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1872﹣1875年),外轮就损失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由此可见洋务运动( ) A. 促进了军事工业的发展 B. 开始放弃“闭关锁国”政策 C. 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 D. 对外国资本起到了抵制作用
|
|
《庚申英夷入寇大变记略》(1860年)记载,“夷人领马队闯人海淀……放火将园门烧毁,树木朝房,皆成灰烬。”这里的“大变记”指的是( ) A. 鸦片战争 B. 甲午战争 C. 火烧圆明园 D. 八国联军侵华
|
|
1757年之后,广州成为清朝唯一时洋商开放的口岸。1846年,“各国运往内地的通商货物,赴广州者十之六七,赴上海者十之三四”。导致这一变化的不平等条约是( )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
|
林则徐曾上奏道光帝:“窃臣等钦遵谕旨,将夷船缴到烟土二万余箱,在粤销毁”。材料叙述的事件是( ) A. 鸦片战争 B. 虎门销烟 C. “师夷长技” D. 闭关锁国
|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为了禁锢人们的思想言论,民间收藏的诸子百家书籍被焚毁,仅留下秦国的史书及医药、种植、占卜之类的书籍,当时非议朝政的460多个儒生和方士都被活埋。 材料三:董仲舒把儒家思想与当时的社会需要相结合,并吸收了其他学派的理论,创建了一个以儒家为核心的新的思想体系,深得统治者的赞赏。他做官的时间不长,后回家著书讲学,但国家遇到重大的事情,皇帝仍向他请教。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两位中国封建社会秦汉王朝的杰出帝王分别是谁? (2)材料一中的两位帝王统治时期,都通过一系列措施,建立和巩固了一个怎样的封建国家? (3)结合所学史实,概括材料二和材料三分别发生了什么?
|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封建亲戚”的主要国家,大体就在黄河中下游的农耕文明区;其中鲁、卫、晋、燕这些姬姓封国势力最为强大,地处要冲,足以决定大局。 ——(日)伊藤道治《中国古代王朝的形成》 材料三:王(注:东周初年第二代周王)夺郑伯(郑庄公)政,郑伯不朝(朝觐)。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击之(周)王卒大败,祝聃(郑庄公的臣下)射王(周王)中肩。 ——《左传•桓公五年》 (1)概括材料一中信息指出周初实行的政策以及目的。 (2)根据材料二,哪些姬姓封国后来试图称霸中原? (3)依据材料三分析周天子与诸侯之间的关系的变化,指出变化导致的后果。
|
|||||||||||||||||||||
经济活动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一条主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七八千年前,中国北方和南方的农业与农耕聚落都有了很大发展。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粮食的储备,使人们的精神生活得到多方面的发展。……内部大小血缘集体之间以及个人之间,关系平等和睦。 ——《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材料二:在郭家庄发掘160号商代,出土青铜礼器40件,……器表均有精美的纹饰和族微文字,还有28件青铜乐器和生产工具,220件青铜共器和900多枚铜镞,……墓主人可能是地位较高的武将 ——《新中国考古五十年》 材料三:“冉耕字伯牛”“司马耕字子牛。”——司马迁《史记•仲尼弟子传》《吕氏春秋》指出:“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地则速,无所迟也。”所谓“公作”,就是指奴隶在井田上的集体耕作,“分地”则是指封建制度下的租佃制。反映了没落的奴隶制与新发展起来的封建制之间的鲜明对比。 ——《中国古代史》 材料四:“时海内大乱……中国士民避乱者多南渡江。” ——司马光《资治通鉴》卷八十七《晋纪九》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列举农业“有了很大发展”的表现。 (2)据材料二,从商代墓出土文物中可以归纳出当时的哪些历史信息?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春秋时期耕作方式有何变化?据材料三,这一变化有何历史作用? (4)材料四反映了西晋末年怎样的历史现象?该现象对我国以后的经济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
|
汉武帝时期,派遣________两次出使西域,促使了丝绸之路的开通。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立________,加强对西域的经营。
|
|
秦朝时期,修筑了西起______,东到______的长城,来抵御匈奴。
|
|
________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知的最早的古人类;___________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