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与其等农奴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奴。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与其等农奴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奴。

——亚历山大二世1856年3月的一次谈话

材料二: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农民缴纳的巨额赎金为发展大工业增添了新的资金来源;获得解放的200多万农民为大工厂提供了充足的自由劳动力;农村自然经济的进一步瓦解,扩大了国内市场。

——摘编自《世界史》

材料三:日本人民善于学习、善于创造,勤劳智慧、奋发向上。远在1400多年前,日本就先后20多次向中国派出遣隋使、遣唐使,借鉴中国的制度、典章、律令,引入佛教、汉字、技术,结合自己的实际,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日本文化。明治维新后,日本人民努力学习、吸收世界先进文明成果,逐步发展成为亚洲第一个现代化国家。日本人民以有限的国土资源创造出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日本在制造业、信息、金融、物流等领域位居世界前列,拥有世界一流的节能环保技术。这是日本人民的骄傲,也值得中国人民学习。

——2008年5月8日,胡锦涛在日本早稻田大学的演讲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2)从材料二可知,俄国这场改革为其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哪些条件?因此这次改革具有什么性质?

(3)“远在1400多年前”,日本“借鉴中国的制度、典章、律令”进行的一次改革是什么?日本主要模仿的是我国哪个时期的政治和经济制度?

(4)日本明治维新是借鉴了哪里的“先进文明成果”?向他们学习的哪一措施最具有前瞻性和战略眼光?

(5)材料中俄国,日本三次改革的共同作用是什么?俄、日发展之路对我国的现代建设有什么启示?

 

(1)维护地主阶级利益,巩固统治。 (2)①资金、市场、劳动力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3)①大化改新②隋唐时期 (4)①西方国家(欧美国家)②提倡“文明开化”,学习西方的生活方式、科学技术、文化教育、思想风尚等。 (5)①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国家强大起来。②A.我们要加强国际交流,积极学习他国长处;B.我们要坚持改革开放,勇于创新,与时俱进。 【解析】 (1)依据课本所学,俄国盛行农奴制,农奴境况十分悲惨,暴动频繁。1858~1860年,俄国共发生了近三百次农民起义。正是农奴制的存在,阻碍了俄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影响了沙俄的对外扩张,并造成严重的政治危机,危及沙皇专制统治。为挽救统治危机,维护地主阶级利益,亚历山大二世终于在1861年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2)依据材料二“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农民缴纳的巨额赎金为发展大工业增添了新的资金来源;获得解放的2000多万农民为大工厂提供了充足的自由劳动力;农村自然经济的进一步瓦解扩大了国内市场”可知,1861年农奴制改革为其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资金、自由劳动力、国内市场;结合课本所学,1861年改革是沙皇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3)依据材料三“远在1400多年前”“日本就先后20多次向中国派出遣隋使、遣唐使,借鉴中国的制度、典章、律令”,可知反映的是大化改新。结合课本所学,6——9世纪,日本积极吸收中国文化。中国文化直接影响着日本,推动日本进行改革。646年开始,日本仿效唐朝的政治、经济制度,借鉴中国的典章制度,进行一系列改革,史称“大化改新”。 (4)依据课本所学,从1868年起,明治政府开始实行一系列改革,以西方为榜样,全面改造日本,史称“明治维新”。明治维新的主要措施有:社会生活上,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发展教育对日本有着深远影响,是最具有前瞻性和战略眼光的措施。 (5)依据前面的材料和问题,俄国的1861年改革和日本的大化改新、明治维新,两次改革解决了俄国和日本的危机,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国家强大起来;通过日本的改革,大化改新日本学习中国先进的隋唐文化;日本明治维新学习西方先进文化,由此得出:我国现代化建设要加强国际交流,积极学习他国长处;通过俄、日三次改革促进国家的强大、发展,得出:现代化要坚持改革开放,勇于创新,与时俱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848年,英国生铁产量200万吨,到1870年增长到600万吨,占全世界总产量的一半,成为世界上工业最发达的国家,号称“世界工厂”。

材料二:美国众多发明家的发明,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并成为创造财富的源泉。依靠强大的科技实力,美国在19世纪迅速赶上并超过在过去两个世纪里一直走在前面的欧洲强。

材料三:

材料四:1926年,中国勉强参加美国费城世博会,仍以传统的展品生丝、茶叶、江浙绸缎、江西瓷器、福州漆器为主。不少展品获奖,但这些奖项并不代表着褒扬和反映我国当时社会经济各方面的最新成就。“赛会得奖,实赖祖宗先人之荫庇,非我今日之德能。”

材料五:伴随着汽车数量的迅速膨胀,一方面,它为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提供了便利;另一方面,它在使用中所产生的尾气、噪声和废弃物也直接造成了环境污染。同时,它还加快能源的消耗,破坏环境,占据空间,阻塞交通,加大交通事故的发生率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思考,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和19世纪末美国迅速崛起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由此你得到什么认识?

(2)材料三中图一、图二的发明者分别是谁?这两项发明所处的时代分别是什么?

(3)材料四说明当时的中国在社会发展上存在哪一严重问题?材料五反映了什么问题?

(4)请你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进行全面的分析、谈谈你得到什么启示?(2点即可)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材料二:美国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部分。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掌握立法权;总统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军队总司令,掌握国家的行政大权;最高法院掌握司法权,对法律拥有最高的司法解释权。三者平等独立,但互相制约,以防止专制的出现。

——摘编自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

材料三:在权利方面,宣扬人们生来自由而始终是自由平等的。这些权利就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

——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

请回答:

(1)材料一出自哪一法律文献?这一法律的颁布标志着英国确立了什么新的政治制度?

(2)材料二反映的文献使美国建立的政体最显著的特点是什么?近代中国也进行了类似的探索,请说出是哪一历史事件。

(3)材料三文献的核心内容是什么?材料二、三的法律文献思想的理论源于什么?

(4)英、美、法三国资产阶级革命都确立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从以上三则材料可以看出它们都是通过什么方式确立新制度的?三国新的政治制度的共同特点是什么?同时期的中国处在什么朝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又是什么?

(5)通过对以上材料和以上问题的学习思考,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得到了哪些认识或启示?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恩格斯说:……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的时代。……它的开端是以一位伟大人物为标志的。这位人物就是意大利人但丁。

材料二:

材料三: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各种族集团,实际上以完全与世界隔绝的方式散居各地。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从那时起,它们才终于联系在一起。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所说“最伟大,进步的变革”指的是什么事件?其核心思想是什么?这个时代中“最完美的代表”是谁?

(2)材料二所示是历史上著名的什么通道(写出名称)?西汉时为开辟此通道做出突出贡献的人物是谁?此通道最大的影响是什么?

(3)材料三中从“彼此隔绝”到“联系在一起”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它对世界有何重要影响?

(4)请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三的历史史实所产生的相同影响是什么?材料二和材料三的历史史实产生的相同影响又是什么?

 

 

查看答案

曹雪芹的《红楼梦》是深刻地反映中国古代社会现实的百科全书式巨著,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这两部“百科全书”的共同之处是

A. 属于现代主义的文学作品

B. 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精神

C. 反映资本主义萌芽的要求

D. 反映强烈的人文主义追求

 

查看答案

英国学者安德鲁•波特说:“当英国人从陶醉中惊醒,猛然看见帝国上空的夕阳时,新的太阳已经在大西洋另一端的美洲大陆上升起。那将是世界大国命运的又一次兴衰消长。”引起“又一次兴衰消长”的主要原因是(  )

A. 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

B. 经济危机加剧了资本主义国家对世界市场的争夺

C. 英国世界工厂的地位受到严重挑战

D. 第二次工业革命加剧了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