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题

下图所示为我国古代发明的一种工具,“形似纺车,四周缚以竹筒,依靠水力旋转,转动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昼夜不息,并能把低水引用到高地灌溉。”它是(  )

A. 唐代   曲辕犁    B. 汉代   水排

C. 唐代   筒车    D. 唐代  纺车

 

诗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生活。下列诗句中,能反映唐玄宗统治前期盛世景象的是

A.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B.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C.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D. “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宰相魏征去逝后,唐太宗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魏征逝,朕亡一镜矣。”知人善用的唐太宗统治时期史称为

A. “文景之治”    B. “光武中兴”

C. “贞观之治”    D. “开元盛世”

 

“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所谓的“南北通州”是指北京通州和江苏南通。最早实现“南北通州通南北”的水利工程是

A. 都江堰    B. 灵渠    C. 隋朝大运河    D. 元朝漕运

 

隋朝,这个中国古代大统一形势下的短命王朝,它是苦难与辉煌、伟大与罪恶并存的王朝。下列叙述与它的“辉煌”“伟大”无关的是:(  )

A. 实现了南北重新统一    B. 开通了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C. 创设了科举制度    D. 出现了“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

 

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请问隋唐时期最显著的阶段特征是

A.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B. 民族政权并立

C. 诸侯争霸    D.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青年》杂志

材料二李大钊和《庶民的胜利》

(1)根据所学知识指出两则材料产生于中国近代史上哪个历史时期。《新青年》杂志的创办者是谁?《新青年》杂志的主要宣传内容有哪些?

(2)李大钊在什么历史背景下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庶民的胜利》的发表说明当时中国思想解放运动出现了什么新内容?

 

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思想解放潮流,它猛烈抨击了几千年封建思想文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汉时,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大一统”主张,儒家思想在中国古代的正统地位从此确立,成为中国传统道德的主要构成。儒家提倡“三纲五常”的道德规范,“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步入近代,新文化运动则喊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提出反对旧道德、建立新道德的主张。

材料二:将所有的古籍束之高阁,废除汉字,采用“世界语”。

—钱玄同

“无论政治学术道德文章,西洋的法子和中国的法子,绝对是两样,……”。“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国情的话来捣乱”。

—陈独秀

材料三: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北京大学和《新青年》杂志成为它的主要阵地。五四运动后,宣传某革命理论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新文化运动喊出“打倒孔家店”的直接原因是什么?除了材料一中涉及的,新文化运动还有哪些主要内容?

(2)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前期的新文化运动存在怎样的局限性?

(3)材料三的“某革命理论”指什么?

(4)请谈谈思想解放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支那四千年之大梦唤醒,始自甲午战败……

—梁启超

材料二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过低估计的……因为他们没看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

—人民网

材料三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

—陈独秀

(1)为实现材料一中“大梦唤醒”,资产阶级维新派开展了什么运动?指出材料二中辛亥革命是什么性质的革命?

(2)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救治中国的“黑暗”,陈独秀、李大钊等人开展了一场什么运动?其中德、赛两先生分别指什么?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马克思主义。”哪一运动时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

A. 公车上书

B. 辛亥革命

C. 新文化运动

D. 北伐战争

 

共461292条记录 当前(19089/46130) 首页 上一页 19084 19085 19086 19087 19088 19089 19090 19091 19092 19093 19094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