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文后各题。 孤独的庄稼 赵 新 ①赵庄稼大门前的荒地上长了一...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文后各题。

孤独的庄稼

 

赵庄稼大门前的荒地上长了一棵庄稼。赵庄稼已经六十二岁,种了一辈子庄稼,从未见过这样好的一棵庄稼。饭前饭后,工余闲暇,端上一袋旱烟,老汉常常站在那棵庄稼跟前,观赏它粗壮挺拔的身姿,抚摸它舒展修长的枝叶,直看得如痴如醉。

老汉现在是沟里村的清洁工,每天拿把扫帚在街道上打扫卫生,然后按月去村委会领钱,然后用两千四百块钱的工资,买米买面,买油买菜,买这买那。

③日子过得很享受,但是过得不踏实,很纠结。他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是,沟里村的庄稼人一窝蜂地都去打工,怎么不种庄稼了呢?眼见大片大片的土地撂荒了,怎么没人心疼呢?家家户户买着吃,要是有那么一天天底下的米面卖完了,人们该吃什么呢?他去问村委会主任。年轻的村主任哈哈大笑。村主任说,姑父,你这就叫杞人忧天哪!人们出去打工,那是因为打工比种地挣钱;人们方方面面买着吃,那是因为手里有钱;而只要你手有钱,你永远有饭吃!他说:照你这么说,钱就是饭,钱就是粮食?村主任说:你真是,这还用怀疑吗?他不服:那,要是万一光有钱没有粮食呢?村主任说:姑父,你别死凿铆,别想入非非啦,好好打扫卫生吧。他胡乱地点了点头,心情却越发沉重起来。

④只有见了那棵庄稼,老汉的心情才会感到舒畅,感到明朗,感到踏实。老汉拍手掌,提高嗓门夸奖那棵庄稼:好家伙,你腰杆子真硬,你旱也不怕,涝也不怕,风也不怕,雨也不怕!正兀自念叨时,发现它的叶子上爬了一只虫子。那虫子又细又长,弓了腰快速蠕动,像爬在他脊背,像爬在他的心上,他伸手把它拿住,用力一搓,那虫儿便成了一滩绿色的汁水。

⑤说话到了白露节令,那棵庄稼上的娃娃已经长得比棒槌还大。一团红缨秀出来,丝丝缕缕,飘飘洒洒。老汉把那娃娃摸了摸、按了按、捏了捏,上面的颗粒密密实实,娇娇嫩嫩,饱满圆润,又鼓又大!老汉闻到了它的芳香:那芳香如酒,扑鼻而来,令他陶醉。老汉看见了它的成熟:那成熟金光闪闪,像一道霞光,扮亮了秋天。

⑥傍晚的时候,村主任忙忙活活地来到赵庄稼家里,递上去一支香烟。老汉正在吃饭,顾不上接那支香烟。村主任说:姑父,就你一个人吃饭?老汉说:你姑姑撇下我走了,孩子们都在外头打工,可不是就我一个人吃饭!村主任说:姑父,我问你一个问题,你门前的那棵玉米,是你的吗?老汉放下饭碗:这还用问吗?它长在我的地里,当然就是我的。村主任又给老汉递烟,老汉忙着刷碗,又没接。村主任说:姑父,你把那棵棒子送给我吧,我儿子吵着闹着要吃煮玉米。老汉的心猛地一抖:那可不行。你到别处找去吧……村主任笑了:咱们村只有你这一棵玉米,只有你这一穗嫩棒子,我到哪儿找啊?老汉说:不行就是不行!那穗棒子我要留下作种子,不能随便糟蹋了它!村主任说:姑父啊,你已经不种地了,还要种子干啥?老汉说:种,我现在就开始准备种,你别忘了我叫赵庄稼!老汉又说,想吃煮玉米还不好说,你有钱有车,你到城里买去啊。

⑦当天晚上,月光明媚,夜色如画。在缠绵的秋风里,赵庄稼披了一件厚衣服,坐在一张板凳上,聚精会神地守护那棵孤独的庄稼。有只萤火虫儿飘过来,欢欣地绕着那棵庄稼转,而它好像睡着了,顶着满天露水,抱着硕大的娃娃。老汉想,再有十几天,我就可以收获,把这穗种子藏到我家。收获了这穗种子我就向村委会辞职,我还种我的庄稼。

⑧老汉竟迷迷糊糊睡着了,睡梦中漫山遍野都是好庄稼。老汉是自己笑醒的。笑醒了,天亮了,那庄稼上没了那个娃娃。

⑨晌午的时候,村主任又忙忙活活地来到赵庄稼家里。他说,姑父,我今天还真到县城去买嫩棒子,可惜白跑了,没有卖的啊;老人家,求求你……

⑩老汉说:你别求我啦,我的娃娃早丢啦。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5年13期,有删改

1.请简要概括赵庄稼的形象特征。

2.文章第⑤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3..小说第⑧段写赵庄稼梦到“漫山遍野都是好庄稼”,对内容的表达有何作用?

4.小说标题是“孤独的庄稼”,请探究“孤独”的意蕴。

 

1.①物质生活宽裕但内心纠结;②孤独寂寞;③热爱土地;④心忧现实。 2.①使用比喻、叠词、视觉触觉嗅觉结合、动作(细节)描写,②多角度、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庄稼的形状、颜色和香味,突出了老汉对庄稼的喜爱与兴奋、呵护与期盼之情。 3.①梦境表现赵庄稼对撂荒后农村重又种满庄稼的期盼; ②现实与梦境的反差,引发赵庄稼对农村撂荒现象的忧虑。 4.①庄稼由多到少是孤独的; ②失去了庄稼的土地是孤独的; ③不被理解的赵庄稼是孤独的; ④被逐渐遗弃的传统农耕文明是孤独的。 【解析】 1. 试题分析:此题为人物形象概括题。这是考查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小说人物形象可以环境,故事情节方面考虑。此题立足全文,因此要再次通读全文,考生不可仅阅读的初次印象作答。第二节“是沟里村的清洁工” “两千四百块钱的工资,”表明他经济宽裕。第三节“日子过得很享受,但是过得不踏实,很纠结。他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是,沟里村的庄稼人一窝蜂地都去打工,怎么不种庄稼了呢?”,表明他内心纠结。 第一节和第三节“种了一辈子庄稼“眼见大片大片的土地撂荒了,怎么没人心疼呢”,表明他热爱土地。第三节“家家户户买着吃,要是有那么一天天底下的米面卖完了,人们该吃什么呢?”“年轻的村主任哈哈大笑。村主任说,姑父,你这就叫杞人忧天哪!”表明他心忧现实。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赏析画线句子,也等于考查现代文的表达技巧。因为赏析画线的句子,首先要多角度分析其使用的表达技巧,所写的内容,表达的作用。表达技巧可以从修辞、写景的顺序、感官、表现手法和语言等角度来作答。一团红缨秀出来,丝丝缕缕,飘飘洒洒。老汉把那娃娃摸了摸、按了按、捏了捏,上面的颗粒密密实实,娇娇嫩嫩,饱满圆润,又鼓又大!老汉闻到了它的芳香:那芳香如酒,扑鼻而来,令他陶醉 ,该画线处为写景句,把玉米比作“娃娃”,用“ 娇娇嫩嫩,饱满圆润”来形容玉,使用了比喻手法;“丝丝缕缕,飘飘洒洒”,“ 密密实实,娇娇嫩嫩”,运用了叠词;既写其形色“一团红缨”又写其味“香”,还有 “摸”“按”“捏”等触觉;还有动作描写。分别写其形色味。如此细写庄稼,自是表现了老汉对庄稼的喜爱和期盼之情。答案整理,分点作答。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3.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的是小说情节在内容方面的作用。分析此类试题要放在原文语境去考虑,因为每个情节的发生都是有原因的,情节是人物行为的表现,自然也能表现人物。前文讲老汉爱土地,对村民进城打工使得土地摞荒感到不解和忧心,后来门口长颗玉米,他视若珍宝,精心呵护,打算将那个玉米棒子留作种子,将来种。于是夜里梦到“漫山遍野都是好庄稼”,梦的内容表现老汉对土地荒芜后能重新种上庄稼的期盼,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联系现实,梦境恰恰能反映他内心的焦灼。分点整理即可得到答案。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4. 试题分析:此题为理解题目的含义。“孤独的庄稼”,结合全文多角度理解,要采用发散性思维,文章围绕“孤独的庄稼”写了哪些内容,梳理文本总结,有写庄稼本身的孤独;有写本应种上庄稼的土地被摞荒了,是孤独的;写了老汉是孤独的,因为他对土地的担忧不被众人理解。最后上升到文章的主旨高度,农民种地生存这种生活方式已经离农民越来越远了,意味传统农耕文明也是孤独的。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课文内容阅读

“看你的神情,你似乎还有些期望我,——我现在自然麻木得多了,但是有些事也还看得出这使我很感激,然而也使我很不安:怕我终于辜负了至今还对我怀着好意的老朋友……”他忽而停住了,吸几口烟,才又慢慢的说,正在今天,刚在我到这一石居来之前,也就做了一件无聊事,然而是我自己愿意做的。我先前的东边的邻居叫长富,是一个船户他有一个女儿叫阿顺,你那时到我家里来,也许见过的,但你一定没有留心,因为那时她还小后来她也长得并不好看,不过是平常的瘦瘦的瓜子脸,黄脸皮;独有眼睛非常大,睫毛也很长,眼白又青得如夜的晴天,而且是北方的无风的晴天,这里的就没有那么明净了她很能干,十多岁没了母亲,招呼两个小弟妹都靠她;又得服侍父亲,事事都周到;也经济,家计倒渐渐的稳当起来了邻居几乎没有一个不夸奖她,连长富也时常说些感激的话这一次我动身回来的时候,我的母亲又记得她了,老年人记性真长久她说她曾经知道顺姑因为看见谁的头上戴着红的剪绒花,自己也想有一朵,弄不到,哭了,哭了小半夜,就挨了他父亲的一顿打,后来眼眶还红肿了两三天这种剪绒花是外省的东西,S城里尚且买不出,她那里想得到手呢?趁我这一次回南的便,便叫我买两朵去送她。

……

“‘可惜顺姑没有福气戴这剪绒花了。’”

“她于是详细的告诉我,说是‘大约从去年春天以来,她就见得黄瘦,后来忽而常常下泪了,问她缘故又不说;有时还整夜的哭,哭得长富也忍不住生气,骂她年纪大了,发了疯。可是一到秋初,起先不过小伤风,终于躺倒了,从此就起不来。直到咽气的前几天,才肯对长富说,她早就像她母亲一样,不时的吐红和流夜汗。但是瞒着,怕他因此要担心,有一夜,她的伯伯长庚又来硬借钱,——这是常有的事,——她不给,长庚就冷笑着说:你不要骄气,你的男人比我还不如!她从此就发了愁,又伯羞,不好问,只好哭。长富赶紧将她的男人怎样的挣气的话说给她听,那里还来得及?况且她也不信,反而说:好在我已经这样,什么也不要紧了。’”

“她还说,‘如果她的男人真比长庚不如,那就真可怕呵!比不上一个偷鸡贼,那是什么东西呢?然而他来送殓的时候,我是亲眼看见他的,衣服很干净,人也体面;还眼泪汪汪的说,自己撑了半世小船,苦熬苦省的积起钱来聘了一个女人,偏偏又死掉了。可见他实在是一个好人,长庚说的全是诳。只可惜顺姑竟会相信那样的贼骨头的诳话,白送了性命。——但这也不能去怪谁,只能怪顺姑自己没有这一份好福气。’”

1.顺姑是怎样一个人?作者刻画顺姑的肖像和性格有什么作用?

2.联系原文看,吕纬甫和顺姑两个形象有什么相似点?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各句名篇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2)庄生晓梦迷蝴蝶,___________

(3)夜深忽梦少年事,___________

(4)_________,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5)_________,只是朱颜改。

(6)__________,百年多病独登台。

(7)___________,黄芦苦竹绕宅生。

(8)____________,妆成每被秋娘妒。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咏山泉           储光羲

   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

   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恬澹无人见,年年长自清。

1.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的妙处。

2.这首诗中的“山泉”具有什么品格?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怎样的情怀?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与凤翔邢尚书书

韩愈

愈再拜:布衣之士,身居穷,不借势王公大人,则无以成其志;王公大人功业显著,不借誉于布衣之士,则无以广其名。是故布衣之士,虽甚贱而不谄;王公大人,虽甚贵而不骄。其事势相须,其先后相资也。今阁下为王爪牙,为国藩垣,威行如秋,仁行如春,戎狄弃甲远遁,朝廷高枕而不,是岂负大丈夫平生之志愿哉?岂负明天子非常之顾遇哉?赫赫,洸洸乎,功业逐日新,名声随风而流,宜乎欢呼海隅高谈之士,奔走天下慕义之人。使或愿驰一传,或愿操一戈,纳君于唐虞,收地于河湟。然而未至是者,盖亦有说云:岂待士之道未甚厚,遇士之礼未甚优?请粗言其事,阁下试详而听之:

夫士来也,必有求于阁下。夫以贫贱而求富贵,正其宜也。阁下之财,不可以遍施于天下,宜择其人之贤愚,而厚薄等级之,可也。假如贤者至,阁下乃一见之;愚者至,不得见焉。则贤者莫不至,而愚者日远矣。假如愚者至,阁下千金与之;贤者至,亦以千金与之;则愚者莫不至,而贤者日远矣。欲求得士道,尽于此而已;欲求士之贤愚,在于精鉴博采之而已。精鉴于己,固已得其十七八矣;又博采于人,百无一二遗者焉。若果能是道,愈见天下之竹帛,不足书阁下之功德,天下之金石,不足颂阁下之形容矣!

愈也,布衣之士也。生七岁读书,十三而能文,二十五而擢第于春官,以文名于四方。古之兴亡,未尝不经于心也;当世之得失,未尝不留于意也。常以天下之安危在边,故六月往焉,来观其师,及至此都,徘徊而不能去者,诚悦阁下之义,愿少立于阶墀之际,望见君子之威仪也。居十日而不敢进者,诚以无以为荐,惧阁下以众人视之,则杀身不足以灭耻,徒悔恨于无穷。故先此书,序其所以来,阁下其无以为狂,而以礼进退之,幸甚,幸甚!愈再拜。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

布衣之士,身居穷约   约:

朝廷高枕而不          虞:

惧阁下以众人视之    众人:

不足颂阁下之形容矣      形容: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戎狄弃甲远遁      举类迩见义远

B. 赫赫,洸洸乎      儿寒

C. 夫士来也        屈平嫉王听不聪也

D. 功业逐日新    怀王不知忠臣之分

3.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先此书,序其所以来,阁下其无以为狂,而以礼进退之。

(2)其存君兴国,一篇之中,三致志焉。

(3)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

4.韩愈认为邢尚书怎样做才能“得士”?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查看答案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君兴国而欲反覆之(思念)    而刘夙疾病(缠绕)

吾妻来(女子出嫁)              侍东宫(应当)

B. 之为取(给予)              茕茕独立(孤单的样子)

前太守臣逵臣孝廉(观察)        然皆屈原之从容辞令(效法)

C. 管仲因而之(使……守信用)    平其功(讨伐)

吾家读书久不(获取功名)        蒙国恩(不久)

D. 故其曰(称言,主张)          去,以手阖门(等到)

臣具以表(使知道)              上度则六亲固(遵循)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