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在好书分享的活动课上,同学们纷纷对自己感兴趣的名著故事进行了讲述。但是有的同学记...

在好书分享的活动课上,同学们纷纷对自己感兴趣的名著故事进行了讲述。但是有的同学记忆内容并不准确。请你选出其中分享有误的一项(    )

A. 王同学讲述了祥子被起绰号“骆驼”的由来:被抓走的祥子在大兵们都散了以后意外地拣了乱军留下的三匹骆驼,他卖了骆驼,又回到了车厂;大家却传说他因卖骆驼,发了大财,因此给他起了个绰号叫“骆驼祥子”。

B. 李同学讲述了格列佛游历的经过:这个和鲁滨孙一样天生喜欢冒险的人,先后去了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和慧骃国这四个国家。

C. 张同学讲述了《红岩》中江姐等人英勇就义的悲壮情节:在已经能够听到远处传来的解放军的炮声的情况下,江姐、许云峰等革命同志被敌人秘密杀害,使他们没能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D. 石同学讲述了鲁迅先生写作《朝花夕拾》的过程:这些文章都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回忆文”,原名为《旧事重提》。该书讲述了鲁迅先生青少年时期的生活,追忆了那些不能忘怀的人与事。

 

C 【解析】试题分析:C项内容分享有误。《红岩》中江姐等人牺牲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成立了,他们没有看到的是重庆的解放。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语段,找出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   )

天空是永远宁静的湖水,湖水是永难平静的天空。春天一旦跨到地平线这边来,大地便换了一番风景,明朗又朦胧。它日日夜夜散发着一种气息,就像青年人身体散发出的气息,清新的、充沛的、诱惑而撩人的,这是生命本身的气息。大地的肌肤——泥土,松软而柔和。树枝软软地在空中自由舒展,那纤细的枝梢无风时也颤悠悠地摇动,招呼着一个万物萌芽的季节的到来;小鸟们不必再乍开羽毛,个个变得光溜精灵,在天空扇动阳光飞翔……湖水因为春潮涨满,仿佛与天更近。静静的云,说不清在天上还是在水里……

A. “天空是永远宁静的湖水,湖水是永难平静的天空”是一组对偶句,形式上整齐均匀,意义上凝练集中。

B. “大地的肌肤——泥土”一句中的破折号是解释说明的作用。

C. 文中画线句中的“清新”和“充沛”词性相同。

D. 文中加点词语“自由舒展”和“春潮涨满”的结构类型一样,都是偏正短语。

 

查看答案

晓强同学按照季节收集古诗句,请仿照示例,帮他标注出下面诗句所对应的季节。

示例: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夏天)

(1)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______

(2)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______

 

查看答案

读古诗文,将空缺处的原句书写在横线上。

(1)求之不得,_____________。悠哉悠哉,辗转反侧。(《诗经·关雎》)

(2)遥看是君家,____________。(《十五从军征》)

(3)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_。(《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4)此中有真意,_____ ______。(《饮酒》陶渊明)

(5)纷纷暮雪下辕门,_____ ______。(《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6)_____________,学诗谩有惊人句。(《渔家傲》李清照)

(7)金樽清酒斗十千,_____________。(《行路难》李白)

(8)报君黄金台上意,_____________。(《雁门太守行》李贺)

(9)《桃花源记》一文中最有魅力的除了那里有优美的自然景色,还因为那里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热情好客、淳朴的民风。

 

查看答案

对联是汉语独有的文学形式,书法是民族文化的瑰宝,二者结合更添无穷的魅力。请赏析这副对联,并用楷体将下联正确、规范地书写在田字格内。

[Failed to download image : http://192.168.0.10:8086/QBM/2018/6/12/1965700962459648/1967670362521600/STEM/096ae7365b8c4a24bb693b891eb75e1c.png]

[Failed to download image : http://192.168.0.10:8086/QBM/2018/6/12/1965700962459648/1967670362521600/STEM/892cb8a2ad274922977585ce42121d8a.png]

 

查看答案

任选一题作文。

(1)题目:绽放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如果你不能成为山顶上的高松,那就当棵山谷里的小树吧!但要当棵溪边最好的小树。

如果你不能是一只香獐,那就当尾小鲈鱼;但要当湖里最活泼的小鲈鱼。

如果你不能成为太阳,那就当一颗星星。

要求:①根据材料寓意,选好角度,自拟题目。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