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制取气体常常用到下列装置,根据给出的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 (2)若该实验选择装置A来制取氧气,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若选择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较纯净的O2,则应选择装置 . (4)用图F装置可以收集氧气时,事先在瓶内充满水,然后气体应从 (填“a”或“b”)端通入; (5)某同学从上述装置图中选用适当装置成功的制备和收集了二氧化碳.选用的装置是 (填字母).为了进一步验证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该同学将气体通入图F装置中,则F装置中应加入的试剂为 (填名称). |
|
实验室配制100g 10%的氯化钠溶液. (1)称量时如果用质量为23.1g的烧杯盛放固体,在托盘天平上已放30g的砝码,则天平上的游码位置应是如图的 (填字母). ![]() (2)下列仪器中,量取水和溶解时需要用到的仪器有 (填序号). a.烧杯 b.10mL量筒 c.100mL量筒 d.滴管 e.玻璃棒 f.药匙 g.广口瓶. |
|
右图装置可以完成多个简单实验,具有药品用量少、实验现象明显、尾气不外逸等优点. (1)若甲中吸有浓氨水,乙中吸有无色酚酞溶液,将甲、乙中的液体同时挤出,一段时间后,观察到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______. (2)若甲中吸有水,乙中吸有稀硫酸,烧杯①中盛有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烧杯②中盛有碳酸钠粉末.为了验证使石蕊变色的物质是碳酸而不是二氧化碳,应采取的实验操作是______. (3)若先将甲中的液体挤出,观察到气球明显鼓起,一段时间后恢复原状;再将乙中的液体挤出,气球又明显鼓起.请将下表中的试剂补充完整.
![]() |
|||||||||||
![]() (1)P点的含义是 ; (2)t2℃时,将60gA物质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为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其质量为 g; (3)若将A物质从A和少量B的混合溶液中分离出来,宜采用的提纯方法是 ; (4)将t2℃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溶质质量分数关系为A B. |
|
结合下列事实,分析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哪些: (1)牛奶放在室内比放在冰箱内容易变质.说明化学反应的速率与 有关; (2)等量镁条在足量的浓盐酸中比在足量稀盐酸中溶解快.说明反应的速率与 有关; (3)向双氧水中加入一些二氧化锰,立即有大量的气泡产生.说明反应的速率与 有关. |
|
化学源于生活,生活中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 (1)用洗涤剂清洗油污,是利用了洗涤剂的 作用. (2)牛奶中富含的营养物质是 . (3)牛奶常用无毒的聚乙烯塑料袋包装.聚乙烯塑料属于 (填序号). ①金属材料 ②无机非金属材料 ③合成材料 (4)铁的表面喷漆来防止铁生锈,其原理是 . |
|
现有H、S、O、Na四种元素,请选用其中的元素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式各一个: (1)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______;(2)用于金属表面除锈的酸______; (3)厨房清洁剂中含有的碱______;(4)由三种元素组成的一种盐______. |
|
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滴有酚酞试液)发生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值变化如图.下列有关该实验事实的说法错误的是( )![]() A.B点表示盐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 B.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滴入盐酸溶液中 C.B点和C点时,溶液均呈现无色 D.实验通过证明碱溶液的消失来证明发生了中和反应 |
|
下列各组变化中,每一转化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的是( )![]()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①和③ D.①②③ |
|
下列微观粒子示意图中(不同的小球代表不同的原子),能用来表示3个氧分子的是( ) A. ![]() B. ![]() C. ![]() D.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