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人眼的褐色(A)对蓝色(a)是显性.在30000人的人群中,褐眼有26400人(其中纯合体12000人),蓝眼有3600人.那么,在这个人群中A和a的基因频率分别是(  )

A.0.64和0.36    B.0.36和0.64

C.0.50和0.50    D.0.82和0.18

 

某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色盲在男性中的发病率为7%.现有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妻子为该常染色体遗传病致病基因和色盲致病基因携带者.那么他们所生小孩同时患上述两种遗传病的概率是(  )

A.满分5 manfen5.com    B.满分5 manfen5.com    C.满分5 manfen5.com    D.满分5 manfen5.com

 

 

据调查,某校学生基因型及比例为XBXB(42.32%)、XBXb(7.36%)、XbXb(0.32%)、XBY(46%)、XbY(4%),则在该群体中B和b的基因频率分别为(  )

A.36%、64%    B.8%、92%    C.78%、22%    D.92%、8%

 

某植物种群中,AA个体点16%,aa个体占36%,该种群随机交配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百分比、A基因频率和自交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百分比、A基因频率的变化依次为(  )

A.增大,不变;不变,不变    B.不变,增大;增大,不变

C.不变,不变;增大,不变    D.不变,不变;不变,增大

 

如图表示加拉帕格斯群岛上某种地雀在1975~1978年间种群平均喙长的变化和该地区种子(该种地雀的主要食物)平均硬度的变化.研究表明.喙长的地雀能吃硬和不硬的种子.喙短的地雀仅能吃不硬的种子.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满分5 manfen5.com

A.喙长的地雀和喙短的地雀由于捕食种子的差异,属于两个物种

B.1976年中期至1977年间,由于经常啄食硬度较大的种子导致地雀喙长度增加

C.地雀的平均喙长在2﹣﹣3年间增加是种子硬度对其进行选择的结果

D.根据调查结果,可以预测1979年后地雀的平均喙长会迅速变短

 

图是有关遗传和生物进化原理的概念图,结合此图,分析以下结论错误的是(  )

满分5 manfen5.com

A.图中①是自然选择,②是种群基因频率,③是生殖隔离

B.突变和基因重组是随机的、不定向的,它只是为进化提供了原材料

C.地理隔离不一定产生③,而种群基因库间的差异是产生③的根本原因

D.种群中②的改变一定会导致③的出现

 

有关基因频率和生物进化的关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生物只要发生进化,基因频率就会改变

B.基因频率的改变不一定引起生物的进化

C.生物在进化过程中不一定有基因频率的改变

D.只有在新物种形成时,才发生基因频率的改变

 

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生物的变异为进化提供原始材料,并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B.长期地理隔离可能造成不同种群基因库组成上发生显著差异

C.自然选择导致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基因频率的改变标志着新物种的产生

D.共同进化是指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相互影响、不断进化

 

真核生物的出现在生物进化历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主要表现在(  )

①结构和功能更加完善;

②出现有丝分裂,为有性生殖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③通过有性生殖实现了基因重组,推动了生物进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是在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对自然选择学说的完善和发展表现在(  )

①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②种群是进化的单位

③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

④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⑤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

⑥隔离导致物种形成

⑦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A.②④⑤⑥⑦    B.②③④⑥    C.①②⑤⑥    D.①②③⑤⑦

 

如图是人类某遗传病的系谱图(该病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则其最可能的遗传方式是(  )

满分5 manfen5.com

A.X染色体上显性遗传    B.常染色体上显性遗传

C.X染色体上隐性遗传    D.常染色体上隐性遗传

 

下列属于多基因遗传病的是(  )

A.抗维生素D佝偻病    B.苯丙酮尿症

C.原发性高血压        D.21三体综合症

 

居里夫人对核物理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她在研究工作中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患上了白血病.最可能的病因是放射性物质使细胞发生了(  )

A.基因重组    B.基因复制    C.基因分离    D.基因突变

 

如图中a、b、c、d表示人的生殖周期中不同的生理过程,基因突变很少发生在(  )

满分5 manfen5.com

A.a    B.b    C.c    D.d

 

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一个区别不包括(  )

A.基因突变在光镜下看不见,而大多数染色体变异光镜下是可见的

B.染色体变异是定向的,而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

C.基因突变可产生新的基因而染色体变异不能

D.基因突变一般是微小突变,其遗传效应小;而染色体结构变异是较大的变异,遗传效应大

 

用秋水仙素处理植物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可得到多倍体,秋水仙素的作用原理是(  )

A.干扰减数分裂的进行    B.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C.抑制着丝点的分裂      D.使细胞连续进行染色体复制

 

A、a和B、b是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位于1号和2号这一对同源染色体上,1号染色体上有部分来自其它染色体的片段,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满分5 manfen5.com

A.A和a、B和b均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

B.可以通过显微镜来观察这种染色体移接现象

C.染色体片段移接到1号染色体上的现象称为基因重组

D.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叉互换后可能产生4种配子

 

关于如图有关工具酶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满分5 manfen5.com

A.切断a处的酶可为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B.切断a处的酶可为DNA连接酶

C.切断b处的酶可为解旋酶

D.切断c处的酶可为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D、d和T、t是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在不同情况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DDTT和ddtt杂交,F2中具有双显性状且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比例是满分5 manfen5.com

B.基因型为Ddtt的植株与基因型为ddTt的植株杂交,后代只有一种表现型

C.基因型为DdTt的个体,如果产生有DD的配子类型,则可能发生了染色体数目变异

D.后代的表现型数量比接近于1:1:1:1,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一定为DdTt和ddtt

 

某农科所通过如图所示的育种过程培育成了高品质的糯小麦.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满分5 manfen5.com

A.该育种过程中运用的遗传学原理是基因突变

B.b过程提高突变率,从而明显缩短了育种年限

C.a过程需要使用秋水仙素,只作用于萌发的种子

D.b过程需要通过自交来提高纯合率

 

以下有关基因重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能导致基因重组

B.非姊妹染色单体的交换可引起基因重组

C.纯合体自交因基因重组导致子代性状分离

D.同胞兄妹的遗传差异与父母基因重组有关

 

下列关于育种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用物理因素诱变处理可提高突变率

B.诱变育种和杂交育种均可形成新的基因

C.三倍体植物不能由受精卵发育而来

D.诱变获得的突变体多数表现出优良性状

 

改良缺乏某种抗病性的水稻品种,不宜采用的方法是(  )

A.诱变育种        B.单倍体育种

C.基因工程育种    D.杂交育种

 

下列高科技成果中,根据基因重组原理进行的是(  )

①我国科学家袁隆平利用杂交技术培育出超级水稻

②我国科学家将苏云金杆菌的某些基因移植到棉花体内,培育出抗虫棉

③我国科学家通过返回式卫星搭载种子培育出太空椒

④科学工作者将猪的胰岛素转变成人的胰岛素

⑤将人的α﹣抗胰蛋白酶基因导入到羊的DNA分子中.

A.①②⑤    B.①②④⑤    C.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

 

白菜、甘蓝均为二倍体,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分别为20、18.以白菜为母本、甘蓝为父本,经人工授粉后,将雌蕊离体培养,可得到“白菜﹣甘蓝”杂种幼苗.

请回答问题:

(1)白菜和甘蓝是两个不同的物种,存在      隔离.自然条件下,这两个物种间不能通过      的方式产生后代.雌蕊离体培养获得“白菜﹣甘蓝”杂种幼苗,所依据的理论基础是植物细胞具有     

(2)为观察“白菜﹣甘蓝”染色体的数目和形态,通常取幼苗的      做临时装片,用      染料染色.观察、计数染色体的最佳时期是     

(3)二倍体“白菜﹣甘蓝”的染色体数为      .这种植株通常不育.原因是减数分裂过程中      .为使其可育,可通过人工诱导产生四倍体“白菜﹣甘蓝”,这种变异属于     

 

苏云金芽孢杆菌能产生具有杀虫能力的毒素蛋白.如图是培育转毒素蛋白基因植物及转基因植物中两种生物大分子合成的部分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将图中①处的DNA用HindⅢ、BamH l完全酶切后,反应管中有      种DNA片段.过程②需要用到      酶.

(2)假设图中质粒原来BamHl的识别序列变为BclI的识别序列,现用BclI和HindⅢ切割质粒,再经过程②能否获得所需重组质粒      ,理由是     

(3)若上述假设成立,并成功形成重组质粒,则重组质粒可被限制酶      切割.

(4)图中α链是      .不同组织细胞的相同DNA进行过程③时启用的起始点      (填“都相同”或“都不同”或“不完全相同”),原因是     

 

如图为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丁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A、B、C、D是丙中关系密切的四种生物,其生物量所占比例如图所示;下表为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数据表(不考虑未利用的能量),请回答下列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营养级

分解者

从上一营养级固定的能量(KJ)

141.0

15.9

0.9

221.7

 

呼吸消耗的能量(KJ)

501.2

79.1

13.2

0.5

192.6

(1)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结构,除了甲、乙、丙、丁所示的组成成分外,还包括      .表中的I对应图中      .③过程中碳的传递形式是     

(2)据表分析,A与下一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3)A生物在捕食过程中可通过叫声召唤同伴,这种叫声属于生态系统的      信息.由于某种原因造成了生物C灭绝,而其他生物数量发生较大波动后又逐渐趋于稳定,这是由于生态系统     

(4)该生态系统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等方面有重要作用,这属于生物多样性的      价值.

 

生长素和乙烯与植物生长发育密切相关,请阅读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生长素(IAA)和乙烯作为信号分子,都要通过与受体结合,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从而对植物的生命活动起      作用.IAA在植物根尖的运输方向是从      区到      区从而使根伸长.

(2)1964年,科学家进行离体实验发现,当在反应体系中加入14C﹣蛋氨酸,发现有14C﹣乙烯产生,由此推测      .在以上实验结果的基础上,1979年,美籍华人杨祥发发现,在无氧条件下,当供给植物14C﹣蛋氨酸时,检测不到乙烯产生,只有14C标记的1﹣氨基环丙烷﹣1﹣羧酸(ACC)累积,据此结果推测      .为了证实上述假设,科学家在      条件下,将14C﹣ACC供给植物组织时,发现组织很快      ,证明上述假设正确.

(3)为研究生长素(IAA)和乙烯影响植物根生长的机理,研究者以拟南芥幼苗为材料进行实验.

①实验一:研究者将拟南芥幼苗放在含不同浓度的ACC、IAA的培养液中培养,测量并记录幼苗根伸长区细胞长度,结果如下表.

组别

添加物质种类及处理浓度(µM)

根伸长区细胞长度(µm)

1

对照

175.1

2

0.20ACC

108.1

3

0.05IAA

91.1

4

0.20ACC+0.05IAA

44.2

实验结果说明,与单独处理相比较,乙烯和IAA对幼苗根伸长区共同作用时     

     

②实验二:将拟南芥幼苗分别放在含有不同浓度IAA的培养液中培养,12小时后测定幼苗根中乙烯的含量,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分析,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满分5 manfen5.com

③综合上述各实验的结果可推测,高浓度生长素抑制根生长的作用最可能是通过      而实现的.

 

为了研究早餐质量对学生血糖和胰岛素水平的影响,某研究小组选取40名健康学生志愿者,按平时早餐习惯分成不进早餐组、高糖组、高脂高蛋白组和均衡营养组,按组别给予相应早餐,并分别于空腹(餐前)和餐后1、2、3小时取静脉血检测血糖浓度和胰岛素含量,实验期间不食用其他食物,实验结果见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不进早餐组2小时后表现出精力不旺盛、注意力不集中的状态,主要原因是     

(2)在4组实验中,早餐后      组血糖浓度升得最快,其主要原因是     

(3)高脂高蛋白组胰岛素水平较高,说明氨基酸和脂肪酸能     

(4)若餐后1小时取血的同时收集尿液进行尿糖含量检测,不进早餐组(A)、高糖早餐组(B)和高脂高蛋白早餐组(C)的检测结果最可能的是      (填序号).

①A<B<C    ②A<C<B   ③A<B=C   ④A=B=C

(5)若对进餐组同时检测胰高血糖素含量,那么其变化曲线的峰值出现在胰岛素峰(在“之前”、“之后”、“同时”中选择)      ,这是因为     

(6)胰岛素分泌的调节方式既有体液调节又有神经调节,这与胰岛B细胞的多种受体有关.下列物质中可被胰岛B细胞受体识别的有      (填序号).

①胰淀粉酶    ②胰高血糖素  ③促甲状腺激素   ④神经递质.

 

对以下几种育种方法的分析,正确的是(  )

A.转基因技术能让A物种表达出B物种的某优良性状

B.两个亲本的基因型是AAbb和aaBB,要培育出基因型为aabb的后代,最简单的方法是单倍体育种

C.单倍体育种没有生产实践意义,因为得到的单倍体往往高度不育

D.经人工诱导得到的四倍体西瓜植株与普通西瓜植株是同一物种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