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物理试题 >

如图所示,相距s=4m、质量均为M,两个完全相同木板A、B置于水平地面上,一质量...

如图所示,相距s=4m、质量均为M,两个完全相同木板AB置于水平地面上,一质量为M、可视为质点的物块C置于木板A的左端.已知物块C与木板A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1=0.40,木板AB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0.10,最大静摩擦力可以认为等于滑动摩擦力,开始时,三个物体均处于静止状态.现给物块C施加一个水平方向右的恒力F,且F=0.3Mg,已知木板AB碰撞后立即粘连在一起.

1)通过计算证明AB碰前AC是一起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2)求从物块C开始运动到木板AB相碰所经历的时间t

3)已知木板AB的长度均为L=0.2m,请通过分析计算后判断:物块C最终会不会从木板上掉下来?

 

(1)见解析;(2)4s;(3)物块C将不会从木板上掉下来。 【解析】试题分析:(1)设木板A与物块C之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Ff1,木板A与水平地面之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Ff2,有Ff1=μ1Mg=0.40Mg,Ff2=μ2(Mg+Mg)=0.20Mg. 可见Ff2<F<Ff1,故可知在木板A、B相碰前,在F的作用下,木板A与物块C一起水平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2)设A与C一起向右匀加速过程中它们的加速度为a,运动时间为t,与木块B相碰时的速度为v,有F-Ff2=(M+M)a,x=at2,v=at,解得t=4 s,v=2 m/s. (3)碰撞后瞬间,物块C的速度不变,设A、B碰后速度为v′,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则Mv=2Mv′,得v′=. v′即木板A、B共同运动的初速度. 此后,物块C在木板上滑动时的加速度为aC==-1 m/s2,物块C在木板上滑动时,木板A、B共同运动的加速度为aAB=,其中F′f2=μ2(Mg+2Mg)=0.3Mg,解得aAB=0.5 m/s2. 若木板A、B很长,则物块C不会掉下来,设物块C再运动时间t1后,三者的速度相同,有v+aCt1=+aABt1,解得t1=s,在此过程中,物块C的位移为xC=vt1+aCt=m. 木板A、B的位移为xAB=t1+aABt=m. 由于xC-xAB=m<2L=0.4 m,可见,物块C与木板A、B达到共同速度时还在木板上.进一步分析,由于F=F′f2=0.3Mg<Ff1,可知达到共同速度后物块C将与木板A、B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可见物块C将不会从木板上掉下来。 考点:牛顿第二定律 【名师点睛】摩擦力得到最大静摩擦力时,两物体才可能相对运动。所以,看两物体能否一起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可先假设两物体作为一个整体一起加速运动时,它们之间的摩擦力是否大于最大静摩擦力,如不大于,则可以一起加速运动。判断物体是否从滑板上滑下来,也可先假设滑板足够长,速度相等时,位移差如果小于滑板的长度,不会滑下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如图所示,长L=8m,质量M=3kg的薄木板静止放在光滑水平面上,质量m=1kg的小物体放在木板的右端,现对木块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拉力F,取g=10m/s2,求:

(1)若薄木板上表面光滑,欲使薄木板以2 m/s2的加速度向右运动,需对木板施加的水平拉力为多大?

(2)若木板上表面粗糙,物体与薄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3,若拉力F=6N,求物体对薄木板的摩擦力大小和方向?

(3)若木板上表面粗糙,物体与薄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3,若拉力F=15N,物体所能获得的最大速度。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LMN是竖直平面内固定的光滑绝缘轨道,MN水平且足够长,LM下端与MN相切,质量为m的带正电小球B静止在水平轨道上,质量为2m的带正电小球ALM上距水平轨道高为h处静止释放,在A球进入水平轨道后,A.B两球间相互作用视为静电力作用。带电小球均可视为质点。已知A.B两球始终没有接触。重力加速度为g。求:

1A.B两球相距最近时,A.B两球系统的电势能

2A.B两球最终的速度的大小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把重8N的物体放在倾角=30°的粗糙斜面上并静止,物体的上端与固定在斜面上的轻质弹簧相连,弹簧与斜面平行,若物体与斜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5N,则:

1)弹簧为原长,且物体保持静止,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为多少;

2)现弹簧处于压缩状态,且物体保持静止,则最大弹力为多少?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为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的实验装置示意图.

(1)因为下落高度相同的平抛小球(不计空气阻力)的飞行时间相同,所以我们在实验中可以用平抛运动的___________来替代平抛运动的初速度.

(2)本实验中,实验必须要求的条件是_____   

A.斜槽轨道必须是光滑的

B.斜槽轨道末端点的切线是水平的

C.入射小球每次都从斜槽上的同一位置无初速度释放

D.入射球与被碰球满足ma>mb,ra=rb

(3)图中M、P、N分别为入射球与被碰球对应的落点的平均位置,则实验中要验证的关系是______   

A.ma•ON=ma•OP+mb•OM
Bma•OP=ma•ON+mb•OM

C.ma•OP=ma•OM+mb•ON
Dma•OM=ma•OP+mb•ON

 

查看答案

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采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

1)本实验应用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

A. 控制变量法        B. 假设法        C. 理想实验法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在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时,应改变小车所受拉力的大小

B.在探究加速度与外力的关系时,应改变小车的质量

C.在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时,作出图象容易更直观判断出二者间的关系

D.无论在什么条件下,细线对小车的拉力大小总等于砝码盘和砝码的总重力大小.

3)在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时,若取车的质量M0.5kg,改变砝码质量m的值,进行多次实验,以下m的取值最不合适的一个是____________

Am14g Bm210g Cm340g Dm4500g

4)在平衡小车与长木板之间摩擦力的过程中,打出了一条纸带如图乙所示。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为0.02 s。从比较清晰的点起,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量出相邻计数点之间的距离,根据图中给出的数据求出该小车的加速度a=___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5)如图所示为甲同学在探究加速度a与力F的关系时,根据测量数据作出的a-F 图象,说明实验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