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P是细胞的能量通货,下列有关ATP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大肠杆菌质膜上镶嵌有合成ATP的酶

B. 变形虫的摄食过程伴随ATP中高能磷酸键的断裂

C. 通过ATP-ADP循环可使放能反应释放的能量用于吸能反应

D. ATP是由1个脱氧核糖、1个腺嘌呤和3个磷酸基团组成的

 

下列关于人体细胞分化、衰老、凋亡与癌变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正常情况下,细胞分化是不可逆的

B. 衰老细胞中有的酶活性会升高

C. 细胞凋亡是由某种基因引发的,是可以避免的

D. 癌细胞是正常细胞转化而来的,癌细胞具有无限增殖的能力

 

肌肉细胞内的K+浓度高于细胞外,K+进入肌肉细胞的方式是(    )

A. 渗透    B. 胞吞    C. 主动转运    D. 易化扩散

 

下列关于真核细胞中各细胞器结构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粗面内质网是合成磷脂和氧化酒精的场所

B. 高尔基体是分拣和转运蛋白质的场所

C. 线粒体是细胞呼吸和能量代谢的场所

D. 细胞核是贮存和复制遗传物质的场所

 

用试剂鉴定某物质产生特定的颜色变化,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 碘液淀粉黄色

B. 双缩脲试剂多肽紫色

C. 苏丹染液油脂红色

D. 本尼迪特试剂蔗糖红黄色

 

下列关于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所有的酶都是蛋白质

B. 蛋白质水解过程中肽键数会增加

C. 质膜中的蛋白质有脂溶性部分和水溶性部分

D. 毛发与指甲的外观大不相同是由于其主要蛋白质不同

 

微生物的种类繁多,下列微生物中属于原核生物的是( )

霉菌 酵母菌 蓝细菌 大肠杆菌 乳酸杆菌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③④⑤    D. ①④⑤

 

某小组对“低温是否会影响物质的跨膜运输”进行了实验探究,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1:组装渗透装置两套,分别编号甲、乙;

步骤2:在两组烧杯中分别加入等量的水,在长颈漏斗中分别加入等量的同浓度蔗糖溶液,保持管内外液面高度相等;

步骤3:对两组装置进行不同处理:甲组的烧杯溶液维持在30℃左右,乙组的烧杯外加冰块降温;

步骤4:两组装置同时开始实验,几分钟后观察记录漏斗的液面刻度变化。

请分析回答:

(1)本实验设置甲组的作用是___________

(2)本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为了直观地表示相对速率,用___________作为因变量。

(3)如果上述实验结果证明了“低温能影响物质跨膜运输的速率”,那么对于生物活细胞来讲产生这种情况的可能原因是: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

 

某研究小组用番茄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实验探究,结合所给的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1)图表示番茄叶肉细胞的两个重要生理过程物质的变化,甲过程物质Ⅰ是___________,其产生场所在___________(具体结构);该物质用于乙过程的第________阶段,该阶段所发生的场所是__________ (具体结构)。

(2)探究温度对番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结果如表所示:

     温度/℃

项目      

5

10

20

25

30

35

光照条件下CO2吸收

速率/(mg·h-1)

1

1.8

3.2

3.7

3.4

3

黑暗条件下CO2释放

速率/(mg·h-1)

0.5

0.75

1

2.3

3

3.5

 

①温度在25~30℃间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总量逐渐___________ (增加/减少)。

②假设细胞呼吸昼夜不变,植物在30℃时,一昼夜中给植物光照14h,则一昼夜可积累葡萄糖的量为___________mg。

③在正常情况下,呼吸作用的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

 

据图分析回答:

(1)图1表示某类酶作用的模型,该模型能解释酶的___________特性,若图中B表示一种二糖,则B可能是___________

(2)图2曲线表示在无催化条件和有酶催化条件下,物质A生成物质P的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过程。酶所降低的活化能可用图中___________线段来表示。如果将酶催化改为无机催化剂催化该反应,则b在纵轴上将___________(上移/下移),原因是___________

 

据图分析回答:

(1)分离各种细胞器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

(2)此图可表示___________ (填“植物”或“动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图,其主要依据是___________

(3)图中③的功能是对来自⑨的蛋白质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的②是细胞进行____________的主要场所,如果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结构②,需使用___________染液染色观察。若用黑藻叶作为材料观察结构②合适吗?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表示生物体内某些有机物的组成关系及功能关系,其中D是RNA,C、E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A、B是组成它们的基本单位。请据图分析回答:

(1)构成分子A、B的化学元素中,相同的元素有___________

(2)构成E的单体B约有__________种,它们的分子结构差异表现在___________不同。

(3)胰岛素能使血糖含量降低,这说明某些E具有___________作用。胰岛素结构复杂,经高温加热,会发生变性,不能恢复原来的状态,其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

(4)在人体细胞内,A共有___________种。构成C、D的单体A的不同点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

(5)C在生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有氧呼吸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光合作用过程可以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在一个密闭的玻璃容器中培养着一株植物,用18O标记的H2O灌溉植物,并将其放在适宜光照下培养。18O在糖类中出现,至少需要经过几个阶段

A. 1    B. 2    C. 3    D. 4

 

下列实验中科学家的使用手段或技术显著不同于其他的是

A. 科学家对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的研究

B. 鲁宾和卡门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水

C. 恩格尔曼证明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D. 卡尔文探明CO2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转化成有机物中碳的途径

 

下列有关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A. “T”是指ATP中含有三个髙能磷酸键

B. 剧烈运动时细胞内的ATP含量将急剧减少

C. 细胞内的放能反应一般与ATP的合成相联系

D. ATP脱去两个磷酸基团可作为合成DNA的原料

 

下图是某课外活动小组探究酶活性影响因素时绘制的实验结果图(实验中用盐酸创设酸性条件,盐酸能催化淀粉水解)。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实验的自变量是1h后淀粉剩余量,因变量是pH

B. pH为1时有淀粉水解,则过酸条件下酶没有失活

C. pH为3时酶的活性小于pH为9时酶的活性

D. 根据实验结果可推测出淀粉酶的最适pH为7

 

图甲表示四种不同的物质在一个动物细胞内外的相对浓度差异。通过图乙所示的过程来维持细胞内外浓度差异的物质是(   )

A. Na+    B. K+    C. 胰岛素    D. CO2

 

日本科学家大隅良典因发现“细胞自噬”机制而获得了201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细胞自噬是指当细胞接收到诱导信号后,胞内的一些膜会把周围的细胞质吞进去形成“自噬体”,随后与溶酶体融合,经消化后,一些可利用的物质被送回细胞质循环利用。下列推论不合理的是

A. 细胞“自噬体”对细胞质成分的吞噬具有特异性

B. 当营养物质不足时,细胞的自噬作用会明显加强

C. 胚胎发育过程中需要通过自噬作用来处理废弃的细胞器

D. 自噬机制发生缺陷,会导致细胞内废物和垃圾增多

 

下图表示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和运输过程,①②③表示细胞器,a、b、c表示某些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

A. ①②③分别是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

B. 该过程可以说明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

C. 该过程①的膜面积减少,②的膜面积先增大后减小

D. 该过程在原核细胞中也可以进行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内质网合成的磷脂可参与线粒体、核糖体等细胞器的形成

B. 核糖体是蛋白质的“装配机器”,由蛋白质和RNA组成

C. 中心体在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D. 溶酶体中合成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

 

如图是细胞核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关于其结构及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①属于生物膜系统,由2层磷脂分子层构成

B. ②是所有生物遗传物质的载体,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

C. ③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D. ④是DNA、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任意运输的通道

 

下列水的相关叙述,错误的

A. 活细胞的叶绿体和核糖体中均能产生水

B. 水在生物体的许多化学反应中可充当催化剂

C. 幼儿身体的含水量远远高于成年人身体的含水量

D. 低温环境下减少给花卉浇水可提高花卉对低温的抗性

 

下列关于细胞中生物大分子的说法,错误的

A. 每一个单体都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

B. 生物大分子都是由单体连接而成的,故又称为单体的多聚体

C. 多糖、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都是由相同的单体连接而成

D. “碳是生命的核心元素”是因为碳原子在组成生物大分子有重要作用

 

下列有关细胞内的糖类及其作用的说法,错误的

A. 细菌细胞中的脱氧核糖是遗传物质DNA的组成成分

B. 淀粉是植物细胞中的多糖,是细胞内重要的储能物质

C. 动物细胞中的肝糖原可以分解产生葡萄糖及时补充降低的血糖

D. 真菌的细胞壁主要是由纤维素组成,对细胞起支持和保护作用

 

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脂肪鉴定时需使用显微镜才能观察到被染色的脂肪颗粒

B. 还原糖鉴定时用斐林试剂检测若出现砖红色,说明含有葡萄糖

C. 蛋白质鉴定时双缩脲试剂A、B液应先混合均匀后再注入待测组织样液中

D. 还原糖鉴定实验结束时应将剩余的斐林试剂装入棕色瓶,以备下次再用

 

根据下面光合作用图解,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

A. ⑥过程有光、无光均能进行

B. ②可用于生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

C. ①~④依次为[H]、ATP、CO2、(CH2O)

D. 若停止CO2供应,则短时间内①的含量将上升

 

检测酵母菌细胞呼吸作用的产物,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 若产生的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

B. 若产生的气体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变黄,则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

C. 无论进行有氧呼吸还是无氧呼吸,酵母菌都能产生CO2

D. 酵母菌发酵时不产生气体,但其发酵液能使酸性重铬酸钾变灰绿色

 

关于叶绿体中色素及其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叶绿体中有4种色素,其中叶绿素主要吸收蓝紫光

B. 常用无水乙醇或丙酮酸来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

C. 提取色素时加入碳酸钙是为了防止滤液挥发

D. 叶绿体中的色素吸收的光都可用于光合作用

 

下列生理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植物叶肉细胞合成ATP需要在光下才能进行

B. 植物体内消耗ATP的同时往往伴随[H]的消耗

C. 动物细胞内[H]的产生和消耗一般都会有ATP的合成

D. 酵母菌在线粒体内合成ATP,在细胞质基质中消耗ATP

 

如图曲线Ⅰ表示黄豆光合作用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最适温度、CO2浓度为0.03%)。在B点时改变某条件,曲线变为Ⅱ。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A. 与B点相比,A点叶绿体中的C5含量较高

B. 在B点时,升高温度导致曲线由Ⅰ变为Ⅱ

C. 制约A点光合作用的因素主要是CO2浓度

D. 若植物缺镁,则C点对应的光合作用速率下降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