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成为我国古代南方第一位的粮食作物是在( ) A、宋朝 B、隋朝 C、五代 D、唐朝
唐朝对外交往频繁,使臣、富贾、学者、僧人往来众,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威望,如果用唐代诗人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这的两句诗来形容是非常确切的。你知道这两句诗的内容吗?请填写在下面的方框这。并和同学们议一议:你认为唐朝时期外交活跃的原因是什么?
.右图是曾回国“探亲”的鉴真座像。他是鉴真逝世前,他的弟子们给他塑造的这尊座像,具有极高的艺术水平,被日本政府视为“国宝”,1980年4月,曾回国“探亲”,受到中国人民欢迎。由此可以讨论回答下列问题: (1)鉴真是什么时期去日本的?他主要的贡献是什么? (2)鉴真与玄奘有何共同之处?
1.读下图,讨论回答下列问题: 唐朝主要交通路线 (1)唐朝时与中国有交往的国家和地区有哪些?哪些交往比较频繁?试举例说明之。 (2)各国为什么把中国人称为“唐人”?
阅读下列材料,正确回答问题: 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 ——《日本书记》 (1)日本人眼中的唐朝是什么样的国家? (2)为此,日本人是怎样做的?
下列关于鉴真和玄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是唐玄宗时期的使者 B.为完成使命,都历经艰险,前往天竺 C.对唐朝和邻国的交往和交流都作出了贡献 D.他们通过唐朝的册封
唐朝与亚非欧各国友好往来达到前所未有的盛况,其根本原因是( ) A.对外交流非常便利 B.经济繁荣,文化昌盛 C.采取开放的对外政策 D.制度先进,疆域广大
下列事件不属中国与日本交往的史实是( ) A.日本商人来中国经商,日本物品居唐朝进口首位 B.贞观年间来中国的遣唐使有10多批 C.他们参照汉字创制了文字 D.由鉴真精心设计的唐招提寺就是历史见证
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的是( ) A.《马可·波罗行纪》 B.《西游记》 C.《徐霞客游记》 D.《大唐西域记》
下列唐朝与国外友好交往的史实,不发生在唐太宗时期的是( ) A.贞观年间,遣唐使达十多批 B.玄奘西游 C.鉴真东渡 D.日本仿效唐朝制度进行政治改革
从贞观年间开始,日本来中国的遣唐使有( ) A.10多批 B.11多批 C.12多批 D.13多批
今天印度半岛,唐朝时称为( ) A.天竺 B.大食 C.大秦 D.新罗
中印文化交流史上最杰出的使者是( ) A.鉴真 B.怀素 C.空海 D.玄奘
唐朝对外贸易发达,在各国的物产中居唐朝进口首位的是( ) A.日本 B.印度 C.新罗 D.波斯
传说中的“唐僧取经”是在( ) A.唐高祖时 B.唐太宗时 C.唐高宗时 D.唐玄宗时
唐朝时,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各国把中国人称为( ) A.中国人 B.汉人 C.华人 D.唐人
布达拉宫屹立在西藏首府拉萨市区西北的红山上,是一座规模宏大的宫堡式建筑群。最初是松赞干布为迎娶文成公主而兴建的,17世纪重建后,布达拉宫成为历代达赖喇嘛的冬宫居所,也是西藏政教合一的统治中心。整座宫殿具有鲜明的藏式风格,依山而建,气势雄伟。布达拉宫中还收藏了无数的珍宝,堪称是一座艺术的殿堂。1961年,布达拉宫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994年,布达拉宫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拓展探究 1. 概括指出唐朝中央政权与周边少数民族关系呈现出的特点。 2.假如你是文成公主入吐蕃时的一名送亲使者,当时的吐蕃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十几年过去了,你再次出使吐蕃,唐王朝因与吐蕃的联姻使唐蕃交界处有什么变化,你要向文成公主汇报,吐蕃人民在生活、生产中有什么变化,你还要向唐朝皇帝上奏。这些请你写成回忆录的形式,留给后人吧。 3.唐朝是我国文化高度繁荣的一个朝代,这与唐朝政府对少数民族实行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民族关系比较融洽有关系吗?请大家查阅有关资料,写一篇有关唐文化昌盛与民族政策的关系的论文,不少于300字。 4.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从财力、人力、物力上加大了对西藏的援助,派出了一大批优秀干部和科技人员入藏,西藏和内地的先进省市结对,进行对口重点帮扶。你能说出关于援藏干部的感人故事吗?
在今天青海的高原上,有一座山叫日月山,关于这座山的来历还有个美丽的传说呢。据说当年文成公主就要离开长安,远嫁吐蕃了。唐太宗让人给文成公主制造了一个黄金宝镜——日月镜。这面宝镜据说能照到中原的河山 ,以备公主思乡时用。当文成公主的队伍来到唐蕃交界处,她举目西望,但见草原空旷,不见人迹;拿出宝镜东照,长安城繁花似锦,不觉潸然泪下。可一想到唐、蕃友好的大局,她毅然踏入吐蕃地界,扔掉日月宝镜。随着宝镜“哐当”落地,那里竟慢慢隆起两座山。后人把这两座山叫做“日月山”。 (1)这个传说的出现,反映了吐蕃人民对文成公主的一种什么情怀? (2)文成公主为汉、蕃两族作出了什么贡献?
阅读下列材料,正确回答问题: 材料一 641年文成公主进藏,带去大量物品,有锦帛珠宝、生活用品、医疗器械、生产工具、蔬菜种子,还有经史、诗文、工艺、医药、历法等书籍。 材料二 尺带珠丹上书唐朝皇帝书中说:“……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 (1)文成公主入藏时,唐朝在位的是哪位皇帝?文成公主嫁给了谁? (2)材料一、二说明文成、金城两位唐朝公主嫁给了吐蕃赞普起到了什么作用?
阅读下列材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请回答: 这句话是谁说的?他被少数民族称为什么?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它表达了"朕"的什么民族政策?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唐朝扫平东突厥后,在当地设立都督府,任用汉人进行管理,保留原有民族习惯贺生方式。 B.“可汗”是西北各部对君主的称呼;称“天可汗”酒是拥戴唐太宗位他们共同的君主。 C.“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 D.南诏首领皮逻阁在唐朝支持下,统一六诏,被唐玄宗封为云南王。
吐蕃最高统治者称为: ( ) A.皇帝 B.国王 C.可汗 D.赞普
下列有关“庙号”“谥(shi)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汉高祖、唐太宗等都是古代帝王死后所加的一种名号,叫庙号。 B.起庙号起源殷商,因为帝王死后要在太庙祭祀。 C.谥号是在帝王、贵族死后,后人根据其生前事迹追加的名号。 D.谥号起源于殷商,开始只是一字谥,唐宋以后字数增加。
下列少数民族政权与唐朝关系从双方地位角度看最特殊的是( ) A.吐蕃 B.突厥 C.黑水靺鞨 D.回纥
唐玄宗为密切与少数民族的关系采取的措施不包括( ) A.封皮罗阁为云南王 B.封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 C.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D.与尺带珠丹和亲
唐蕃“和同为一家”说明( ) A.吐蕃首领已接受唐政府的册封 B.吐蕃与内地的关系不断加强 C.唐政府对吐蕃进行有效的行政管理 D.吐蕃与汉族长期融合,已形成“一家”
上书唐朝皇帝,说吐蕃与唐朝已经“和同为一家”的是( ) A.尺带珠丹 B . 松赞干布 C .皮罗阁 D .大祚荣
“自古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说此话的人在位期间出现的盛世局面是 A.开元盛世 B.贞观之治 C.康乾盛世 D.文景之治
观察下图,下面对此文物的解释正确的是 A.此文物是唐蕃会盟碑 B.现在立于布达拉宫门前 C.是汉回民族团结友好的见证 D.碑上记载了文成公主入藏的史实
文成公主入藏所起的作用是 A.促进了吐蕃与唐朝会盟 B.使吐蕃上书“唐蕃和同为一家” C.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 D.加强了唐朝对吐蕃的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