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杠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支点总位于动力作用点与阻力作用点之间 B.动力臂越长,总是越省力 C.动力臂与阻力臂的比值越大,就越省力 D.动力作用方向总是与阻力作用方向相反 一个滑轮组经改装后提高了机械效率,用它把同一物体匀速提升同样的高度,改进后与改进前相比较( )
A.做的有用功减少了 B.总功不变,有用功增加了 C.有用功不变,总功减少了 D.总功不变,额外功减少了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机械效率越高,机械做功一定越快 B.做功越多的机械,机械效率一定越高 C.功率越大的机械做功一定越多 D.做功越快的机械,功率一定越大 以下各种方法中,能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
A.减慢提升速度 B.减少定滑轮重 C.减少动滑轮重 D.减少被提升的物重 用滑轮组匀速提升重物,当绳子的自由端被拉下2m时,物体升高了0.5m,被提升的重物的质量为20kg.若不计动滑轮重和摩擦阻力,则拉绳子的力应为( )
A.40N B.49N C.98N D.5N 某同学把一本初中物理课本从课桌旁的地面上拿到桌面上,则该同学对物理课本所做功的大小最接近于( )
A.0.2J B.2J C.200J D.2000J 下列简单机械中既可以省力,同时又可以改变力的方向的是( )
A.定滑轮 B.动滑轮 C.斜面 D.滑轮组 简单机械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图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A. ![]() 起子 B. ![]() 道钉撬 C. ![]() 筷子 D. ![]() 钢丝钳 如图所示电路,R2的阻值为30Ω,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为60Ω,电源电压为18V,当滑片在不同位置滑动时,求:
(1)电流表示数范围 (2)电压表示数范围. ![]() 如图所示电路,R1=10Ω,R3=2Ω,电源电压为36V,当S接a时,电路中电流是2A.求:
(1)R2的电阻值; (2)当S接b时,R3两端的电压. ![]() 在如图电路中,R1=10Ω,R2=20Ω,闭合开关后,电流表的示数为0.3A.
(1)电阻R1两端的电压是多少? (2)通过R2的电流是多少? ![]() 小明想测额定电压为2.5V,正常工作电流小于0.3A的小灯泡的电阻.
(1)如图是小明没有连接完的实物电路,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物图补充完整.(要求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最大) ![]() (2)连接好电路后,小明进行了实验,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①表中有一个明显的错误数据,请指出错误数据并分析产生的原因.______. ②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为______Ω. (3)完成上述实验后,小明想用原电路测量一段电阻丝Rx的阻值(约10Ω).他用电阻丝替换了灯泡,闭合开关,发现电压表已损坏,将其拆除,不改变其他电路元件的连接方式,小明也完成了实验.请简述实验步骤并写出计算Rx的最后表达式.(已知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R) 实验步骤:______. 表达式:Rx=______. 如果某一实验室中有电源1个、开关2个,1个阻值未知电阻Rx,1个阻值已知电阻R,1个电压表和导线若干,没有电流表,要求同学们设计电路图测Rx的值(要求写明过程,并用测出数据和已知数据来表示Rx的值)
设计电路.要求:L1和L2串联,电流表测L1的电流,电压表测L2两端的电压,滑动变阻器控制电路中的电流不超过0.5A.在虚框内画出电路图,并用铅笔线代替导线将图中的元件连接起来.
![]() 如图,电阻R1与R3相等,电阻R2与R4相等.现有一个两端电压为10V的电源,当把该电源接在A、B两个接线端时,电压表的示数为7.5V,电阻R1两端的电压为U1.当把该电源接在C、D两个接线端时,电压表的示数为5V,电阻R2两端的电压为U2.则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
![]() A.U1:U2=1:2 B.R1:R5=1:3 C.R2:R5=1:2 D.R1:R2=1:3 如图所示是童童设计的压力传感器的原理图,其中弹簧上端和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固定在一起,AB间有可收缩的导线,R1为定值电阻.当闭合开关S,压力F增大时,电流表与电压表示数变化情况是( )
![]() A.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小 B.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大 C.电流表、电压表示数都变大 D.电流表、电压表示数都变小 现有两个阻值不等的未知电阻R1和R2,为了分辨它们的阻值大小,几个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种电路,其中不可行的是(电源电压末知)( )
A. ![]() B. ![]() C. ![]() D. ![]() 实验室有甲、乙两只灯泡,甲标有“15V 1.0A“字样,乙标有“10V 0.5A“字样.现把它们串联起来,则该串联电路两端允许加的最高电压为(不考虑温度对灯泡电阻的影响)( )
A.25V B.35V C.17.5V D.12.5V 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后,将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P向右移动,在此过程中( )
![]() A.电流表A示数变大,电压表V2示数变小 B.电流表A示数变大,电压表V1示数变小 C.电压表V1示数变小,电压表V2示数变大 D.电压表V1示数不变,电压表V2示数变大 下面四句话正确的是( )
A.导体电阻越大,流过它的电流越小 B.导体两端电压越大,它的电阻越小 C.某一段导体两端电压越大,流过它的电流越大 D.当流过某段导体的电流一定时,它的电阻和两端电压成正比 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的实验中,分别用R.几两个电阻进行了探究,并根据各自的实验数据绘制出如图所示的I-U关系图象,从图中可以看出R1、R2的大小关系为( )
![]() A.R1>R2 B.R1<R2 C.R1=R2 D.不能确定 有两个电阻,阻值分别为30Ω和10Ω,把它们串联起来,其总电阻是( )
A.40Ω B.30Ω C.20Ω D.7.5Ω 已知:R1<R2,图中的四种不同接法,其总电阻最小的是( )
A. ![]() B. ![]() C. ![]() D. ![]()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用滑动变阻器调节灯的亮度,若要求滑片P向右端滑动时灯逐渐变暗,则下列接法正确的是( )
![]() A.M接C,N接B B.M接A,N接B C.M接C,N接D D.M接A,N接D 阻值分别为R1=4Ω,R2=2Ω的两个电阻串联起来接到电源上,通过R2的电流为0.4A.则电源电压为 V.把他们并联起来再接到原来的电源上,则通过R2的电流是 .
已知甲、乙两电阻大小分别是10Ω和8Ω,甲乙两电阻串联时,甲乙两端电压之比为 .并联时电流之比为 ,电压之比是 .
7.5×103MΩ= Ω. 0.7Ω= KΩ.
两个相同的电阻并联后接到电源上,干路中总电流为2A,若把它们串联后接到该电源上,电路中电流为 A.
使用电流表、电压表时,都应预先估计被测量电流或电压的大小,然后选用合适的量程.若不能预先估计,则应从电表 (选填“较大”或“较小”)的量程起,并采用 法来判断被测量值是否大于电表的量程.
一种电工工具由一个小灯泡L和一个定值电阻R并联而成,通过L、R的电流跟其两端电压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得定值电阻R的阻值为 Ω;当把这个工具接在电压为2V的电路两端,L、R并联的总电阻是 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