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华同学用排水法收集了一大瓶沼气池中气体(图1中的A),为了弄清它的成分,进行了有关实验.请你与他一起完成以下探究活动: 【对气体猜想】 猜想I:全部是CH4; 猜想Ⅱ:全部是CO; 猜想Ⅲ:是CO和CO2的混合气体; 猜想Ⅳ:是CH4和CO2的混合气体. 【实验和推断】将A中的气体依次通入B、C中,在D处点燃. ![]() (1)要将A中的气体通入后面的装置中,应选图2中的______ (填序号)“注水装置”. (2)若B中石灰水变浑浊,则说明A中的气体中含有______气体. (3)装置C作用是______. (4)若D处倒扣的是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出现浑浊,且B中无明显现象,则“猜想 ______”可能成立;若D处倒扣的是干冷的大烧杯,杯壁有水雾出现,有同学认为“猜想I、Ⅳ”可能成立,另有同学认为此现象不能证明收集到的气体中一定含有CH4,理由是______;要排除这种干扰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 (5)采取(4)中的排除干扰措施后:若D处分别倒扣干冷的烧杯和涂石灰水的烧杯,分别出现水雾和浑浊,且B中也出现浑浊,则证明“猜想______”成立. |
|
过去教材中实验室制氧气,常用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从预热到收集满一瓶(250mL)氧气大约需8~10分钟,从反应后剩余的固体中回收二氧化锰比较困难,曾有同学去闻自己收集到的氧气,想找找吸氧的感觉,结果却闻到刺激性气味(少量氯酸钾发生副反应生成有毒的氯气).现行教材已改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你认为这样做的优点都有哪些? (1) ;(2) ; (3) ;(4) . |
|
A、B、C、D、E、F、G、H八种物质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存在如下转化关系.(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其中B为供给呼吸的重要气体;G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洗涤剂的生产;H、D、G的相对分子质量依次增大.回答下列问题: (1)B的化学式 ;G的俗称 . (2)写出“H-D”“C→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3)欲确定物质F还需要加上限制条件,写出你所加的限制条件及所确定的物质F的名称 . (4)若将D溶液与G溶液混合,所得溶液中溶质的组成可能是 ,欲探究该溶液中溶质的组成,你的方法是 . ![]() |
|
CO2是一种重要的资源.它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具有多种用途的CO或甲醇. (1)该转化属于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在能源领域,氢是一种______(填“化石能源”或“清洁能源”);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可开发和利用的新能源还有______(写一种). (3)甲醇(CH3OH)可用作赛车燃料.若其燃烧产物与乙醇燃烧产物相同,则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CO2+4H2O |
|
2011年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遭遇到持续干旱,造成人畜饮水困难,各地采取措施积极抗旱.请回答下列问题: (1)有些村民打井取用地下水,检验地下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用的物质是 . (2)村民往盛有浑浊河水中加明矾和漂白粉,然后作为生活用水,其中明矾的作用是 ,为了除去河水中的臭味和颜色,可以加入 进行吸附. (3)当地政府采取措施进行人工降雨,可用于人工降雨的物质是 . |
|
正确的操作能保证实验顺利进行.请填写下列有关实验操作中的空格: (1)用酒精灯给物质加热时,要用酒精灯火焰的______; (2)点燃可燃性气体时,都要先______,再点燃; (3)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集气瓶底应预先______; (4)用量筒量取液体读数时,视线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的位置关系是______(填写“俯视”、“仰视”或“保持水平”). |
|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请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字母): A.氮气B.金刚石C.二氧化硫D.石油 (1)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2)焊接金属时常用作保护气的是 ; (3)可用于切割玻璃的是 ;(4)被称为“工业血液”的是 . |
|
如表为元素周期表中某一周期元素的信息.![]() 请回答下列问题:(1)表中磷原子的核电荷数x= ; (2)表中其原子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元素名称是 ; (3)在化学反应中,每个铝原子失去 个电子形成铝离子; (4)镁元素与氯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化学式为 . |
|
用化学符号或者化学式填写: (1)2个氢原子 ;(2)五氧化二氮分子 ;(3)构成氯化钠的阳离子 ; (4)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 . |
|
![]() A.该净化装置能将有毒尾气全部吸收 B.反应前后四氧化三钴质量改变 C.该过程不能说明CO具有可燃性 D.反应物和生成物均为氧化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