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L1和L2是串联 B.L2和L3是串联 C.L1、L2、L3是串联 D.L1、L2、L3是并联 在图所示的各电路中,两个灯泡属于并联的是( )
A. ![]() B. ![]() C. ![]() D. ![]() 一个70kg成人以正常的速度骑30kg自行车受到的阻力为总重力的0.02倍,则人骑车行驶时功率最接近于( )
A.1瓦 B.10瓦 C.100瓦 D.1000瓦 通过做测定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可得出提高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措施正确的是( )
A.减小提升的高度,减小做功 B.多用几个滑轮,减小拉力 C.增加钩码的个数 D.上述措施都不正确 迎世博晚会上,彩色的气球随欢庆的乐曲匀速上升,此过程中,气球的( )
A.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机械能不变 B.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大,机械能增大 C.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机械能增大 D.动能不变,重力势能不变,机械能不变 人们常用热水取暖或用冷水冷却机器是因为水( )
A.具有流动性 B.密度大 C.热量多 D.比热容大 如图所示的现象中,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 ![]() 向下压活塞,浸透乙醚的棉花燃烧 B. ![]() 哈气使手暖和 C. ![]() 搓手使手暖和 D. ![]() 铁丝反复弯弯折处会发热 如图所示,小明在玩蹦蹦杆,在小明将蹦蹦杆中的弹簧向下压缩的过程中,小明的重力势能、弹簧的弹性势能的变化是( )
![]() A.重力势能减小,弹性势能增大 B.重力势能增大,弹性势能增大 C.重力势能减小,弹性势能减小 D.重力势能增大,弹性势能减小 对于功、功率、机械效率的理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功率大的机器做功一定多 B.做功快的机器功率一定大 C.做功快的机器机械效率一定高 D.做有用功多的机器机械效率一定高 一杆刻度准确的杆秤,若不小心秤砣摔掉了一块,那么杆秤测量出来的质量比实际的质量( )
A.偏大 B.偏小 C.相同 D.偏大、偏小都有可能 在如图所示的四种情境中,人对物体做功的是( )
![]() A.提着水桶在水平路上行走 B.举着杠铃不动 C.搬石头没搬动 D.推着小车向前运动 有三个相同的杠杆,杆上每小格为0.1m,在杆上相同的位置挂有重力都为G的物体.三个杠杆分别在F1、F2、F3的作用下处于水平平衡状态,如图所示,这三个力中最大的是( )
A. ![]() B. ![]() C. ![]() D.无法判断 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 B.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 C.0℃的冰块,内能一定为零 D.温度相同的两物体间不会发生热传递 一辆平板车的一个轮子陷入泥里,小红和小君来帮忙,小君采用帮忙拉车的方法,小红采用扳车轮的上部边缘的方法.若两人用力相同,方法合理,实际效果( )
A.小君的好 B.小红的好 C.一样 D.无法判断 综合实践课上小红用剪刀修剪树枝时感到很吃力,为了使小红容易剪断树枝,有四位同学给出了自己的建议,你认为其中最合理的是( )
A.小明:用剪刀尖去剪 B.小莹:用剪刀的中后部去剪 C.小敏:用剪刀的中前部去剪 D.小洁:放弃,不去修剪了 一根1m长的杠杆,左端挂80N的物体,右端挂20N的物体,要使杠杆平衡,支点应离左端多远(杠杆自重不计)?如果两端各增加10N的物体,要使杠杆平衡,则支点应往那端移动?移动多远?
为了用铁浇铸一个机器零件,先用蜡做了一个该零件的模型,已知该模型质量为1800g,蜡的密度为0.9×1 03kg/m3,那么浇铸这样一个铁件需要多少kg铁?(ρ铁=7.9×103kg/m3)
小丽同学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过程中,作了以下猜想:
(1)可能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2)可能与接触面间的压力大小有关; 为了检验上述有关猜想是否正确,她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
步骤2:把砝码放在木块上(如图乙),匀速拉动木块和砝码,读出测力计读数; 步骤3:把木块平放在棉布上,匀速拉动木块和砝码(如图丙),读出测力计读数. 步骤4:将实验数据记录到如上表格中. (1)实验中,弹簧测力计显示的读数是拉力F的大小,间接测得摩擦力f大小的关键是要保证木块做______ 运动. (2)比较1、2次实验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比较2、3次实验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 (3)上述探究过程中用到的方法叫做______. ![]() 如图为某同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装置,实验中该同学先后三次将同一木块放在同一斜面上的同一高度,然后分别用不同的力推了一下木块,使其沿斜面向下运动,逐渐减小水平面的粗糙程度,观察木块移动的距离,从而得出力和运动的关系.
![]() (1)在实验操作中有一处明显的错误是(不要解释错误的原因):______. (2)更正错误后进行实验,从实验中观察到,随着摩擦力的逐渐减小,木块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逐渐______,运动的时间越来越______,但由于实验中摩擦力______,所以不可能观察到木块在水平面上做匀速运动的情形. (3)在上述实验观察分析的基础上,可以推测:如果摩擦力减小为零,水平面足够长,那木块在水平面上的速度既不减小,也不增加,运动方向也不发生变化,木块将______. 某同学用实验测定金属块的密度,实验操作结果如图所示,根据图示的测量情况填写下列的表格.
![]() 用滑轮组拉出陷入泥中的汽车.在图中画出最省力的绳子绕法.
![]() ![]() 用调节好的托盘天平测物体A的质量,在测量过程中若指针静止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只调节游码,则应向 调(选填“左”或“右”),天平才能平衡,当指针静止在中央刻度线上,天平使用的砝码的情况和游码的位置如乙所示,则物体A的质量为 g.
![]() 如图表示了力的作用效果,其中图(a)主要表示力能使物体______;图(b)表示力能使物体______.
![]() 水平桌面放一本书,书的重力为G,书对桌面的压力为F,桌面对书的支持力为N,这三个力的施力物体分别是 、 、 ;三个力中 和 是一对平衡力; 和 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汽车轮胎的表面制成凹凸花纹,其作用是通过 来增大摩擦;机器的轴承中加入润滑油的目的是 摩擦;自行车刹车时,用力捏闸能增大闸皮与车轮间的 ,从而增大闸皮与车轮间的滑动摩擦力.
某同学在百米跑道上先以6m/s的速度跑了48m,然后又以5m/s的速度跑完余下的路程,则他跑完全程所需的时间是 s,他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 m/s.
![]() 如图所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若在两边的钩码下面,各加一个同样的钩码,则( )
![]() A.杠杆仍保持平衡 B.杠杆左端下降 C.杠杆右端下降 D.无法判断 ![]() A.F1最大 B.F2最大 C.F3最大 D.一样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