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图分析 (1)如图,观看下面两幅图片,回答问题。 ① 图片1是 人头部复原像,其距今约 年。(2分) 图片2是 人头部复原像,其距今约 年。(2分) (2)如图,观察下面两幅图片,回答问题。 (A)上图1是________原始居民房屋复原图,种植的农作物是_______。(2分) (B) 上图2是________原始居民房屋复原图,种植的农作物是________。(2分)
历史上有一个“徙木为信”的故事,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 ) A.伊尹 B.姜尚 C.管仲 D.商鞅
成语“退避三舍”与下列哪次战役有关( ) A.桂陵之战 B.马陵之战 C.城濮之战 D.长平之战
在战国“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诸侯中,地理位置处于最北面的是( ) A.楚 B.魏 C.齐 D.燕
从晋国分裂出来的三个诸侯国不包括( ) A.韩国 B.宋国 C.赵国 D.魏国
与商周同期,我国西南地区成都平原盛行一种独特的“三星堆”文化,它属于( ) A.旧石器文化 B.青铜文化 C.新石器文化 D.铁器文化
齐桓公能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的最主要原因是( ) A.领土广阔经济富庶 B.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内政,发展生产 C.提出"尊王攘夷"的旗号 D.召集诸侯会盟
三峡工程是当今世界最大的水利工程。早在战国时期,秦国曾在岷江修筑过类似的水利工程,至今还发挥着防洪灌溉的巨大功能。这项工程是( ) A.郑国渠 B.都江堰 C.灵渠 D.黄河
如图反映的是周朝严格的等级制度.其中处于第二等级的是( ) A.诸侯 B.卿大夫 C.士 D.国人
下面对西周分封制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目的是为了巩固政权。 ②周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封给诸侯让他们镇守疆土,保卫王室。 ③诸侯国受分封同时必须向周天子进义务。 ④分封制使周朝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牧野之战,商朝战败的主要原因是( ) A.商纣王军队数量少 B.商纣王荒淫奢侈,残暴无道 C.周文王重用贤能国力强大 D.少数民族犬戎的进攻
“洹水安阳名不虚,三千年前是帝都”,下列文物出土于安阳殷墟的是( ) A.司母戊鼎 B.编钟 C.竹简 D.马王堆帛画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反映了西周( ) A.实行禅让制 B.实行分封制 C.确立世袭制 D.推行郡县制
漫长的原始社会结束,奴隶社会的开始标志是( ) A.炎帝和黄帝部落联合 B.大禹建立夏朝 C.尧成为部落联盟首领 D.原始农耕的出现
神话传说中,黄帝之后,黄河流域先后出了三个有名的人物叫尧、舜、禹,他们都是通过推举的方式成为部落联盟首领的。历史上把这种产生首领的办法称为( ) A.选举制 B.投票制 C.世袭制 D.禅让制
《龙的传人》有一句歌词──“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永永远远是龙的传人。”作为龙的传人的中华民族把( )尊奉为我们的“人文初祖”。 A.盘古 B.黄帝 C.大禹 D.炎帝
原始农耕时代的主要遗址中,位于黄河流域的是( ) A.红山文化遗址、半坡遗址 B.河姆渡遗址、红山文化遗址 C.大汶口遗址、半坡遗址 D.大汶口遗址、河姆渡遗址
同学平常爱吃米饭,你可曾想到,稻米在我国有着源远流长的种植史。下列先民最早可以品尝香喷喷的米饭的是( ) A.北京人 B.半坡人 C.山顶洞人 D.河姆渡人
英语单词“china”的意思是“瓷器”,中国有名的“瓷都”是景德镇,著名的陶器有“唐三彩”等。其实,早在几千年,有个地方的居民就已懂得烧制大量的彩陶,你还记得是哪个地方吗?( ) A.元谋 B.半坡 C.北京 D.河姆渡
“民以食为天”我们的先民最早种植和食用的两种粮食作物是( ) A.水稻和玉米 B.水稻和小麦 C.粟和小麦 D.粟和水稻
我们说元谋人已经是人了,最主要的根据是( ) A.会直立行走 B.会制造工具 C.会自己的语言 D.会使用工具
在历史剧“河姆渡原始居民”中,不该出现的情节是( ) A.种植水稻 B.饲养猪狗等家畜 C.居住半地穴式房屋 D.使用磨制农具石斧
氏族公社最基本的特征是( ) A.共同劳动.共同享用食物 B.过着原始的群居生活 C.按血缘关系组成比较固定的集团 D.使用打制石器
描述原始社会自然环境时写道:“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因此,原始人最需要( ) A. 学会制造工具 B. 住在山洞里 C. 懂得用火 D. 过群居生活
1987年,北京周口店遗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清单。下列早期人类中,在此遗址生活过的有( ) ①元谋人 ②北京人 ③蓝田人 ④山顶洞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年前,还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已经会使用天然火”。根据这些特点,请你判断他属于(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半坡原始人
一个欧洲旅游团要参观到目前为止我国发现的最早的原始人类遗址,应该去( ) A.北京西南周口店 B.浙江余姚河姆渡镇 C.陕西西安半坡村 D.云南元谋县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十九世纪末,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加深,中国人民斗争的矛头开始指向帝国主义……“保护中原,驱逐洋寇”“扶清灭洋,替天行道,出力于国家而安于社稜,佑民于农夫而护村坊”但这一斗争最后在凊政府和八国联军的联合绞杀下失败了。随后,清政府被迫同英、法、美、俄、德、日、意、奧等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这一条约的内容是: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折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道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请回答: (1)“驱逐洋寇”、“扶清灭洋”指的是中国人民抗击外国侵略的哪一次斗争?(2分) (2)材料所指“不平等条约”的名称是什么?(2分) (3)“赔款白银4.5亿两”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危害?(2分) (4)“清政府禁止人民参加反帝活动”,对中国有什么危害?(2分) (5)这一不平等条约对清政府及中国社会性质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 法国大作家雨果愤怒地谴责……联军的暴行,他说: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诸一炬。原来胜利就是进行一场掠夺。胜利者窃走了夏宫的全部财富。……之后,他们双双拉着手荣归欧洲。这就是两个强盗的一段经历。 材料二:俄国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 材料三:如图,残垣断壁 (1)材料一中的夏宫指的是什么地方?(2分)两个强盗分别指的是哪两个国家?(2分) (2)材料二中所描述的强盗的暴行是什么事情?(2分) (3)材料二中说“俄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主要指何而言?(2分) (4)面对材料二这段残垣断壁你最想说什么?(2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