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低碳经济是指温室气体排放量尽可能低的经济发展方式.低碳经济中的“碳”主要是指( ) A.CO B.CO2 C.CH4 D.C |
|
|
已知Na2CO3的水溶液呈碱性,在一烧杯中盛有20g Na2CO3和NaCl组成的固体混合物.向其中逐渐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放出气体的总质量与所滴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曲线如图所示,请根据题意回答问题: (1)当滴加稀盐酸至图中A点时,烧杯中溶液pH______7(填>、=、<);至图中B点时,溶液中的溶质为______(填化学式). (2)求原混合物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
|
|
|
请回忆你和老师共同完成的酸和碱反应的实验探究,并按下列要求进行实验设计与分析: 【实验探究】 (1)请你依据图设计一个酸和碱反应的探究实验: ![]()
①设计的三个方案中,有一个正确的方案,是______(填“甲”、“乙”、“丙”)同学的方案. ②请分析另外两个同学方案错误的原因:一个同学方案错误的原因是______,另一个同学方案错误的原因是______. 【实验反思】探究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后硫酸是否有剩余,还可选择一种试剂______. |
|||||||||||||||||||||||||
请结合下列实验常用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图中标有字母的仪器名称:a______. (2)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装置编号),在加入药品前,应首先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K2MnO4+MnO2+O2↑ |
|
|
A-I为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已知A为金属氧化物,C为大理石的主要成分,D为蓝色沉淀,G、I均为只含有一种溶质的溶液.“→”表示物质间存在着相互转化的关系(部分生成物未标出),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化学式:A______,D______. (2)写出B与I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反应①、②、③、④中属于复分解反应的为______(填序号). (3)已知H为铁粉,与溶液G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E中加入稀盐酸,有无色气体放出,则滤渣E中一定含有______,滤液F中一定含有的金属阳离子是______.
|
|
|
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t2℃时,溶解15g甲物质,至少需要______ g水. (2)t2℃时,在烧杯中分别盛有等质量的甲、乙两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时,对烧杯中剩余溶液描述正确的是______. a.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乙 b.析出固体的质量:甲>乙 c.甲是饱和溶液,乙是不饱和溶液 d.溶剂的质量:甲<乙.
|
|
|
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方程式: (1)用石灰石制生石灰______ CaO+CO2↑ |
|
|
请按要求填空: (1)用数字和化学符号表示: ①三个钠原子______; ②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______; ③两个碳酸根离子______; ④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化合价______. (2)请从H、C、O、N这 4种元素中选择恰当的元素,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并将其化学式填写在相应的空格上: ①天然气的主要成分______; ②葡萄糖______; ③一种盐______; ④可引起酸雨的一种氧化物______. |
|
如图是某燃煤发电厂处理废气的装置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进入烟囱的气体为纯净物 B.此过程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改变 C.使用此废气处理装置可减少酸雨的形成 D.整个过程的反应可表示为:2SO2+2CaCO3+O2═2CaSO4+2CO2 |
|
|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试剂及方法正确的是( ) A.CO2( HCl )通过氢氧化钠溶液 B.N2( O2)通过红热的铜丝 C.Na2SO4 溶液(Na2CO3 )滴加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 D.MnO2( KCl )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