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下列词语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归省:回家看望父母 行辈:排行和辈分...

下列词语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归省:回家看望父母        行辈:排行和辈分

B. 委实:实在                弥散:弥漫消散

C. 自失:丢失了自己          依稀:隐隐约约

D. 絮叨:仔仔细细地说        旺相:茂盛

 

B 【解析】试题分析:A项,归省:从外地回到家乡探亲。C项,自失:因感空虚、不足而内心若有所失。D项,絮叨:啰啰唆唆地说话。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绝壁  膝盖  脑怒  欺侮

B. 困惑  挑剔  胆怯  委曲

C. 叛徒  诚肯  鉴别  宛转

D. 惊异  鞠躬  奖励  家眷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 骗(hǒng)       闹(hong)      起(hōng)          港(chà)

B. 潺(chán)       慢(dài)       不(dàn)           船(lǔ)

C. 撺掇(cuān duó)   水(fú)        树(jiòu)          旺(xiàng)

D. 洁(jǎo)        归(xǐng)      叨(xù)            舟(jí)

 

查看答案

【甲】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选自《木兰诗》)

【乙】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选自《石壕吏》)

1.请你从《木兰诗》中找出与《石壕吏》中“暮投石壕村”句式相同的句子。

2.《木兰诗》中写了木兰征途中的“夜色”,《石壕吏》中也写了“夜色”,它们在诗中各起什么作用?

3.请分析“木兰从军”和“老妪应征”各自的缘由,并分别写出作者对这两件事的态度。

 

查看答案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八十得归

(2)采葵持作

(3)兔从狗

(4)不知阿谁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2)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3.用诗中的句子回答,主人公的家现在怎样?

4.全诗表达了一个怎样的主题?

 

查看答案

课内阅读。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1.选文中连用四个“我”的作用是什么?

2.由选文最后一段演变而来的成语是什么?其含义是什么?

3.品味“开”“坐”“脱”“著”“理”“帖”这六个动词的表达作用。

4.分析“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这两句诗的表达作用。

5.有人说,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是犯了“欺君之罪”。你的看法如何呢?请简述理由。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