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题

朝鲜战争期间“联合国军”总司令美国上将克拉克,在停战协定签字时哀叹:“我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议上签字的将军。”这个停战协定签订于(      )

A. 195010    B. 19527    C. 19537    D. 19549

 

朝鲜战争结束的标志性事件是(     )

A. 上甘岭战役的胜利    B. 签订《朝鲜停战协定》

C. 司令官麦克阿瑟被撤职    D. 五战五捷

 

在朝鲜战争中,为掩护战友夺回阵地,舍身堵枪口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是(    )

A. 黄继光    B. 罗盛教    C. 董存瑞    D. 邱少云

 

在朝鲜战争中,为了保证战斗的胜利和潜伏部队的安全,表现出强烈集体主义精神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是(     )

A. 黄继光    B. 董存瑞    C. 罗盛教    D. 邱少云

 

在抗日战争中,他指挥百团大战给日伪军沉重打击;在抗美援朝中,他指挥中国人民志愿军打败美帝侵略者。“他”指的是(  )

A. 李宗仁    B. 朱德    C. 彭德怀    D. 林彪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就是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少地的农民。……把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这样一种改革,诚然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

——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

材料二: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力,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提供的信息来看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2)结合材料二分析,土地改革要废除和建立的土地制度分别是什么?

(3)这场土地改革于哪一年基本结束?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前,中国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占乡村人口不到10%的地主和富农,占有70%——80%的土地;而占乡村人口90%的贫农、雇农和中农,却只有约20%——30%的土地,他们终年劳作,仍不得温饱。实行土地改革成为争取农村广大群众、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的基本条件之一。”

——某历史教科书

材料二:“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请回答:

(1)由材料一可知,土地改革之前,全国的土地主要集中在哪些人的手里?

(2)材料二的内容出自一份由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的指导土地改革的法律文件,它的名称是什么?

(3)材料一中讲述的这种局面到哪一年就不复存在了?

 

材料解析题

材料一:一方面规定地主应该普遍的减租减息,不得抗不实行;另一方面,还要规定农民有交租交息的义务,不得抗不交纳。

——1942年《关于抗日根据地土地政策的决定》

材料二:废除封建及半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一切地主的土地及公地,由乡村农会接收,连同乡村人民均获得同等的土地,并归各人所有……承认其自由经营、买卖及在特定条件下出租的权利。

——1947年《中国土地法大纲》

材料三: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土改的总路线是:依靠贫农、雇农,团结中农,中立富农,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中央人民政府还颁布了《土地改革法》,由于对富农经济和小土地出租者采取保护性政策,对于地主阶级区别对待,因此土地改革进行顺利。

——1950—1952年土地改革

请回答:

(1)1947年在解放区进行的土地改革与1942年抗日根据地的土地政策对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了怎样不同的政策?为什么实行不同的政策?

(2)新中国成立后的土地改革与1947年的土改在对待富农问题上最大的不同是什么?20世纪50年代土改改变对富农政策的原因有哪些?

(3)三次土改政策各不相同,那么,中共制定不同政策的共同依据是什么?

 

读下图后回答问题。

请回答:

(1)从这两幅图的内容来判断,它们都和中国历史上的哪场运动有关?

(2)图一中的“土地改革法”是中央人民政府哪一年颁布的?

(3)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图二中“四川金堂县贫农”应该是没收什么人的土地分给了农民?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多次对农村生产关系进行调整。与下图相关的事件完成后中国农村发生了巨大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建立了土地公有制

B废除了封建土地剥削制度

C消灭了地主阶级

D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

 

共461292条记录 当前(25278/46130) 首页 上一页 25273 25274 25275 25276 25277 25278 25279 25280 25281 25282 25283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