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某饮料的主要成分为脂肪、蛋白粉、钾、钙等.该饮料不能为人体补充的营养素是( ) A.蛋白质 B.维生素 C.无机盐 D.油脂 |
|
|
由于受日本大地震的影响,国内出现了抢购“加碘食盐”的现象,加碘食盐中的“碘”指的是( ) A.单质 B.分子 C.原子 D.元素 |
|
|
下图所示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玻璃片上凝结水气 B. ![]() 蜡烛燃烧 C. ![]() 干冰升华 D. ![]() 灯泡发光 |
|
刘明用石灰石(杂质不与酸反应,也不溶于水)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在准备将反应后的废液倒进废液缸时,发现实验桌上有一瓶未知质量分数的Na2CO3溶液,他决定利用该废液,测定Na2C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他将废液过滤,然后向废液中慢慢滴加Na2CO3溶液,加入Na2CO3溶液的质量与生成沉淀质量的关系如右图所示.(1)在加入Na2CO3溶液的过程中,开始时没有发现沉淀生成,说明滤液中的溶质除含有CaCl2外,还含有______; (2)计算Na2C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 |
|
|
小红在帮助老师整理实验室时发现实验桌上有一瓶未开启的浓硫酸,试剂瓶标签上的部分内容如图所示. (1)硫酸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 (2)该瓶硫酸的质量为______g. (3)实验室要配制9800克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作为化学反应所需的试剂,需98%浓硫酸______克,应去化学试剂品商店买该试剂______瓶.
|
|
|
3月份刚开学老师配制了一瓶澄清的石灰水,到了夏天石灰水变浑浊了,瓶壁和瓶底出现了少量白色固体,同学们就此白色固体的成分探究如下: (1)猜想:①可能含有碳酸钙,生成碳酸钙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②可能含有的另一种物质是______,出现该物质的原因可能是:______.(答一条) (2)同学们通过实验证明了上述两种物质都存在,请你将下列有关实验报告填写完整.
|
|||||||||
已知Cl2通入水中形成的溶液叫氯水.发生的反应为:Cl2+H2O=HCl+HClO(次氯酸)、2HClO 2HCl+O2↑.往新制氯水中放入一小块红色布条,一段时间后观察,红布条褪色.请对此现象进行 探究(只需提出假设、方案,不需要说出方案实施的具体结果). 假设一:生成的HClO使红布条褪色. 方案一:往新制备的HClO溶液中放入一小块红布条,一段时间后观察布条颜色变化. 假设二:______. 方案二:______. 假设三:______. 方案三:______. |
|
人的胃液里含有适量的盐酸,可以帮助消化,但如果胃酸分泌过多,人会感到胃痛.小明拿来了两种抗酸药(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这两种药物说明书的部分内容如图所示.![]() (1)患有胃溃疡(胃黏膜溃烂)的病人胃酸过多时,不宜服用含碳酸盐的抗酸药,其原因是______. (2)嚼碎后服用可使药物与胃酸的反应速率加快,疗效快.现提供5%的稀盐酸和试管等仪器,请你设计实验方案,进行证明.______. |
|
|
在6月5日“世界环境日:活动中,某举小组对生产及生活废水进行了探究. (1)第一小组同学在学校附近的一家化工厂调查,发现该厂在生产过程中用到了硫酸. 猜想:该工厂排放的废水呈酸性. 设计实验:______. 进一步探究:取一定体积从该厂排出的含硫酸的废水与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溶液恰好呈中性.若改用跟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和溶质质量分数均相同的氢氧化钾溶液与上述一定体积的废水混合,所得溶液的pH______ 7(填“<”、“>”、“=”). (2)另一小组同学在城市的一条小河中取了水样,发现水样浑浊,便在浑浊的水中加入适量的明矾,通过搅拌、静置后,发现水变得澄清了. 查阅资料:明矾[化学式:KAl(SO4)2•12H2O]是一种常见的净水剂,它在水中解离出的离子主要有K+、Al3+、SO42+. 提出问题:明矾中哪一种离子有净水作用? 设计实验:小敏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填写表中空白:
|
||||||||||||||||
老师为课外活动小组提供了一包黑色粉末,并告诉同学们是碳和氧化铜中的一种或两种,要求同学们通过实验予以确定.小诚同学提出了三种假设:假设1,该粉末是碳;假设2,该粉末是氧化铜;假设3,该粉末是碳和氧化铜的混合物.郭卫同学认为只要选用一种试剂就可很方便地确定其组成,其反应原理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下列是郭卫同学设计的实验方案,请你帮助完成: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