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字音。 (1)加点字注音。 猪窠(______)噱头(______)抻(____...

字音。

(1)加点字注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看拼音写汉字。

未ān事宜______ 断yuán 残壁______ guān寡______gē瘩______

 

1)kē xué chēn méi 2)谙 垣 鳏 疙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此题应该注意“噱”应该读二声,不要误读作四声;“谙”“疙”的偏旁不要写错。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题文)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在我们成长过程中,有过许多撩拨心弦的记忆:亲人的呵护、师长的教诲、同伴的启迪、书香的熏陶……这些记忆如同呵护的春风,关爱的雨露,友善的阳光,滋养着我们心灵的成长和心智的成熟。

请根据你对上述文字的理解,结合你的生活经历和体验,以“成长路上的阳光”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选择你最擅长的文体,结合你最熟悉的生活,抒发你最真挚的情感; ②不得抄袭,不得套作,用规范汉字书写;③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④不少于600字。

 

查看答案

(甲)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无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吴均《与朱元思书》)

(乙)西湖最盛,为春为月。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石篑数为余言:傅金吾园中梅,张功甫玉照堂故物也,急往观之。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湖上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为清绝:花态柳情,山容之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袁宏道《晚游六桥待月记》,有删节)

(注释)①罗纨(wán):丝织品。②午未申:指午时、未时、申时三个时辰,相当于现在从上午十一时至下午五时的这一段时间。③夕舂:夕阳。

1.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     B.

C.     D.

2.翻译下面的句子。

(1)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2)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3.甲、乙描写的对象各不相同,但是两位作者却都流露出相似的思想感情。请从对待风景和对待世俗社会两个角度写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查看答案

比较阅读甲文《答谢中书书》和乙文《记承天寺夜游》,完成小题。

(甲文)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乙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用“/”为文中画线句子标出停顿。

解衣欲睡月色人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晓雾将歇  

(2)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3)怀民亦未寝  

(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沉鳞竞跃。

(2)相与步于中庭。

4.填空。

(1)甲文写景动静相衬,其中通过生命活动的描写,为景增添动感的语句是“__________”和 “__________”。乙文写景的名句是“__________”。

(2)甲乙两文都写了自然景物,甲文描绘了“□□之美”,乙文描写了“□□之美”。但两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所不同,甲文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乙文则把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等微妙复杂的思想感情浓缩在文中“__________”的语句中。

 

查看答案

三 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夏水

(2)王命急宣

2.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3.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层次清楚,先写山,后写水;写水时,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来写四时景色。

B. 文中写山,突出了山连绵不断、雄伟险峻、遮天蔽日的特点。

C. “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写出了三峡水流的迅疾。

D. 文章仅用“寒”“肃”“凄”“哀”数字,便将三峡秋季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4.文章结尾引用“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有什么作用?

 

查看答案

(题文)综合性学习。

2016年6月11日是我国第11个“文化遗产日”,主题是“让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

(1)结合“文化遗产日”的主题,请你为学校设计三项与此相关的活动。

(2)请你为这次活动拟写一幅标语张贴。

(3)如图是一对母女在微信中的对话,请你发一条留言表述自己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有说服力。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