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宝玉挨打,钗、黛二人都劝宝玉“改”,二者用意相同吗?请简述。

宝玉挨打,钗、黛二人都劝宝玉“改”,二者用意相同吗?请简述。

 

不同。钗本是想宝玉在外头大事上“做功夫”,此时仍不忘劝宝玉走仕途经济,警醒出格的事。黛本是与宝玉人生观相一致的。她劝宝玉改,是为宝玉的安危着想。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理解中外名著的能力。名著的考核主要集中的中外的作家、作品等。重点记忆课本涉及到的和经典阅读中列出的作品。平时注意积累,理出线索,形成体系。此题注意根据原文情节作答。宝钗是想宝玉在外头大事上“做功夫”;黛玉是是为宝玉的安危着想。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题文)下列表述准确的一项是(    )

A. 宝钗、黛玉同题诗作《咏白海棠》,一个是以花写人,一个是以人写花。都在诗中表现了自我。李纨评价:一个是含蓄浑厚,一个是风流标致。黛玉诗为第一,因“这诗有身份”。

B. 黛玉《咏菊》《问菊》《菊梦》风格别致又满怀哀怨。突出了黛玉孤苦伶仃、寄人篱下而又孤标傲世、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处世心态。

C. 宝玉说要效“斑衣戏彩”,博得老祖宗笑一笑。“斑衣戏彩”即二十四孝之“戏彩娱亲”的故事。

D. 黛玉告诉香菱“如果真心学诗,肚子里应该有三个人做底子。”即学孟浩然五律、杜甫七律、李白七绝。

 

查看答案

下面对人物形象的分析不准确的是(    )

A.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表现出黛玉不甘屈服的孤傲性格。“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表现出黛玉对死亡的焦虑,对人生的幻灭。

B. 鸳鸯是个细心、体贴、叛逆、聪明、善良、忠诚的丫鬟。“誓绝鸳鸯偶”以死抗争,捍卫生命尊严,又彰显了她的烈性。

C. 宝玉斥宝钗辈“也学的沽名钓誉,入了国贼禄鬼之流”,斥史湘云劝说的话为“混账话”。可见其对热衷功名者的鄙视。

D. 龄官虽为梨香院十二官之一,但毫无奴颜婢膝。她风姿傲骨,向往自由。“我但凡是个男人,可以出的去,我必早走了,立一番事业”,可见探春男尊女卑思想严重。

 

查看答案

(题文)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史湘云虽豪爽、憨厚,但终究摆脱不掉好男儿应金榜题名建功立业走仕途经济之路的封建思想。

B. 元春送宝钗、宝玉同样的礼物,明确表态赞成“金玉姻缘”;宝钗“羞笼红麝串”,表露出内心的对这份姻缘的接受。

C. 贾珍点了三出戏:《白蛇记》《满床笏》《南柯梦》。贾母听了便不言语,因为触到了贾母的隐忧一一贾府从创业到兴盛再到衰败的宿命。

D. “清翠亭杨妃戏彩蝶,埋香冢飞燕泣残红”中杨妃指唐朝的宠妃杨玉环,飞燕指西汉的赵飞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文后问题。(6分)

古风(其十)

李白

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妙。

明月出海底,一朝开光曜。

却秦振英声,后世仰末照。

意轻千金憎,顾向平原笑。

吾亦澹荡人,拂衣可同调。

【注】鲁连:鲁仲连,战国齐人,他说服魏与赵合力抗秦。平原:即平原君,赵国重臣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三四句与曹植诗句“大国多良材,譬海出明珠”都运用比喻的方式表达赞誉之情。

B.“后世仰末照”句,感叹鲁仲连的功绩如同就要落山的太阳一样将被后人渐渐遗忘。

C.本诗最后两句,以“澹荡人”与开头的“倜傥生”相呼应,意在表明诗人的志趣。

D.李白在诗中盛赞了鲁仲连的高风亮节,并把他引为“同调”,内容显豁,感情深挚。

2.前人评此诗:“此托鲁连起兴以自比。”结合诗句,谈谈李白借鲁仲连表达了自己怎样的人生理想。(3分)

 

 

查看答案

请从比兴手法运用的角度赏析全诗。

桃夭(《诗经》)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①,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⑥。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注】①归:出嫁。②蕡(fén):草木果实繁盛硕大的样子。③蓁(zhēn)蓁:草木茂盛的样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