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土壤农杆菌是一种能引起双子叶植物产生冠瘿瘤的土壤细菌,它带有一个大的质粒叫Ti质...

土壤农杆菌是一种能引起双子叶植物产生冠瘿瘤的土壤细菌,它带有一个大的质粒叫Ti质粒含冠瘿瘤基因,它携带细菌DNA向宿主植物基因组转化所需信息的重要片段,只有T—DNA片段才转入植物细胞的基因组。其结构及转化过程如图所示,回答相关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若用Ti质粒作为抗旱基因的载体,为了使某种植物具有抗旱性状而又不引起植物产生冠瘿瘤,需对Ti质粒进行修饰,即            ,将抗旱基因转移至Ti质粒的             中,且要保证复制起始位点和             不被破坏。然后在一定条件下将外植体在含有            的土壤农杆菌的稀释培养基上培养,使得抗旱基因转入植物细胞并整合到植物基因组中。

2将上述外植体置于一个含有某种抗生素的合适培养基中进行筛选,发生转化的外植体通过           形成愈伤组织,再通过             产生不定芽和体细胞胚再长出整个植物。

3基因转化是否成功应对转基因植物进行鉴定,如果培育成的植株能适应干旱环境,还应进行          水平鉴定,以确定该变异能否遗传给后代。为获得纯合的转基因植株,还需要对转基因植株进行        

 

(1)去除瘤基因 T—DNA 用于转移T—DNA的片段 重组Ti质粒 (2)脱分化 再分化 (3)DNA 连续自交(单倍体育种)(1分) 【解析】分析题图:图示为Ti质粒结构及转化过程图.Ti质粒(含冠瘿瘤基因),它携带细菌DNA向宿主植物基因组转化所需信息的重要片段,只有T-DNA片段才转入植物细胞的基因组。转化过程为:将抗旱基因转移至Ti质粒的T-DNA中,然后在一定条件下将外植体在含有重组Ti质粒的土壤农杆菌的稀释培养基上培养,使得抗旱基因转入植物细胞并整合到植物基因组中。 (1)Ti质粒含冠瘿瘤基因,能引起双子叶植物产生冠瘿瘤,因此以Ti质粒作为抗旱基因的载体时,为了使某种植物具有抗旱性状而又不引起植物产生冠瘿瘤,需去除Ti质粒的冠瘿瘤基因;根据题干信息“只有T-DNA片段才转入植物细胞的基因组”和“Ti携带细菌DNA向宿主植物基因组转化所需信息的重要片段”可知,应将抗旱基因转移至Ti质粒的T-DNA中,且要保证复制起始位点和用于转移T-DNA的基因片段不被破坏.然后在一定条件下将外植体在含有重组Ti质粒的土壤农杆菌的稀释培养基上培养,使得抗旱基因转入植物细胞并整合到植物基因组中。(2)外植体培养成新植体的过程为:外植体——(脱分化)→愈伤组织——(再分化)→不定芽和体细胞胚→新植体。(3)基因转化是否成功应对转基因植物进行鉴定,如果培育成的植株能适应干旱环境,还应进行DNA水平鉴定,以确定该变异能否遗传给后代。通过转基因技术获得的个体为杂合子,为获得纯合的转基因植株,还需要对转基因植株进行严格的自交,直到后代不出现性状分离为止。 【考点定位】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植物培养的条件及过程 【名师点睛】本题结合Ti质粒结构及转化过程图,考查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应用,要求学生识记基因工程的原理、工具及操作过程,能分析题图结合题干中的有效信息答题;识记植物组织培养过程;掌握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明确杂交法可以提高纯合度等相关知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表是某同学列出的分离并计数土壤中微生物培养基的配方,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KH2PO4

14g

Na2HPO4

21g

MgSO4·7H2O

02g

葡萄糖

100g

尿素

10g

琼脂

150g

(1)制备培养基时,将上述物质溶解并用蒸馏水定容至1000mL后,还要进行                   

(2)从功能上看,该培养基属于         养基,细菌能利用培养基中的氮源是由于能合成        

(3)用稀释涂布平板法统计样本菌落数时,         (需要/不需要)设置对照组(即不接种进行培养),原因是                                                                            

(4)某同学在3个培养基上分别涂布稀释倍数为106的土壤样液01mL,培养一段时间后,其菌落数分别为180、220、320个,则每毫升原土壤样液中上述微生物的数量为          ,此方法测定的活菌数比实际活菌数少的原因为                                                                    

 

查看答案

某种开两性花的植物花色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A基因控制红色素合成(AA和Aa的效应相同)。基因B为修饰基因,其作用为淡化花色的浓度,B基因的数目越多,其淡化作用越强。现用两组纯合亲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

满分5 manfen5.com

1第2组实验中,白花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1组的F2所有个体再进行自交,产生的后代表现型及比例应为              

3第2组F2中红花个体与粉红花个体相互杂交,子代开白花的个体占的_______________。

4从第2组F2中取一红花植株,请你设计实验,用最简便的方法来鉴定该植株的基因型。预测实验结果并得出实验结论:                                                                     

 

查看答案

薇甘菊是多年生藤本植物,能攀爬树冠迅速生长,繁殖能力强,植株覆盖密度大。薇甘菊入侵后,以其入侵点为圆心,向外扩散分别形成薇甘菊入侵区、群落交错区和本土植物区三类样区。在入侵区,薇甘菊覆盖度大于90%,入侵年龄在5年以上;群落交错区,薇甘菊与当地植物交错分布,薇甘菊覆盖度在10%~30%,入侵年龄在3年左右;本土植物区没有薇甘菊生长,优势种群为本土植物类群,其覆盖度大于80%。下表为不同样区取土样的数量、体积相同中小型土壤动物的个体数量和类群数统计结果。请分析回答:

 

线虫

蜱螨目

弹尾目

其他昆虫或小动物

个体总数

类群数

薇甘菊入侵区

1 890

226

123

48

2 287

15

群落交错区

1 198

132

99

114

1 543

15

本土植物区

1 084

120

143

49

1 376

14

数量总计

4 172

478

365

211

5 206

44

1从表中数据可知,在不同样区捕获到的中小型土壤动物个体数量不尽相同,动物个体数量最多的样区是______。薇甘菊入侵后对中小型土壤动物的________变化影响不大,而对土壤中动物的个体数量变化影响较大。对土壤中线虫等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常釆用______的方法,进行釆集、调查。

2在该生态系统的成分中,薇甘菊属于________, 土壤中的小动物属于____________。

3薇甘菊入侵5年后,本土植物成片枯萎死亡的主要原因是                       。薇甘菊入侵引起的一些物种取代另一些物种的现象在生态学上称为            

 

查看答案

左图为人和高等动物内存在的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示意图。甲、乙丙表示不同内分泌器官。a、b、c表示三种不同的激素,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图中激素c是            ,其分泌受                     分泌的激素直接调节。

(2)将等量的双缩脲试剂加入a、b、c三种激素配置的溶液后,溶液变紫色的有              

(3)通过抽血可以检测内分泌系统的疾病,这主要是利用了激素调节的           特点。右表为某人验血报告单的部分截图,由验血报告单推测其可能病变的器官是                  

 

查看答案

研究人员利用图1装置测得密闭玻璃罩内幼苗的O2释放速率如图2所示。请据图回答:

满分5 manfen5.com

(1)植物对培养液中不同无机盐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原因是                          

(2)光照条件下,根尖细胞内生成还原氢的场所有              

(3)曲线中t1t4时段,玻璃罩内CO2浓度最低点是        ;t4时补充CO2,此时叶绿体C5的合成速率将

(加快/减慢)

(4)根据测量结果t4时玻璃罩内O2的量与t0时相比增加了128mg,则t0t4时段植株积累葡萄糖的量为

mg。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