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物理试题 >

一块长木板abc长为2L,沿与水平面成θ角倾斜放置,它的ab部分表面光滑,bc部...

一块长木板abc长为2L,沿与水平面成θ角倾斜放置,它的ab部分表面光滑,bc部分表面粗糙,两部分长度相等.木板下端口处有一与木板垂直的挡板,挡板上固定一段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弹簧长度为0.5L.将一质量为m的物块在木板的顶端c由静止释放,物块将沿木板下滑,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物块最终会在ab之间某一段范围内做往复运动

B.物块运动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最多为mgLsinθ

C.物块每一次下滑过程达到最大速度的位置是不一样的

D.物块每一次下滑过程中弹簧具有的弹性势能的最大值都等于

 

AB 【解析】 试题分析:物块从c到最低点的运动中,物块的势能转化为摩擦生热和弹簧的势能,从最低点返回后弹性势能转化为摩擦生热和物块的重力势能,物块会在木板上做往返运动,每次经过bc面都有能量损失,直至最后的弹性势能只能转化为物块到达b点的重力势能,物块只在ab之间某一段范围内做往复运动,故A正确;物块最后在b与a上方某点之间做往复运动,物块到达最低点时,由mgsinθ=kx,解得:,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mg(2L-)sinθ=Wf+mg(L-)sinθ,解得:Wf=mgLsinθ,故B正确; 物块开始会在b点上方某点和最低点运动,最后在b点和最低点之间运动,故在b点上方某点和最低点运动,每次有能量损耗,故每一次下滑过程达到最大速度的位置是不一样的,但在b点和最低点之间运动,无能量损耗,物块每一次下滑过程达到最大速度的位置是一样的,故C错误;物块第一次到达最低点时,由mgsinθ=kx,解得:x=,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得:mgsinθ[2L−(L−)]=EP+Q,整理得:EP+Q=mgsinθ(),故物块第一次下滑过程中弹簧具有的弹性势能的最大值都小于mgsinθ(),故D错误;故选:AB 考点:牛顿第二定律;能量守恒定律.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如图所示,有AB两颗卫星绕地心O做圆周运动,旋转方向相同.A卫星的周期为T1B卫星的周期为T2,在某一时刻两卫星相距最近,则(引力常量为G)

A. 两卫星经过时间t= T1+T2再次相距最近

B. 两颗卫星的轨道半径之比T22T12

C. 若己知两颗卫星相距最近时的距离,可求出地球的质量

D. 若己知两颗卫星相距最近时的距离,可求出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查看答案

在绝缘的水平桌面上有MNPQ两根平行的光滑金属导轨,导轨间的距离为l.金属棒abcd垂直放在导轨上,两棒正中间用一根长l的绝缘细线相连,棒ab右侧有一直角三角形匀强磁场区域,磁场方向竖直向下,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均为l,整个装置的俯视图如图所示,从图示位置在棒ab上加水平拉力,使金属棒abcd向右匀速穿过磁场区,则金属棒ab中感应电流i和绝缘细线上的张力大小F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可能正确的是(规定金属棒ab中电流方向由ab为正)

A.

B.

C.

D.

 

查看答案

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10:1,A、V均为理想电表,R为光敏电阻(其阻值随光强增大而减小),Ll和L2是两个完全相同的灯泡.原线圈接入如图乙所示的正弦交流电压u,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压u的频率为100 Hz

B.电压表V的示数为

C.当照射R的光强增大时,电流表A的示数变大

D.当Ll的灯丝烧断后,电压表V的示数会变大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acbd为正方形abcd的对角平分线,O为正方形的中心.现在abc三点分别放上电荷量相等的三个正电荷,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O点电场强度的方向垂直于acO指向d

B. Od电势逐渐升高

C. b点的电荷移到O点时,d点的电场强度变小

D. 将带正电的试探电荷由O移到d,该电荷的电势能逐渐减少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有一矩形长木板,木板左端放一小物块,已知木板质量大于物块质量,t=0时两者从图中位置以相同的水平速度v0向右运动,碰到右面的竖直挡板后木板以与原来等大反向的速度被反弹回来,运动过程中物块一直未离开木板,则关于物块运动的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可能正确的是( )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