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颖同学在探究“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时,用每小格为0.5N的弹簧测力计、密度大于水的塑料块、烧杯、小桶等器材进行实验,a、b、c、d 是四个步骤的示意图,其中d测量空桶受到的______,此实验操作的正确顺序是______,由a、b两图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可求出塑料块受到的浮力为______N;被排开液体受到的重力为______N;如果关系式______成立,就可得到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请你举出生产或生活中应用阿基米德原理的一个实例______.
![]() 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小丽把杠杆支在支架上,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______位置平衡. (2)如图所示,在杠杆右边B处挂两个相同的钩码,要使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在杠杆左边A处挂______个相同的钩码. (3)如图所示,用弹簧测力计在C处竖直向上拉,当弹簧测力计逐渐向右倾斜时,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______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原因是______. ![]() 为测量某金属块的密度:
(1)将托盘天平放到水平台面上,在调节天平的过程中,如果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右侧,应该将平衡螺母向______(选填“左”、“右”)调节.用调好的天平测金属块的质量,平衡时如图.则金属块的质量为______g. (2)把金属块放入装有60cm3水的量筒中,液面上升位置如图,则该金属块的密度为______kg/m3. (3)金属块磨损后,它的密度______(选填“变大”、“不变”、“变小”) ![]() ![]() 如图所示,铅笔的质量为6g,它受到的重力是 N;已知铅笔尾端的面积是0.4cm2,当两手指用4N的力从两端相向压住铅笔时,笔尾对手指的压强是 Pa.(取g=10N/kg)
![]() 冰冰用手握着一个重为10N的水杯静止在空中,杯口竖直向上,手的握力为20N,则水杯受到的摩擦力为 N;若使手的握力增大到30N,则水杯受到的摩擦力为 N.
物体在5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10秒内沿水平地面前进2米,则拉力做功为 焦,若物体重力为20N,则重力对物体做功为 焦.
“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当物体只受两个力作用而处于静止或______状态时,这两个力有怎样的关系.实验时,需要记下______的示数.若实验时作用在物体上的两个力方向相同,则物体______处于平衡状态(选填“可能”或“不可能”).
在生活中,我们有过以下的体验或观察:①写字的笔杆握笔处凹凸不平;②厨房的菜刀刀刃磨得很薄;③装订试卷时用力按压订书机;④运动鞋底花纹做的很深.其中主要目的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增大摩擦的是 .(填写序号)
图中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 ,圆筒的直径d是 cm.
![]() 如图所示,一把太阳伞固定在地面上,一阵大风吹来,伞面被“吸”,严重变形.下列有关这一现象及其解释,正确的是( )
![]() A.伞面被向下“吸”,伞上方的空气流速大于下方 B.伞面被向上“吸”,伞上方的空气流速大于下方 C.伞面被向下“吸”,伞上方的空气流速小于下方 D.伞面被向上“吸”,伞上方的空气流速小于下方 用图甲、乙两种方式匀速提升重为100N的物体,已知滑轮重20N、绳重和摩擦力不计.则( )
![]() A.手的拉力:F甲=F乙;机械效率:η甲=η乙 B.手的拉力:F甲<F乙;机械效率:η甲<η乙 C.手的拉力:F甲>F乙;机械效率:η甲<η乙 D.手的拉力:F甲>F乙;机械效率:η甲>η乙 空降兵跳伞,在他们离开飞机、打开降落伞之前的一段时间内,其下降的速度越来越大.这一过程中空降兵的( )
A.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增大 B.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减小 C.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 D.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 有一气球以10m/s的速度匀速竖直上升到某一高度时,从气球里脱出一个物体,这个物体离开气球后将 ( )
A.继续上升一段距离,然后下降 B.立即下落 C.以原来速度一直上升 D.以上所说都不对 下列实例中,属于减小压强的是 ( )
A. ![]() 冰刀与冰的接触面做的很窄 B. ![]() 书包带做的较宽 C. ![]() 吸管一端做成斜口 D. ![]() 图顶尖的面积做得很小 用水平力推矿泉水瓶的下部,矿泉水瓶沿桌面滑动,改用同样大小的水平力推矿泉水瓶的上部时,矿泉水瓶被推倒,这说明里的作用效果与( )
A.力的大小有关 B.力的作用点有关 C.力的方向有关 D.受力面积有关 小李同学对体育比赛中的一些现象进行了分析,其中不正确的是( )
A.短跑选手百米冲刺后很难停下,是因为运动员受到平衡力作用 B.射箭运动员用力拉弓,是力使弓的形状发生改变 C.皮划艇运动员用力向后划水,利用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足球运动员头球攻门,是力使足球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小明坐在行驶的列车内,若说他是静止的,则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
A.车窗 B.铁轨 C.路边的树 D.在车内走动的乘务员 你在使用水性笔解答中考试题时,水性笔中的墨水保持不变的物理量是( )
A.质量 B.密度 C.重力 D.体积 下列对质量和长度的估算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600g B.一位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0m C.一块橡皮的质量约为1kg D.一支新2B铅笔的长度约为20mm 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R1的阻值为10Ω,闭合开关S,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到b点,电压表V1和V2的示数之比为5:7,R2与R消耗的功率之和是R1消耗功率的4倍,求
(1)通过R1与R2的电流之比. (2)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Rab. (3)滑动变阻器滑片P在a、b两点时,R1消耗的功率之比. ![]() 表中是“××”微波炉的部分技术参数,根据信息计算下列问题:(保留两位小数)
(1)微波炉在使用微波档工作时的额定电流? (2)在使用烧烤档工作时,如果做一道菜需要用10min,则消耗的电能是多少?
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为12V且保持不变,开关S闭合后,通过R2的电流为0.2A,电压表示数为8V.求:
(1)电阻R2的阻值; (2)电路消耗的总功率. ![]() 一个灯泡上标有“220V 100W”的字样,求这个灯泡正常发光时,通电5s消耗的电能.
现有下列器材:电压表一块、电流表一块、不同阻值的定值电阻若干、导线若干、开关一个,利用这些器材,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在串联电路中,电路消耗的总功率等于每个电阻消耗的电功率之和.
(1)在方框内画出你所设计的电路图: ______ (2)写出简要的实验步骤: ______. 如图所示是研究电流产生热量的多少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装满煤油的两烧瓶甲、乙中电阻丝的阻值R甲>R乙.闭合开关后,发现甲瓶液柱上升的比乙液柱中的高,这表明在______和______相同的条件下,电阻______,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
![]() 在探究某种新材料的导电性时,小明提出两个猜想:
A、该材料制成的导体的电阻可能与它两端的电压有关. B、该材料制成的导体的电阻可能与它的长度有关.为了验证他的猜想,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电路,并将一根粗细均匀的这种新材料导体剪成长度不同的三段进行了两组实验,实验记录和数据处理结果见表一、表二. 表一
(2)为了验证其电阻与它的长度的关系时,应保持______不变,改变______ 来进行实验. (3)由表一和表二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 某小组同学探究灯泡发光时的亮度与哪些因素有关.他们将九只不同规格的灯泡分别接入电路,使它们都正常发光,并用电压表和电流表分别测得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压和电流.该小组的同学仔细观察灯泡的亮暗程度,把九只灯泡分成三组,每组的亮暗程度相同,且第一组最亮,第二组其次,第三组最暗.实验中记录的有关数据分别如表3、表4、表5所示.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与4、2与5、3与6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出的初步的结论是:当通过灯泡的电流相等时,灯泡两端的电压越大,灯泡越亮. (3)请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3、表4、表5中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并归纳得出结论: .
小明同学在利用如图所示电路探究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时,测量R1两端电压U1和R2两端电压
U2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根据表中数据可以归纳出在该串联电路中,电压U2和U1的关系为:______. 实验数据表
![]() 几个同学在做“测定小灯泡额定功率”的实验时,电源电压为4.5V,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3.8V,阻值约为12Ω.如图甲是小勇同学连接的实物电路.
![]() (1)根据题目要求,把图甲中的电路补充完整. (2)在正确连接电路时,开关必须______,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移至______端(选填A或B).实验时,要使小灯泡正常发光,应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的示数为______V,若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电流为______A,那么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______W. (3)小明同学在检查电路连接正确后,闭合开关,发现小灯泡不亮,电压表有示数且为4.5V,电流表示数为0,则产生这个故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