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的“代田”,即是尽量以农田田间管理,精细地规划垄沟间距,并不断以沟土填垄,以收培护作物的功效,并可有良好的通风与灌溉。下一次作业,则以沟为垄,以垄为沟,垄沟易位,又不啻就地轮作,可不断改良土壤肥力。这反映出我国古代农业 A.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 B.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 C.农具的进步和水利设施的发展 D.生产规模狭小,成为阻碍生产发展的因素
古代中国人对牛有着特殊情感:吃猪肉但很少吃牛肉,杨柳青年画等民间风情画很多以牛为题材,民间有“牛郎织女”、“太上老君其牛入函谷关”等传说……造成这一现象的关键原因是 A.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B.佛教的广泛传播 C.封建统治者实行愚民政策 D.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
17世纪,明清进步思想家向正统思想发起挑战;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把欧洲启蒙运动推向高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茶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 材料二:社会公约可以简化为如下的词句:我们每个人都以其自身及其全部的力量共同置于公意的最高指导之下,而且我们在共同体中接纳每一个成员作为全体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于是,这一结合行为立刻就产生了一个道德的与集体的共同体,以代替每个订约者的个人。 ——卢梭 材料三:在伏尔泰的心目中,“奉行儒学的中国是开明专制君主制的典范,那里有真正的信仰自由,政府……从不规定国民的宗教信仰。”“中国的政治体制又是和儒家道德原则结为一体的。这种政治与道德的统一,也为对现实不满的法国人提供了一种榜样”。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四: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是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孟德斯鸠、卢梭们则拿出了“三权分立”、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这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张贷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回答: (1)分别概括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主要观点。 (2)据材料三并结合伏尔泰所处社会环境,分析伏尔泰高度赞赏中国儒学的原因。 (3)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被称为“中世纪末的产物”,而欧洲启蒙思想则被称为“近代社会的宣言书”?(8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反贪污、反浪费一事,实是全党一件大事,……我们认为需要来一次全党的大清理,彻底揭露一切大、中、小贪污事件,而着重打击大贪污犯,对中小贪污犯则采取教育改造不使重犯的方针,才能停止很多党员被资产阶级所腐蚀的极大危险现象,才能克服二中全会所早已料到的这种情况,并实现二中全会防止腐蚀的方针,…… ——1951年11月毛泽东给西南局邓小平的批示 材料二:在全国一切城市,首先在大城市和中等城市中,依靠工人阶级、团结守法的资产阶级及其他市民,向着违法的资产阶级开展一个大规模的坚决的彻底的反对行贿、反对偷税漏税、反对盗骗国家财产、反对偷工减料和反对盗窃经济情报的斗争,以配合党政军民内部的反对贪污、反对浪费、反对官僚主义的斗争,现在是极为必要和极为适时的。在这个斗争中,各城市的党组织对于阶级和群众的力量必须作精密的部署,必须注意利用矛盾、实行分化、团结多数、孤立少数的策略,在斗争中迅速形成“五反”的统一战线。……只要形成了这个统一战线,那些罪大恶极的反动资本家就会陷于孤立,国家就能很有理由地和顺利地给他们以各种必要的惩处,…… ——1952年1月毛泽东对“五反”斗争的指示 回答: (1)材料一中的“二中全会”是在什么地方召开的哪一次会议? (2分)这次会议提出了怎样的防腐方针? (4分) (2)“三反”运动的重点是什么?“三反”运动与“五反”运动有何关系? (3分) (3)“三反”“五反”运动对于中国共产党自身的建设有何意义? (6分)
上海是近代中国社会变迁的缩影。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摘自中英《南京条约》 材料二:1848年初,王韬到上海时惊叹道:“一入黄浦中,气象顿异”,“浦江一带,率皆西人舍宇,楼阁峥嵘,飘渺云外”。 材料三:“19世纪60年代,上海江南制造总局创办;70年代以后,轮船招商局、上海机器织布局等洋务企业设立,1882年英国人立德尔开设的上海电光公司创立。从此以后,‘申江今作不夜城,管弦达旦喧歌声;华堂琼筵照夜乐,不须烧烛红妆明。”’ ——摘自《近代文明演变轨迹》 材料四:“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社会风尚转变过程中(维新运动的开展,国人自办报纸蓬勃兴起),最明显的莫过于阅报风气的形成。报纸比书籍在传播知识(思想)方面具有更大的时效性,……” ——摘自《上海档案》 回答: (1)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近代前期上海向近代化城市演变的重要表现。(要求:纲要式说明即可,不得照抄原文) (2)你怎样认识近代通商口岸开辟对中国社会的双重影响? (4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我国古代,易于耕种的纤细黄土,能带来丰沛雨量的季候风和时而润泽大地、时而泛滥成灾的黄河,是影响中国命运的三大因素。它们直接或间接地促使中国要采取中央集权式的官僚体系。 材料二:在传统社会中,家庭是基本的经济单位,农村养老的路径依赖就只能是倾向家庭供养,家庭供养是农村养老的主体。从农民自身的角度来看,要想老有所依、老有所养就必须要有“所依、所养”的基础——生儿养老。这就是传统社会“生男生女不一样”、“多子多福”、“子孙满堂”的思想根源。传统社会以“孔孟仁政”治国,“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社会公德深得人心,家庭子女如不孝将受到舆论压力,而孝顺有加者可受到乡亲称赞和社会肯定,汉朝就有“举孝廉”官职。但是家庭作为基本经济单位,普遍存在生产规模小、生产力低下等情况,在自然灾害和社会风险面前没有足够的应付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家族邻里的互助。 材料三:陶渊明《桃花源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 材料四:中国农民的角色定位出现历史性变化。从“联产承包责任制”到农民专业合作社,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单调生活到“农工商”全面发展“走出国门”。30年来,中国农民经历了几千年来发展变化最快的“改革开放”洗礼,生存方式有了更多的选择。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工业化的推进和城镇化的提速,现在已有超过1/3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活跃在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各个领域,农民的角色定位历史性的变化成为改革开放的一个缩影。 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小农经济与中央集权制度之间的关系。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小农经济条件下我国家庭的特点? (3分) (3)分析材料三中《桃花源记》反映了作者怎样的社会理想?指出这种理想产生的社会经济基础是什么?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农民角色定位出现的变化。
19世纪末,“六大公司统治着德国化学工业市场,它们组成两大集团,……此后不久,又吞并了两大独立的公司。”上述现象的产生,主要是由于 A.工业革命的开展 B.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C.世界市场的形成 D.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
关于德意志统一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由普鲁士王国通过王朝战争而实现 B.是俾斯麦推行“铁血政策”的结果 C.是普鲁士不断对外侵略的产物 D.通过普法战争打败法国而完成
以下观点中,不符合《共产党宣言》内容的是 A.社会主义终将取代资本主义 B.阶级斗争始终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C.无产阶级的奋斗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 D.无产阶级应当建立自己的政党
美国1787年宪法第二条第二款规定:“总统有权缔订条约,但须争取参议院的意见和同意后,任命大使、公使及领事、最高法院的法官。”这主要体现了这部宪法的 A.自由原则 B.制衡原则 C.分权原则 D.平等原则
有人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社会主义时期的遵义会议。这一结论的依据是这两次会议 ①都是在“左”倾错误导致革命和建设失利的情况下召开的 ②都纠正了“左”倾错误,实现了转折 ③都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 ④都标志着党从幼稚走向成熟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据史料记载:17世纪上半叶,茶叶、咖啡等饮料进入欧美,饮茶和喝咖啡成了上层社会的时尚。18世纪时已有大量的热带水果和蔬菜进入欧洲市场,到了19世纪,比较富裕的家庭的饮食结构逐步趋向合理。与此同时,西方社会各阶层的娱乐活动也由赌博等陋习恶习转向参加各种体育活动。这些现象反映了 ①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使世界各地区经济联系加强 ②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人们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 ③科学意识和健康意识逐渐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 ④经济全球化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完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新中国成立初期,政治经济活动的法律依据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七届二中全会决议 C.过渡时期总路线 D.民主革命纲领
1948年,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说,“国民党内弥漫腐化和反动势力,已是尽人皆知”,“我现在主要担心的是通过对他们(指民盟等民主力量)的鲁莽迫害,政府将进一步使自己丧失名誉”。当时司徒雷登的实际对华立场是 A.仍然不放弃对国民党政权的支持 B.开始倾向于建立民主联合政府 C.建议美国政府放弃对国民党的支持 D.希望由其他党派来取代国民党
1931年11月,中共在瑞金建立了“推动革命斗争、代表人民利益”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1935年中央抵达陕北后成立西北办事处。1937年9月,“中央政府西北办事处”改为“中华民国陕甘宁边区政府”,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至此自动终结。这一变化主要说明了 A.中国革命遭遇挫折 B.是国共合作抗日的需要 C.中国民主革命失败 D.广大民众反对苏维埃政权
“皇帝倒了,辫子剪了,这是1912年给中国人最大的感受。”这直接说明了辛亥革命 A.彻底动摇了封建统治的基础 B.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C.创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D.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孙中山汲取并发展了美国宪法中的“三权分立”思想,提出在国家机构中设立立法、行政、司法、监察和考试五院,彼此独立又相互制约,称为“五权宪法”。该主张主要体现了孙中山先生的 A.民族主义思想 B.民权主义思想 C.民生主义思想 D.扶助农工思想
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了,但它却促成了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其主要原因是 A.变法有群众基础 B.变法采用的是改良形式 C.变法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D.维新派表现出勇于献身的精神
下面是北京工人1901年至1913年的工资水平变化统计表(以1901年为100计),这张表格反映的问题是 A.北京地区工人收入逞下降趋势 B.民国初年北京地区近代工业迅速崛起 C.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D.工人数量急剧增长影响收入的整体提高
右图是反映我国近代一种经济形态政治倾向的漫画。造成该经济形态这种政治倾向的根本原因在于 A.深受双重压迫,因此具有反抗压迫的革命性 B.对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有依赖的一面 C.这种经济形态发展阻力大,力量弱小 D.由当时特殊的社会环境决定
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达到全盛之际,同时潜伏着危机。此 “危机”的存在主要是由于 A.清朝统治者调集兵力,进行更大规模的反扑 B.太平天国的政治、经济和思想缺乏牢固基础 C.太平天国频繁的军事行动导致兵力损失过大 D.外国侵略势力放弃“中立”,准备进行武装干涉
依据相关条约,法国传教士不失时机地在天津建造了望海楼教堂(右图),这是近代天主教传入天津后建造的第一座教堂。请判断该教堂最早应建造于下列哪一条约签订后 A.《望厦条约》 B.《黄埔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中国古代,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被视为最早的“民本”思想;17~18世纪,启蒙运动倡导“天赋人权”。这两种思想的根本差异是 A.思想产生的背景 B.思想内容 C.思想实质 D.思想产生的影响
下列剧情有违历史事实的是 ①《隋唐英雄传》中杨坚灭北齐建立隋朝时的战争场景炮声雷动 ②{大宋提刑官》中的儒生被官员夸八股文写得好 ③《康熙大帝》中出现了现代简体汉字的对联 ④《台湾1895》中的李鸿章说出“八国联军刚刚火烧了圆明园”的台词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清初学者唐甄说:“为政之道,必先田市。农不安田,贾不安市,其国必贫。”以上言论反映的思想是 A.重农抑商 B.农商并重 C.重商主义 D.自由主义
明清小说以章回为结构,展开故事情节,刻画人物形象,下列章回目录选自我国古代优秀讽刺小说的是 A.王孝廉村学识同科,周蒙师幕年登上第 B.王熙风正言弹妒意,林黛玉俏语谑娇音 C.诸葛亮舌战群儒,鲁子敬力排众议 D.孙悟空三岛求方,观世音甘泉活树
以下为康熙时期地方增丁统计表,其中1676年福建莆田未做统计的原因可能是
A.三藩之乱 B.准噶尔叛乱 C.郑氏割据 D.大兴文字狱
鲁迅曾这样评价唐文化:“对于别系文化抱有极恢廓的胸襟与极精严的抉择,决不轻易地崇拜或轻易唾弃。”下列史实中与之相符的是 A.造纸术的西传 B.鉴真东渡 C.波斯织法与图案风格的采用 D.欧洲水利技术的传入
历史学家武建国先生指出:“均田制的最后废弛,不复再现,并非完全是由于国家无田可授,其真谛,乃是庶族地主的发展壮大,土地私有制的日益发展和深化。”这一分析旨在说明 A.“两税法”的实施是“均田制”实施的必然结果 B.“均田制”的瓦解是“两税法”实施的必然结果 C.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是“均田制”瓦解的主因 D.庶族地主势力壮大是导致“两税法”实施的主因
自1972年以来,在甘肃嘉峪关一带魏晋古墓中,出土了许多彩绘墓砖,这些墓砖描绘了生产劳动的画面,包括农作、畜牧、桑蚕、狞猎、商贸等内容。这些画像砖最能说明的问题是,当时嘉峪关一带 A.社会经济异常繁荣 B.社会安定人民安居乐业 C.农牧并举和谐发展 D.不同文明形态共存融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