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绳子的故事 莫泊桑 戈德维尔的集市广场上,人群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绳子的故事

莫泊桑

戈德维尔的集市广场上,人群和牲畜混在一起,黑压压一片。整个集市都带着牛栏、牛奶、牛粪、干草和汗臭的味道,散发着种田人所特有的那种难闻的人和牲畜的酸臭气。 

臭士高纳大爷正在向集市广场走来。突然他发现地下有一小段绳子,他弯下身去,从地上捡起了那段细绳子。这时他发现自己的冤家对头马具商马朗丹大爷在自家门口瞅着他,颇感丢脸。他立即将绳头藏进罩衫,接着又藏入裤子口袋,然后很快便消失在赶集的人群中。 

教堂敲响了午祷的钟声,集市的人群渐渐散去。朱尔丹掌柜的店堂里,坐满了顾客。突然,客店前面的大院里响起了一阵鼓声,传达通知的乡丁拉开嗓门背诵起来:“今天早晨,九、十点钟之间,有人在勃兹维尔大路上遗失黑皮夹子一只。内装法郎五百,单据若干。请拾到者立即交到乡政府,或者曼纳村乌勒大爷家。送还者得酬金法郎二十。” 

午饭已经用毕,这时,宪兵大队长突然出现在店堂门口。大声喊道:“奥士高纳大爷,请跟我到乡政府一趟。乡长有话要对您说。” 

乡长坐在扶手椅里等着他。“奥士高纳大爷,”他说,“有人看见您今早捡到了曼纳维尔村乌勒布雷克大爷遗失的皮夹子。马朗丹先生,马具商,他看见您捡到了。” 

这时老人想起来了,明白了,气得满脸通红。“啊!这个乡巴佬!他看见我捡起的是这根绳子,您瞧!”他在口袋里摸了摸,掏出了那一小段绳子。但是乡长摇摇脑袋,不肯相信。“奥士高纳大爷,马朗丹先生是个值得信赖的人,我不会相信他把这根绳子错当成了皮夹子。” 

这位老农气呼呼地举起手来,表示以名誉起誓,再次说:“老天有眼,这可是千真万确,丝毫不假的啊,乡长先生。我再说一遍,这件事,我可以用我的良心和生命担保。”

乡长又说:“您捡起皮夹子之后,甚至还在地上找了很久,看看是否有票子从皮夹子里漏了出来。”

老人又气又怕,连话都说不上来了。他抗议也是白费,别人不相信他。

他和马朗丹先生当面对了质,后者再次一口咬定他是亲眼看见的。根据奥士高纳大爷的请求,大家抄了他的身,但什么也没抄着。最后,乡长叫他先回去,同时告诉奥士高纳大爷,他将报告检察院,并请求指示。 

消息传开了。老人一走出乡政府就有人围拢来问长问短,于是老人讲起绳子的故事来。他讲的,大家听了不信,一味地笑。他走着走着,凡是碰着的人都拦住他问,他也拦住熟人,不厌其烦地重复他的故事,把只只口袋都翻转来给大家看。他生气,着急,由于别人不相信他而恼火,痛苦,不知怎么办,总是向别人重复绳子的故事。 

第二天,午后一时左右,依莫维尔村的农民布列东大爷的长工博勒,把皮夹子和里面的钞票、单据一并送还给了曼纳维尔村的乌勒布雷克大爷。这位长工声称确是在路上捡着了皮夹子,但他不识字,所以就带回家去交给了东家。 

消息传到了四乡。奥士高纳大爷得到消息后立即四处游说,叙述起他那有了结局的故事来。现在他心里坦然了,不过,他觉得有某种东西使他感到不自在。人家在听他讲故事时,脸上带着嘲弄的神气,看来人家并不信服。他好像觉得别人在他背后指指戳戳。 

下一个星期二,奥士高纳大爷又到戈德维尔来赶集。他跟克里格多村的一位庄稼汉聊起了绳子的事情。这位老农民没有让他把话说完,在他胸口推了一把,冲着他大声说:“老滑头,滚开!”然后扭转身就走。奥士高纳大爷目瞪口呆,越来越感到不安。他终于明白了,人家指责他是叫一个同伙,一个同谋,把皮夹子送回去的。 

他想抗议。满座的人都笑了起来,他午饭没能吃完便在一片嘲笑声中走了。他回到家里,愤怒和羞耻使他痛苦到了极点。他遭到无端的怀疑,因而伤透了心。于是,他只能再次向人讲述自己的遭遇,每天都加进些新的理由,更加有力的抗议,更加庄严的发誓。他的辩解越是复杂,理由越是多,人家越不相信他。

他眼看着消瘦下去。将近年底时候,他卧病不起。年初,他含冤死去。临终昏迷时,他还在证明自己是清白无辜的,一再说:“一根细绳……乡长先生,您瞧,绳子儿。”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概括和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小说通过奥士高纳大爷在赶集路上捡到一段绳子,后被冤家陷害,又受到众人奚落,最后忧郁而死的这一故事,反映了当时社会小人物的性格悲剧。

B. 作品运用动作、神态、语言等多种方式描写刻划主人公奥士高纳,塑造了一个勤俭、诚实、富有正义感而又偏执不知变通的下层劳动者形象。

C. 奥士高纳所面对的众人跟鲁迅小说《祝福》中的祥林嫂所面对的众人具有诸多相似之处,都有冷漠、麻木、缺少同情心等特点。

D. 小说的语言简练而富有表现力,通篇没有华美的辞藻,淡淡的幽默与辛辣的讽刺相交织,使全文呈现出储蓄清新的风格特点。

2.小说中置奥士高纳大爷于死地的外部力量有哪些?请结合原文作简要分析。

3.有人认为小说主要内容是围绕一个老实人而展开的,如果以“老实人的故事”为题会更好。你认为和原标题相比哪个更好?请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1.AC 2.①小说中置奥士高纳大爷于死地的外部力量有三个方面:一是马具商的诬告,二是乡政府的审问,三是周围群众的奚落。②在这场逼死奥士高纳大爷的围攻中,马具商是发难者;乡政府的审问,代表官方压制,加剧了整个社会的猜测与不信任,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致使奥士高纳大爷忧郁而死的第三方面力量是众人的嘲笑和奚落。这些力量汇集在一起,形成一个无形的罗网,而其核心又是社会道德败坏,尔虞我诈,缺乏信任,以及周围群众的冷漠、麻木、缺乏同情心。 3.观点一:我认为“绳子的故事”更好。①以“绳子的故事”为题富有深意,与结尾前后照应,更具讽刺性,如果以“老实人的故事”为题,过于直白,无法增强小说意蕴的深刻性。②小说以“绳子”为线索,布置全局,结构全文。全文围绕一根小小的绳子,描写一个老实人的悲剧,故事娓娓道来,不露痕迹,使精巧、奇特出于自然。如果以“老实人的故事”为题,小说的行文线索就不够明晰,情节衔接就不自然。③小说从现实生活中选取有典型意义的片段,以“绳子的故事”作为透视点来窥视大千世界,以小见大,由点及面反映普遍的社会现实,如果以“老实人的故事”为题,就不能显示由点及面、以小见大的艺术手法。 观点二:我认为“老实人的故事”更好。①小说的主要人物是奥士高纳大爷,他是一位勤俭诚实的老实人,以“老实人的故事”为题,有利于描写小说的主要人物,突出人物的形象特点。②小说写奥士高纳大爷在赶集路上捡到一根绳子,因而被冤家诬告,又受到众人奚落,以致忧郁而死,主要内容是围绕这个老实人而展开的,以“老实人的故事”为题,可与小说的内容更吻合。③小说通过奥士高纳大爷的悲剧,展示了把诚实厚道、纯朴善良看作违反常理的社会道德观念,以“老实人的故事”为题,也是与小说的主题相符的。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五个选项分别考查了人物性格、小说主旨、写作线索、写作特点等,考点较全。B“主要反映了小人物的性格悲剧”不准确; D.“淡淡的幽默与辛辣的讽刺相交织”与“含蓄清新的风格特点”错误,小说把作者自己的爱憎、褒贬寄托在情节中,体现出对人物的深深同情,没有讽刺之意。E. “富有正义感”文中无据,“偏执不知变通”不够恰当。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药食同源”是保健养生家津津乐道的话题。那么,药物与食物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究竟是怎样一种关系呢?

农耕时代以前,食物主要通过采捕获得,渔猎需要体力,采集更需要智慧。《淮南子》说:“(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

药物的出现,基于人类有意识的觅药行为,这一过程确实与觅食有关。可以设想这样的场景,神农品尝了大黄的根茎,腹痛腹泻,于是将这种“叶大根黄”的植物列入有毒有害品的清单,成为传说中所遭遇的“七十毒”之一。直到有一天,部落中的某人,因饮食积聚而备受煎熬,神农忽然想起这株能够“荡涤肠胃,推陈致新”的植物,找来给病者服下,各种不舒服霍然而愈。人类治疗史上第一个药物就此产生,“聚毒药以供医事”,大致就是这个意思。

食物治病很早就有,《周礼》疾医“以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据郑玄注:“五谷,麻、黍、稷、麦、豆也。”相关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五谷、五畜、五果、五菜,用之充饥则谓之食,以其疗病则谓之药。因此,平时用于填饱肚子吃的粳米,就是食物;但补养脾胃时食用的粳米,成了药物。

药物与食物之间,难于截然划断,典型的例子有二。《金匮要略》有当归生姜羊肉汤,治寒疝、腹中痛、里急:“当归三两、生姜五两、羊肉一斤,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温服七合,日三服。”这里除了当归,其他都是药物。《后汉书·华佗传》记载道:华佗曾在路上见到有咽喉阻塞的人,想吃东西却不能下咽,家人用车载着欲前往就医,华佗听到了呻吟声,看了一番,对家人说,刚才路旁有家卖面食的,你到那去取他家的蒜泥萍醋(一种用浮萍制作的很酸的醋),喝它三升,病就好了。病人喝了,果真吐出了一条虫来,病也痊愈了。对此,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序录》中说:“此盖天地间物,莫不为天地间用,触遇则会,非其主对矣。”所以,米谷果菜、虫兽禽鸟,诸多可食之品,也堂而皇之地载入《本草经》。

食物疗饥,药物治病,乃是常识;若是颠倒过来,以药丸充饥,用食物治病,则成为笑谈。有人说芹菜所含的芹菜素或许有助于控制血压,于是让高血压病人常吃芹菜,这样的建议算不得离谱;可因此让病人停止正规的高血压药物治疗,专门靠芹菜来降低血压,就荒谬而有害了。

何以如此呢?药与食同源而异途,食物是能够满足机体正常生理和生化能量需求,并能延续正常寿命的物质。相对于药物而言,食物对机体生理生化过程的干预极小,长期乃至终身食用,一般不会给机体造成严重伤害;也正因为此,食物不足以改变因疾病而异常的生理生化过程,故不可能取代药物。

即使站在传统医学的立场,过度强调食物疗疾,也很难做到逻辑自洽。孙思邈在《千金食治》的序论中明确承认药与食为两途,即所谓“安身之本,必资于食;救疾之速,必凭于药。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生也;不明药忌者,不能以除病也。”并指出,只是缘于药性猛烈,所以建议医生治病,先“以食治之”,若“食疗不愈,然后命药”,并没有以食疗代药疗的意思。

1.下列各项中,不能体现原文所论“药食同源”的一项是

A. 君子有病,期先食以疗之,食疗不愈,然后用药。——战国扁鹊

B. 凡草可食者,通名为蔬;蔬,从草从疏,所以辅佐谷气,疏通壅滞。——古籍

C. 五谷为养,五蓄为助,五菜为充,五果为益。——《黄帝内经》

D. 大蒜上场,药店关张;萝卜缨子不要钱,止泻止痢赛黄莲。——民间谚语

2.下列理解与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药食同源”最初是指人类早期食品和药物都是通过采集植物或捕猎动物来获得的。这一过程中,人们需要不同程度地付出体力和智慧。

B. 农耕时代以前,人们在觅捕食物过程中,开始对百草水泉中的有毒有害物加于区分,药物的出现,正是基于这个有意识的行为。

C. 人类治疗史上的第一个药物,就是神农氏在寻觅食物时发现的能够“荡涤肠胃,推陈出新”治疗腹痛腹泻的植物——大黄。

D. 传统医学认为,不可过度强调食物治疗,药食同源而异途,就像芹菜可以帮助控制血压,但不能改变身体因高血压而异化的过程。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周礼》中记载,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可见,在农耕时代,疾病就认识到“五谷”既是食物,又是药物。

B. 《金匮要略》中的当归生姜牛肉汤和华佗的蒜泥萍醋之所以不同,就是因为前者用了当归应属药疗,后者才是纯粹的食物疗法。

C. 《本草经》之所以能堂而皇之地记录“米谷果菜、虫兽禽鸟”等天地间可食之品,正是因为作者对“药食同源”理念的认同。

D. 《千金食治》中明确指出“安身”与“救疾”应是食药两途,建议医生在治病过程中,先食后药,但不能以食疗代替药物治疗。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共享单车从2016年下半年火起来,城市的骑行族多了,怪现象也多了起来。在各地,关于共享单车的被虐新闻层出不穷,牌照被毁、轮胎被扎、车锁被卸,不少人出于千奇百怪的目的折腾着这批自行车。有的市民给单车加上锁,共享秒变私享;有的干脆重新喷漆装上儿童座,据为己有;还有的到地方顺手一扔,把人行道变成了临时停车场……共享的便利尚未实现,共享的烦恼已经成了新的“城市病”。

无论共享单车还是共享汽车,其好处无需赘言:绿色环保、方便出行、均衡路权,作为“互联网+”的朝阳产业,还能促进经济转型与就业。但是,共享经济的实现却需要现实支撑。在硬件设施充足、共享平台完善的前提下,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或者说共享意识,就是共享经济最重要的基础。只有营造人人共享、人人受益的文明氛围,才能迎来人人共享、人人共赢的未来。

要求:①选好角度,自拟题目;②文体不限(除诗歌外),文体特征鲜明;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新闻,按要求完成后面的问题。

日前,央视网刊文《雾霾带来的五大意外“收获”》,这“收获”既无奈又智慧,让人忍俊不禁。请在下面表格中填写恰当的理由(没一点不得超过30字)

收获

理由

雾霾让中国人更团结

雾霾让中国人更平等

雾霾危害每一个人,无论是什么身份

雾霾让中国人更清醒

雾霾让中国人更幽默

雾霾让中国人长知识

雾霾让中国人更加了解了这一世界公敌

 

 

 

查看答案

请在下面一段文字的空白处各填写一个合适的字。

盘古说:我开;共工说:我撞;女娲说:我     ①:夸父说:我追;精卫说:我填;后羿说:我射;仓颉说:我造;神农说:我尝;燧人说:我钻;有巢说:我搭;黄帝说:我们怎么搞?尧说:我让;舜说:我也让;禹说:我还是让;启说:让让让,让你个头啊,也不看看人家受得了受不了!鲧说:我堵;禹说:我     ②;盘庚说:我迁;伯夷说:我采;叔齐说:我饿;子牙说:我钓;武王说:我     ③;穆王说:我游;幽王说:我点;褒姒--倾国一笑。干将说:我铸;鲁班说:我锯;专诸说:我砍;荆轲说:我刺;赢政说:没刺着!孙子说:我     ④;孔子说:我仁;孟子说:我义;老子说:无为;庄子说:自在;公孙龙说:我辩;韩非子说:把这些人给我统统抓起来!所以都没有了!

_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④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破碎的图腾

毕淑敏

风光旖旎。和所有大惊小怪的旅游者一样,我忙着购买珍珠链、夜光螺之类的纪念品。资深的旅游者小D对此不屑一顾,谆谆告诫这些东西多半是假冒伪劣。

手里的“椰妹”难道是假的吗?这分明是两个椰子壳粘起来的,你闻一闻,还有椰茸的清香呢!我把大眼睛的“椰妹”,堵到小D鼻子下。

她躲开了,说,这东西便宜得无以复加,大概是真的,造假的人特别讲究成本。

到了一处景点,身着绚丽民族服装的女店主,殷勤地向我们推销一件牛雕。

它是象骨制的,你看这刀工,多么细腻!你看这造型,多么生动……女店主说。

我被牛雕古朴的形象吸引,刚要掏钱,想起小D的忠告,觑了它一眼,果然在冷笑。

这若真是象骨制的,只怕你要进监牢。谁不知大象是国家保护动物!小D冷冷地说。

还是这位大姐识货啊。女店主露出不好意思的神态。不过,它虽不是象骨,却是牛骨的。都是骨头嘛,又不是做药酒,没那个那么认真。她笑盈盈地解释。我抚摸着牛雕温凉而润泽的背脊,看着牛雕诚恳而略带悲哀的眼睛,满心喜爱。

见多识广的小D还不放心,问,这真是骨雕啊?

女店主有些恼火了,说,你这个客人啊,怎么这样不相信人,不是真骨雕,能有这个分量?你掂一掂,压得手腕子疼!再说啦,这是什么?这是牛啊!牛是什么?牛是我们民族的图腾,图腾你们懂吗?很神圣的东西,哪里敢造假?就是造,也是别的民族的人干的,我们是不敢的。

面对铁一般的逻辑,我们自惭形秽,哑口无言。我买了牛雕,一路珍爱地用手托着,不时把玩,到了宿营地。晚上,小D紧盯着图腾牛说,我总觉得这像一个骗局。

我说,真做假时假亦真。不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既来之则安之,免得晦气。再说,这是图腾啊!

小D说,图腾怎么啦?也不是防伪标志。我倒是要把它摔开来看一看,到底是什么东西使它显得这样重!

我大惊,说,可使不得!再说这是我的东西,你不能破坏他人财产。

小D说,摔坏了,我赔你钱。

我说,我不要钱。我要图腾。

小D说,那我赔你图腾就是了。我已在其他商店看到了一模一样的骨雕。

小D说罢,不待我反应过来,高高举起了牛雕,砸向地面。

随着暗哑的闷响,牛雕扑向地毯,又嘭地弹起,叽里咕噜地滚进床下。我心痛万分地将它从犄角旮旯处搜索出来,举在手里仔细端详,竟是毫发未损,一双铃铛般的牛眼,熠熠有神,愤怒地盯着我们。

我说,真金不怕火炼,真骨不怕摔打。

小D夺过牛雕,默不作声跨出房门。

不知她到底要做什么,我紧紧追到大堂。光滑的大理石地面映着我们摸糊的身影。小D二话不说,又一次高高地举起了牛雕。

啪!

牛雕猛掷地面,訇然破碎,炸裂的断片四处迸溅,尖锐地呼啸着,象无数横飞的小刀。

我恼怒地大叫,简直是打砸抢!别说是骨的,纵是纲的,也禁不住你这样破坏性的试验啊。

小D拣起一块碎屑,平静地说,仔细瞅瞅吧,你高抬了它的身份。

我抢过碎屑。先是闻到了一股腐败的气味,接着感到它橡皮般的质地柔软。定睛一看,才知是一块淤泥。这条传神的图腾牛,是以塑料制成外壳。内囊充填污泥。算它坚实,在铺了地毯的室内,经受住了第一次考验。谁想小D穷追不舍,终使它显了原形。

看我怅然不语,小D说,这么喜爱赝品啊?我赔你钱,你还可再买。说着掏包。

我说,不要你赔。我只是在想,它到底是谁制造的?

小D说,那有什么追究的意义?我说,不!不一样。因为牛是一个民族的图腾。小D皱着眉头说,图腾又怎么样?假的就是假的,这就是一切,没有什么不同。

我说,一个民族,要是连自己的图腾都造了假来赚钱,这世界上还有什么更宝贵的东西值得珍惜呢?我宁可相信是另外民族的人造了假,骗了老板娘,她不知情,才转卖给我们。她是无辜的。

1.文中的小D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简要概括。

2.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3.在小D摔牛雕的整个过程中,“我”有哪些心理变化?

4.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 旅游者一般都喜欢购物,资深的旅游者小D对此不屑一顾,而且不断地阻止“我”买珍珠链、夜光螺之类的纪念品。

B. 当“我”把大眼睛的“椰妹”堵到小D鼻子下时,她从造假的成本这一角度进行推测,判断出这个东西可能是真的。

C. “我”之所以会相信女店主的话,是因为她穿着民族服装,而且态度殷勤,又敢于承认手里的牛雕不是象骨的。

D. 小D总觉得那个牛雕是假的,但又不能从女店主的话里找到漏洞,于是决定打破牛雕,最终解开了真相。

E. 文章以牛雕为线索将整个内容连缀在一起,情节曲折,起伏跌宕,人物个性鲜明,充满神秘的色彩。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