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2014年马年春晚,来自匈牙利的舞蹈家们表演的《符号中国》取得了巨大成功,他们把...

2014年马年春晚,来自匈牙利的舞蹈家们表演的《符号中国》取得了巨大成功,他们把匈牙利的手影创意融进了中国元素里,把古筝曲和大熊猫完美的混搭,既充满了洋味,又奏起了民族风,国内的作品达到如此境界的少之又少。这告诉我们

①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②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③要增强文化建设的自觉和自信               ④文化建设要博采众长、推陈出新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D 【解析】来自匈牙利的舞蹈家们表演的《符号中国》,把匈牙利的手影创意融进了中国元素里,把古筝曲和大熊猫完美的混搭,既充满了洋味,又奏起了民族风,国内的作品达到如此境界的少之又少,这告诉我们要增强文化建设的自觉和自信,说明我们的文化建设要博采众长、推陈出新,③④说法符合题意。①②均与题意不符。故本题答案选D。 考点:文化自觉和自信,文化创新要博采众长、推陈出新。 【名师点睛】我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1.意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前进,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为此,需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2.内涵 (1)文化自觉: 是对文化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 (2)文化自信: 来自于对时代发展潮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深刻把握,来自于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 3.表现: 对中华文化发展前途充满信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充满信心、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充满信心。 4.要求: 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社会主义文化,最重要的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3年4月19日,“中华文化复兴出版工程”正式启动。该工程拟在5年之内,整理出版国学和海外汉学两大系列的经论典籍、研究著作和普及读物1 000余种,囊括中国历朝历代、世界各个国家的汉学图书中的经典作品。之所以要做好文化典籍整理工作,是因为史书典籍

①是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              ②体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点

③是文化的基本载体                          ④是人类进入文明的标志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无论您的五官会跳舞还是脖子会唱歌,只要您肯秀出绝活,就有机会登上《我要上春晚》  的舞台,只要您身怀才艺,富有创意,拥有梦想,您就是我们要找的人!”这则“开门办春晚”的广告内容,从文化生活角度看,强调了(  )

A. 文化创新能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B. 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

C. 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D. 政府履行组织文化建设的职能

 

查看答案

2015年1月21日中午,深圳龙华新区龙华办事处一工业园区内,某老板组织该公司数十名员工祭拜“神灵”,烧掉数吨纸。在现代文明社会,还存在这种现象说明

①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                       

②不同性质的文化对实践有不同的影响

③一定的社会实践决定一定的文化             

④传统文化有利于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查看答案

伞头秧歌是一种汉族民间歌舞艺术,是中国北方众多社火秧歌中的一种。因以手执花伞者领头舞蹈和演唱秧歌,故称“伞头秧歌”。其主要流行在黄河流域的晋西和陕北黄土高原,其中尤以临县最盛,因此又称“临县伞头秧歌”。伞头秧歌是古代腊日帷祭活动、春社活动、以及汉代兴盛起来的元宵节活动的复合,是原始宗教仪式在汉族民间的遗存。这说明

 

①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②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③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④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发展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查看答案

改革开放以来,思想的解放、价值的多元,体现了社会的进步,同时也出现了价值迷失和道德失范。“宁可坐在宝马里哭、也不坐在自行车上笑”的物质主义、“读书多无用、赚钱多才管用”的反智倾向、“口碑越差,越想围观”的审丑趣味等。这充分说明

①我们需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②文化市场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特点

③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增强价值判断力和道德责任感

④价值迷失和道德失范与否取决于文化素养的高低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