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题

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说:“(1921年)这是一个大约12个二十几岁年轻人参加的会议。会议是在上海法租界召开的,成员们担心巡捕的监视,乘火车转移到嘉兴南湖上的一条游船中继续讨论。”费正清所说的会议(  )

A.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B. 促成了第一次国共合作

C. 提出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    D. 推动了北伐战争的胜利

 

吴玉章在回忆五四运动时说:“以往搞革命的人,眼睛总是看着上层的军官、政客、议员……如今在五四群众运动的对比下,上层的社会力量显得何等的微不足道。”这段话说明五四运动(    )

A. 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B. 富有彻底的斗争精神

C. 具有反帝反封建性质

D. 依靠上层社会的力量

 

“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他族者,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之下,若舟车之有两轮。”此言论最有可能出自(  )

A. 李鸿章    B. 康有为    C. 张謇    D. 陈独秀

 

1912年,商务印书馆紧跟时势,编纂了《共和国教科书》,推崇爱国、平等、自由、权利、义务等理念。与该套教科书编纂有直接关联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

A. 北伐战争    B. 中华民国成立

C. 新文化运动    D. 五四运动

 

当代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写道:“它使中国两千多年的皇帝制度彻底崩溃,是中国帝制与共和意识的分水岭,尽管它的结局是悲剧性……”材料中的“它”是指(   )

A. 戊戌变法    B. 新文化运动    C. 辛亥革命    D. 北伐战争

 

“东交民巷的大炮注视和监督着紫禁城,象征着条约制度的权威和中国的国将不国”。材料中导致中国“国将不国”的条约是(  )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数年以来,中外臣工,讲求时务,多主变法自强。迩者诏书数下,如开特科,裁冗兵,改武科制度,立大小学堂,皆经再三审定,筹之至熟,甫议施行……京师大学堂为各行省之倡,尤应首先举办。”这段诏书应该出自哪个时期(  )

A. 洋务运动    B. 百日维新    C. 辛亥革命    D. 新文化运动

 

《马关条约》第六款中规定:“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订进口税。”据此条款,日本获得的权益是(      )

A. 开设工厂    B. 割占土地    C. 增辟通商口岸    D. 获得赔款

 

“1895年以前的士人们尤其是大儒、甚至沿海士大夫对西学还有一种普遍的漠视,一般士大夫思想上的门仍然紧紧地关闭着,但是在1895年以后开始有了极大的转变。”造成这种转变的原因是(  )

A.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打开国门    B. 第二次鸦片战争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C. 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D. 八国联军侵华使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2014年,水下考古队在大连市附近海域发现一艘铁质沉船残骸,推测为经远舰,但缺乏决定性的证据。2018年7月至9月,考古队进行进一步考古调查,确认这艘船遗骸就是北洋水师的经远舰。下列考古发现中,能证明沉船残骸是经远舰的决定性证据是(  )

A. 沉船残骸在黄海海域    B. 发现北洋舰队使用的毛瑟步枪子弹

C. 发现士兵的生活舱室    D. 遗址中发现“经远”二字的木牌

 

共461292条记录 当前(15977/46130) 首页 上一页 15972 15973 15974 15975 15976 15977 15978 15979 15980 15981 15982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