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题

新文化运动高举的两面大旗是(   )

A. 民主、科学

B. 马克思主义

C. 民主

D. 达尔文的进化论

 

陈独秀在《新青年》上发表文章说:“要巩固共和,非先将国民的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洗刷干净不可。”由此,反映了前期的新文化运动(     )

A. 主张在思想上打破封建束缚    B. 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做了思想准备

C. 要在中国建立共和政体    D. 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指明了真正的出路

 

辨析题

(1)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这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次浩劫。

(2)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3)红军在反击国民党第五次“围剿”时失利,被迫开始长征。1936年10月,红一、二、四方面军在陕北吴起镇胜利会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之一炬。原来胜利就是一场掠夺。胜利者抢走了“夏宫”的全部财富。……之后,他们双双拉着手荣归欧洲。……在将来交付审判的时候,一个强盗被人们叫做法兰西,另一个叫做英吉利。

—(法国)维克多·雨果

材料二:从前我们只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的那样惨,条约又订的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

—吴玉章的回忆文章

(1)材料一中的“两个强盗”指哪两个国家?文中的“夏宫”指的是哪里?

(2)从上述材料的史实中我们要吸取怎样的教训?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英国《泰晤士报》记载:据估计,被劫掠和破坏的财产,总值超过六百万磅。在场的每个军人都掠夺了很多。在进入皇宫的宫殿后,谁也不知道该拿什么东西。为了拿金子,而把银子弄丢了,为了拿镶有珠玉的饰品和宝石,又把金子丢了,无价的瓷器和珐琅器,因为太大不能运走,竟被打碎。

材料二:俄国采取表面调停实际支持的态度。在战争中,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

──马克思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在哪一次战争中?(2分)这次战争的发动者是谁? (2分)

2)材料一所反映的遭劫掠和破坏的是哪儿? (2分)

3)材料二中与俄国一起参与调停的另外一个国家是哪国?(2分)

4)材料中所说的俄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主要指什么?(3

 

圆明园是清代最著名的皇家园林,它毁于第二次鸦片战争(如图).关于这场战争的史实叙述正确的是

A. 该战争爆发于1840年

B. 战争期间是我国近代丧失领土最多的时期

C. 我国开始开放上海

D. 清政府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原住中国居民迁出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

A. “修约要求遭到拒绝    B. 中国的禁烟运动

C. 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D. 中国人民反英情绪高涨

 

(2015·湖南衡阳)历史大戏《台湾·1895》曾在央视一套热播,剧中李雪健饰演的李鸿章在1874年说出八国联军刚刚火烧了圆明园的台词,被笑指犯下了低级的历史错误。这是因为(    

A.李雪健与李鸿章在形象上差异很大

B.李鸿章没有经历过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圆明园是甲午中日战争后被日军所烧

D.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与下图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近代以来,面对列强侵略,中国人民奋起反抗,以下情景与史实不相符的是

A. 18396月,林则徐虎门销烟

B. 太平天国英勇抗击八国联军

C. 邓世昌在黄海战役中壮烈牺牲

D. 左宗棠率清军痛击阿古柏侵略军

 

共461292条记录 当前(19091/46130) 首页 上一页 19086 19087 19088 19089 19090 19091 19092 19093 19094 19095 19096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