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题

“1912年元旦,下午6时15分,孙中山换乘马车去总统府,由黄兴和各省代表迎入内府。当晚11时,举行受任典礼。”该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 孙中山在日本组建同盟会

B. 孙中山在美国檀香山组建兴中会

C. 袁世凯任中国国民党总理

D. 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下图是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一幅浮雕,描绘的历史情景是“深夜,起义的新军和市民,摧毁了湖广总督府门前的大炮,正向总督府里冲去.总督府的牌子,被打断在阶前;撕碎了的清朝的龙旗,被践踏在地下.”此浮雕反映的是(  )

A. 南昌起义    B. 金田起义    C. 武昌起义    D. 义和团运动

 

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发生在(  )

A. 安徽    B. 浙江    C. 广西    D. 湘赣交界地

 

以下报刊最早宣传了民族民主革命的是(  )

A.     B.

C.     D.

 

孙中山是伟大的革命先驱,其突出的贡献是(  )

A. 领导国民革命,进行北伐战争

B. 推动维新变法,主张君主立宪

C. 推翻清朝统治,结束封建帝制

D. 倡导“实业救国”,挽救民族危亡

 

在《辛丑条约》签订后,慈禧太后看到西方帝国主义并没有把战争罪行加在她身上,她“感激涕零”地宣布“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的卖国方针,并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这表明清政府(  )

A. 希望与西方发展友好关系

B. 完全成为西方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C. 暂时欺骗了西方列强

D. 下决心管好自己的人民,治理好国家

 

语汇出现频率的高低可以反映国家政治经济主题的变化。据统计,以下为1900﹣1936年各报刊元旦社论出现的高频率语汇。其中属于1901年的是(  )

A. 北京、义和团、八国联军、赔款

B. 三民主义、民国、孙中山、共和

C. 新文化、北洋军阀

D. 革命、中国共产党、长征、抗日

 

1900年,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的直接目的是( )

A. 推翻清政府统治    B. 灭亡和瓜分中国

C. 镇压义和团运动    D. 抢劫北京的财物

 

“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者。”这一慷慨陈词反映的是(  )

A. 邓世昌勇撞“吉野”号的气概

B. 谭嗣同誓死推行维新变法的决心

C. 陈独秀“民主”“科学”的思想

D. 林则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关于公车上书叙述正确的是(  )

A. 领导力量是资产阶级革命派

B. 康有为、梁启超上书给慈禧太后

C. 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

D. 取得成功

 

共461292条记录 当前(15131/46130) 首页 上一页 15126 15127 15128 15129 15130 15131 15132 15133 15134 15135 15136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