应该携带的货币是( )

A.纸币—交子       B.银锭             C.铜钱             D.人民币

 

下面的示意图显示了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与图中的①相对应的时期应该是(  )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A.东汉             B.南朝             C.唐朝             D.南宋

 

共461292条记录 当前(43591/46130) 首页 上一页 43586 43587 43588 43589 43590 43591 43592 43593 43594 43595 43596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