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按“正确”或“不正确”填空: (1)某同学认为多吃蔬菜、水果能补充维生素 ; (2)可用燃烧法区别羊毛纤维和棉纤维 ; (3)有人认为甲醛水溶液浸泡水产品没有危害 ; (4)装食品用的聚乙烯塑料袋可采用加热的方法封口 ; (5)人体缺少必需微量元素会得病,因此有人认为应尽可能多吃含有微量元素的营养补剂 . |
|
(1)用化学用语表示:①两个氢氧根离子 ;②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 ;③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 (2)写出符号“2CH4”中数字的含义:①“2”表示 ;②“4”表示 . |
|
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HCl、Ca(OH)2、NaNO3 B.NaCl、K2CO3、H2SO4 C.HCl、BaCl2、CuSO4 D.KNO3、NaOH、Na2CO3 |
|
除去KCl溶液中混有的少量K2CO3,选用的试剂是( ) A.H2SO4溶液 B.稀盐酸 C.K2SO4溶液 D.AgNO3溶液 |
|
![]() A.试管甲中的气体是氢气 B.试管乙中的气体是氧气 C.该实验证明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D.该实验证明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
|
鉴别下列各组物质,括号中选用的方法不合理的是( ) A.医用酒精和生理盐水(闻气味) B.羊毛和涤纶(灼烧) C.铁和铜(观察颜色) D.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滴加酚酞试液) |
|
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 A.2Fe2O3+3C ![]() B.3Fe+2O2 ![]() C.H2CO3═H2O+CO2↑ D.K2CO3+CaCl2═CaCO3↓+2KCl |
|
用分子的性质解释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其中不正确的是( ) A.墙内开花墙外可嗅到花香,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易于晾干,说明分子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 C.将l00mL水与l00mL酒精混合,体积小于200mL,说明分子间有间隔 D.水由液态变成气态,体积膨胀,说明水分子体积变大 |
|
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下列实验中观察到的颜色正确的是( ) A.铁锈放入稀盐酸中溶液变黄色 B.酚酞试液滴入硫酸溶液中变红色 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D.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出现红褐色絮状沉淀 |
|
下列是人体中几种体液的正常pH,酸性最强的是( ) A.胆汁(6.8-7.4) B.唾液(6.6-7.1) C.血液(7.35-7.45) D.胃液(0.8-1.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