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孟子》一则 孟子谓戴不胜①曰:“子欲子之王之善与?我明告子。有楚大夫于此,欲其...

《孟子》一则

孟子谓戴不胜曰:“子欲子之王之善与?我明告子。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齐语也,则使齐人傅诸?使楚人诸?”

曰:“使齐人傅之。”

曰:“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之,虽日挞而求其齐也,不可得矣。引而置之庄岳之间数年,虽日挞而求其楚,亦不可得矣。子谓薛居州,善士也,使之居于王所。在于王所者,长幼卑尊皆薛居州也,王谁与为不善?在王所者,长幼卑尊皆非薛居州也,王谁与为善?一薛居州,独如宋王何?”

(选自《孟子·滕文公下》)

[注释]①戴不胜:人名,宋国大臣。②咻(xiū):喧哗干扰。③挞:鞭打。④庄岳:齐国的街名。⑤薛居州:人名。

1.查阅《古代汉语词典》,“傅”的释义有如下四项。文中:“使楚人诸”中“傅”的意思是(   )

A. 教师    B. 靠近、迫近    C. 教导、辅导    D. 依附、依凭

2.本文阐述的道理与下列哪个选项表述的意义不同(   )

A. 孟母三迁    B. 与人为善

C. 出淤泥而不染    D.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1.C 2.B 【解析】 1.试题分析:“使楚人傅诸”:让齐国人来教他。所以这里的“傅”是“教导、辅导”之意。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台湾的佛光山,位于中国台湾地区高雄市大树乡东北区,是中外闻名的佛教圣地,有“南台佛都”之称,也是现今台湾最大的佛教道场。如今看起来气势恢宏的道场、佛学院,却是由星云大师率领弟子们从1967年开始,一点点铸造和创建的。当时有人问星云大师:“你没有钱,怎么建得起来?”星云大师回答:“我先搭一个小草棚,慢慢计划,每天都做一点点,佛光山不就这样建起来了吗?”后来星云大师开始创办佛学院,依然有人怀疑:“你没有人,怎么能办得起来呢?” 星云大师依旧回答:“我先求其有,以一当十,当年一个个毕业出来的学生,不都成为今日佛教界的精英了吗?”在其他人看起来庞大浩瀚的工程,却奇迹般地完成了!其他人也从最初的不相信,变成了后来的惊叹不已:这真是奇迹!简直超出了人类的极限!而星云大师却说:“我们要认识这个世界,先要认识世间的极限。人的寿命有极限,大楼的使用年限也有极限,甚至感情、金钱,都有其极限。但是伟大的人类,乃至万物,都在不断地挑战极限。”

1.在这则故事中,被大家评价为“奇迹”的是什么?

2.面对很多人的不相信,星云大师创造了“奇迹”,他对自己的“奇迹”有如下解释:

(1)我先搭一个小草棚,慢慢计划,每天都做一点点,佛光山不就这样建起来了吗?

(2)我先求其有,以一当十,当年一个个毕业出来的学生,不都成为今日佛教界的精英了吗?

(3)我们要认识这个世界,先要认识世间的极限。人的寿命有极限,大楼的使用年限也有极限,甚至感情、金钱,都有其极限。但是伟大的人类,乃至万物,都在不断地挑战极限。

他创造 “奇迹”的过程留给我们很多的思考和启示。请你结合生活实际,选择其中一个角度,写一段议论性的文字。(不少于100字)

3.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子曰:“学而不思则(wǎng),思而不学则(dài)。”(《论语》)

B. 鹏之(xǐ)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tuán)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庄子·北冥有鱼》)

C. 八百里分麾下(chǐ),五十(xuán)翻塞外声。(《破阵子》辛弃疾)

D. 年少万(dōu)(móu),坐断东南战未休。(《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4.下列句中加点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往之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 女,通“汝”,你。(《孟子·富贵不能淫》)

B. 先帝不以臣卑鄙。 卑鄙,指言语行为恶劣,不道德。(《出师表》诸葛亮)

C. 是陋室,惟吾德馨。 斯,这。(《陋室铭》刘禹锡)

D. 青林翠竹,四俱备。 时,季节。(《与谢中书书》陶弘景)

5.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 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列子·伯牙善鼓琴》)

你所听到的心意,想象到的就如同我心里所想象到的一样。

B.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范仲淹)

我曾经探求过古代品德高尚的人们的思想感悟,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为什么呢?

C.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送东阳马生序》宋濂)

因为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就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别人了。

D.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韩愈)

6.下列句子表述的内容有误的一项是(   )

A.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一句中鲁庄公的“鄙”和曹刿的“远谋”形成了对比,体现了领导人要有远谋的能力。

B. 《醉翁亭记》中的“太守之乐”是一种假象,真正要表现的是一种自己被贬谪后内心的压抑与苦闷。

C.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刘禹锡借用典故来表现自己被贬谪的时间之久。

D. 李清照的《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一反其婉约的风格,面对天地展开想象,表达了词人对自由的渴望,对理想人生的追求。

 

查看答案

在好书分享的活动课上,同学们纷纷对自己感兴趣的名著故事进行了讲述。但是有的同学记忆内容并不准确。请你选出其中分享有误的一项(    )

A. 王同学讲述了祥子被起绰号“骆驼”的由来:被抓走的祥子在大兵们都散了以后意外地拣了乱军留下的三匹骆驼,他卖了骆驼,又回到了车厂;大家却传说他因卖骆驼,发了大财,因此给他起了个绰号叫“骆驼祥子”。

B. 李同学讲述了格列佛游历的经过:这个和鲁滨孙一样天生喜欢冒险的人,先后去了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和慧骃国这四个国家。

C. 张同学讲述了《红岩》中江姐等人英勇就义的悲壮情节:在已经能够听到远处传来的解放军的炮声的情况下,江姐、许云峰等革命同志被敌人秘密杀害,使他们没能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D. 石同学讲述了鲁迅先生写作《朝花夕拾》的过程:这些文章都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回忆文”,原名为《旧事重提》。该书讲述了鲁迅先生青少年时期的生活,追忆了那些不能忘怀的人与事。

 

查看答案

读语段,找出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   )

天空是永远宁静的湖水,湖水是永难平静的天空。春天一旦跨到地平线这边来,大地便换了一番风景,明朗又朦胧。它日日夜夜散发着一种气息,就像青年人身体散发出的气息,清新的、充沛的、诱惑而撩人的,这是生命本身的气息。大地的肌肤——泥土,松软而柔和。树枝软软地在空中自由舒展,那纤细的枝梢无风时也颤悠悠地摇动,招呼着一个万物萌芽的季节的到来;小鸟们不必再乍开羽毛,个个变得光溜精灵,在天空扇动阳光飞翔……湖水因为春潮涨满,仿佛与天更近。静静的云,说不清在天上还是在水里……

A. “天空是永远宁静的湖水,湖水是永难平静的天空”是一组对偶句,形式上整齐均匀,意义上凝练集中。

B. “大地的肌肤——泥土”一句中的破折号是解释说明的作用。

C. 文中画线句中的“清新”和“充沛”词性相同。

D. 文中加点词语“自由舒展”和“春潮涨满”的结构类型一样,都是偏正短语。

 

查看答案

晓强同学按照季节收集古诗句,请仿照示例,帮他标注出下面诗句所对应的季节。

示例: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夏天)

(1)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______

(2)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______

 

查看答案

读古诗文,将空缺处的原句书写在横线上。

(1)求之不得,_____________。悠哉悠哉,辗转反侧。(《诗经·关雎》)

(2)遥看是君家,____________。(《十五从军征》)

(3)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_。(《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4)此中有真意,_____ ______。(《饮酒》陶渊明)

(5)纷纷暮雪下辕门,_____ ______。(《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6)_____________,学诗谩有惊人句。(《渔家傲》李清照)

(7)金樽清酒斗十千,_____________。(《行路难》李白)

(8)报君黄金台上意,_____________。(《雁门太守行》李贺)

(9)《桃花源记》一文中最有魅力的除了那里有优美的自然景色,还因为那里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热情好客、淳朴的民风。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